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军魂-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大的城门楼上,牌匾上写着大大的“玉门关”几字老远就可以看到,城楼上大唐的军旗和旌旗在迎风飘舞着,旌旗下面有巡逻的士兵在来回地走动着。

关内两侧,有连绵的营帐搭建着,第一近卫师和第二近卫师分别驻在玉门关的左右侧。

知道李业诩到来,带领第一、二近卫师进行安置的契苾何力和苏定芳。还有李业嗣、程家兄弟、李吉、辛獠儿等及玉门关守将李海崖都从城楼里迎了出来。

知道各师都已经安置完毕,李业诩也没问具体的情况,而是兴步走了城楼,他想看看这在历史中享有盛名,但后世已经弄不清楚大概地方的著名关隘是什么模样的。

“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关就是指玉门关了,李业诩想着这首让自己博得了大唐“才子”名气的诗,对玉门关有种特别的感觉。

上了玉门关城楼,放眼望去,玉门关所处之地是一片东西走向狭长的戈壁滩上。站在高大的城楼上,李业诩用望远镜举目望着,玉门关南边有一湖,北边不远处还有一更大的湖泊,湖边有长城,东西走向的长城蜿蜒逶迤,一望无际,长城不远处,有一条河在静静地流淌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业诩在心里默念着这首下意识想到的诗,还真应了眼前的景。虽然已经是四月多的天气了,长安都已经是夏季了,但站在玉门关城楼上望过去,满目并没多少绿色,还真感觉不到春意,也明白了镇边的将士们那孤寂的心境了。戍边的将士们,长年累月地驻防在远离故土的地方,一呆就是多年,日子还真不好过,李业诩不禁对这些戍边的将士们生出敬佩之情来。

李业诩不知道的是,戍边的边军们。纪律方面远没有自己所领的卫军好,在各师抵达后,这些从长安来的近卫军们严明的纪律让玉门关的守将和士兵们大开了眼界。

他们没见到大声喝斥的将领,没看到四处乱跑的士兵,远道而来的将士们,都在自己的营帐内休整,战马和牲畜都管理的有序,更别说各级军官们进出时候那标准的军礼和报告,将士们列队时那严整的军姿,那些站岗放哨的士兵挺立的身姿也让城楼上军姿不算严整的士兵们汗颜,这些守城的边兵们,看着各卫军将士们满是敬佩的神色。

“大哥,此时我们正站在玉门关上,小弟想起你当日所作的那诗,!”李业嗣看着沉默不语的李业诩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此番我们出征,大哥是不是正有这样的心情,不得胜不回长安!”

“不击破突厥,何以能回,!”李业诩笑笑道,看了眼边上的契苾何力,见这位昔日突厥铁勒系的部落头领并没什么异样的神情,这才放心。

“我大唐王师过处,无论多大强大的敌人,都将在我们的铁蹄下飞灰烟灭!”一旁的苏定芳一脸自信的神情。

“妹夫,几年过去,终于有仗可以打了,我们几个还在一道,!”郑仁泰也站到边上来,小声说道,“西域之地,自汉以后,不在是我汉家儿郎驰骋的天下,我们此行。正是要将西域之地,重新纳入我大唐治理之下!我们几个,一定要不负圣望,再立下奇功!”

一旁的李吉,程家兄弟,还有尉迟宝琳也都附和着说一些感怀的话。

听了诸人的话,李业诩望着远处苍茫的大漠,随口蹦出两句诗,“汉家烟尘在西北,汉将辞家破残贼…”中气十足的声音道,“边境战事未停,作为武将为国出征是我们的本份,我们只有杀敌立功,才不枉此行!有我们这些汉家…大唐儿郎在,区区突厥数十万之人,如何会是我们的对手…”

李业诩说着满是豪气,面前玉门关前那壮丽的景色,真的想再吼几句,他也真正的明白,那些才气满腹的诗人,面对边关的景色,还有经年的战事,才会有那么多的感叹,写出那么多的诗,连他这个半调子的诗人,也都有吟诗的冲动。

玉门关的守将李海崖满是崇拜的眼神看着李业诩道:“大将军不只战功无数,文采更是不凡,末将今日见了,深为信服!”

李业诩看了一眼李海崖,笑笑,想起另一处地方,问道,“请问李将军,附近的阳关在何处?”

李业诩记得,好像玉门关和阳关相距并不很远,这两座在历史上留下盛名的古城关,写进了多少古诗词中,后世连遗址在哪都不太清楚,这太遗憾了,李业诩想看看现在的情景。

“大将军有所不知,此玉门关非原来的玉门关了,!” 李海崖听了李业诩所说的,一下子来了兴致,“原玉门关与阳关在沙州城西,自前朝时,从伊州入西域的道路开通,隋帝杨广令在瓜州北新建玉门关,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站之处…”

听李海崖一番说,李业诩这明白,沙州西,现在还有旧玉门关,当然阳关也在那儿,这两处也还都是重要的关隘。本来沙州是中原进入西域的必经之路