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军魂-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有炸药类的爆炸物,工程量虽大,但建造完成这样的大道也并不是很难的事。

朝臣们对这个决议也是争论了很多时候,有不少的文臣认为这是在违礼制,让这些战俘去做这样的劳役是奴役他们,不人道的事,会让其他属国寒心,且原来长安到洛阳有官道,修建如此大道,实在是浪费之举。但多数的朝臣们还是支持,特别是房玄龄、长孙无忌、侯君集等深得李世民信任和重用的大臣,而且李世民也强力地推行这个计划,以魏征为首反对的官员也只得罢休。

这个计划是侯君集和李业诩在出征吐蕃回程过程中所商议出来的,最后由侯君集向李世民提出来。

一个耗费颇具的构想,却在李世民在新年之初就开始施行,也让李业诩很是意外,也在感慨李世民领导下的政府,办事效率还真不低。

若这条大道修建完成,那长安到洛阳的行路时间,将大大地缩短,驿道的快马,甚至一天之内都可以将洛阳的快报送到长安,长安的政令能更快到下达各地,两地间来往更加方便,也使得两地间的商业贸易能得到迅速发展。

更有一点是李业诩觉得最有说明力的理由。那就是修建这条大道,可以极大的缓解长安因人口快速增长,而出现的暂时性的物资和粮食短缺的现象。

如今长安的粮食大多都是靠江南漕运而来,而从江南运来的粮食,都要通过运河先抵达洛阳,在洛阳经陆路翻运,才能运抵长安,从洛阳到长安的道路不好走,花费时间颇长,使得物质的运输遇到梗阻,特别是遭遇天气等因素影响时,从尔使得长安的粮食供应也会出现短缺,物价出现波动。

这是李世民颇为头疼的问题,正因为有些考虑,在侯君集向李世民提出此意见后,李世民不顾一些朝臣的反对,也强行推行此策,让十数万在这几场战事中被俘的俘虏,来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

用俘虏来筑路,这是耗费最少之举,不要派发民工的工资,也不会侵占农事时间,不增加百姓的负担。只要给这些俘虏一些饭吃,派一些看守的军士即可。

上元节后,李业诩正式到兵部官署报到,行他的守兵部尚书之职。

到兵部官署,李业诩才了解了兵部的设置,兵部原有侍郎二人,再加上他这个兼领的侍郎,兵部破例地出现了三个侍郎,其他两侍郎为正四品下职,掌武选、地图、车马、甲械之政,唯有他这个侍郎不需去管那些杂事。

兵部原所属部门有四个:一曰兵部司。二曰职方司,三曰驾部司,四曰库部司,以兵部为主司(本司),其他三司为子司,如今再置以与兵部司同样级别的情报院和军器监,有了六个部门,三个本司,三个子司。

原来的四个部门,除兵部有主事四人外,其他所属四部主事两人,主事以下,还有郎中、员外郎,而军器监和情报完的职部都是重新设定的。

李业诩到兵部官署报到之时,兵部的全体官员都列队迎接这位有唐以来最年轻的一部长官。

新进的兵部侍郎李子和向李业诩介绍了诸多的同僚下属。

兵部的官员大多都是在军中呆过,对有军功的将领都是另眼相看的,李业诩这个新任的主官虽然年轻,但已经立下了让军中所有将领都为之咋舌的军功,自是没有人敢看不起他,而李业诩那份不凡的气度也是让所有的官员吃惊。

裴行俭也被委以兵部司的从六品上的员外郎职,作为李业诩的直接助手,掌管有关新的军制改革诸事的起草及上呈的奏章类。

说起来,兵部尚书职并无具体管的事,据李业诩了解的,“兵部尚书之职,凡将出征,告庙,授斧钺;军不从令,大将专决,还日,具上其罪。凡发兵,降敕书于尚书,尚书下文符,!”兵部的大小事务都是在兵部侍郎的主持下运行的。

这和后世的也差不多,最大官都是最闲的,而干事的都是副职和下面的官员。

―――――――――

正月底,吐蕃使团在禄东赞的带领下。及沿途诸多军卫的护送下,终于抵达长安。

这次没有朝廷派出的使者迎接他们,禄东赞一行被鸿胪寺的官员直接带到了鸿胪寺的别馆内安置。

第二日,李业诩依李世民令,在鸿胪寺衙内会见了禄东赞一行。

离上次见面不过年多时光,而会见的味道已经是完全不一样了。

“大论,我们又见面了,!”李业诩颇为玩味地说道,“大论与你们的赞普在松州城外走的太快了,本将原想备一杯薄酒,与两位叨絮几句,尽地主之谊,招待远道而来的贵客,却未能如愿,实在是可惜!”

“不敢担将军亲自来接见,李将军神勇无敌,罪臣是深感敬佩,!”禄东赞对李业诩这样的嘲讽像似意料之中,并没表现尴尬,只是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大礼。

“大论几番来长安,本将也是很敬佩,也希望以后能久居长安,看尽我长安的美景,!”李业诩依然是那副淡淡地口气说道,“大论先歇息一些日子,本将先将大论抵达的消息告诉吾皇,有事烦请人转告一声即可!”

“李将军,罪臣想把我们赞普的诚意尽快转达给尊贵的大唐皇帝陛下,!”禄东赞听了李业诩的话心里一惊,却又迫不急待地说道,“请将军能尽快安排罪臣进见皇帝陛下,将我们赞普的意思转奏给陛下!”说着又恭恭敬敬地施了礼。

禄东赞说话的口气,还有自身的称呼,及对李世民的称呼也都完全不一样了,让李业诩读出了一些味儿,“哦?大论一路辛苦,还是先休息一些日子吧,我会把你的意思告诉吾皇的,告辞!”李业诩说着即起身,上了马,拱手而去。

留下呆呆的禄东赞愣着,禄东赞从李业诩嘴里听出了朝廷想让他留在长安的意思。

――――――――――

“罪臣禄东赞叩见大唐皇帝陛下,!”太极殿内,禄东赞跪在地下,向李世民恭恭敬敬地叩头。

“平身吧!”李世民语调平缓地说道,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禄东赞。

“谢陛下,!”禄东赞站起了身,却不敢抬头,低着头说道,“陛下,想我吐蕃与大唐,一直和平相处,是我们利禄智昏,不自量力,冒犯天威。如今赞普与罪臣都省悟,吐蕃以后再也不会做冒犯大唐之事,赞普也让罪臣将他的意思转给您,赞普愿举国内附,接受大唐的册封,永做大唐的臣民,为陛下镇守西疆…”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六十章 千万不能赐婚

站在边上的李业诩冷眼盯着禄东赞看。果然不出所料,此次禄东赞冒着严寒的天气率团到长安,是称臣内附来了。

转眼瞥了眼上首的李世民,李业诩隐隐地看到李世民嘴角边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知我天威不可犯,弃宗弄赞为何还敢口出狂言,要率百万兵,到长安来杀朕?”李世民嘴边的笑意一闪即没,冷着脸猛喝一声道。

禄东赞被吓了一跳,忙说道,“陛下,那是受到族中一些人的蛊惑,赞普也只是想得到陛下的赐婚,所以才做出如此糊涂的决定,还请陛下谅解!”

“那些蛊惑之人呢?朕想亲自听听他们是如何说的!”李世民哼一声。

“陛下,这些人大部都在此战中阵亡,!”禄东赞额头上有汗冒出来,想了一下说道,“余者也自尽了,死者为大,罪臣就代他们请求得到陛下的宽恕!”

“哼,朕看你是在狡辩。” 李世民冷着脸继续怒喝,“为抵挡你们数十万大军的入侵,我出征将士数万人伤亡,耗费财物无数,你让朕如何谅解?”

“陛下,此是我们赔偿大唐将士伤亡和财物损失之清单,吐蕃乃穷荒之地,实在是拿不出太多的钱物来,还请陛下见谅,!”禄东赞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道,“此次我们所带的物资并不多,只能以吐蕃之地每年献贡牛羊马等牲畜和钱物相抵!”

“陛下…”一旁的侯君集跳出来,想说话,却被李世民挥手制止了,侯君集只得退下。

“大唐将士所受到的伤亡,岂是钱物所能补偿的,!”李世民还是表情不变,“弃宗弄赞既知道做错事了,想表达悔意,为何他不亲自到长安来?”

“陛下,赞普本想亲自到长安来请罪,无奈在松州时负了伤,一直卧病在床,无法动身,只得遣臣到长安来代他请罪!”禄东赞也是同样那恭敬的神情,“赞普也让罪臣带信,若他身体康复了。定马上到长安来,向陛下表示悔意!”

禄东赞这样谦恭的神情多了,反而让李业诩觉得是在作假。只是如今这样,坐在上首的李世民还没表态,他也不敢出来指责禄东赞。

再看上首的李世民,神色却有些缓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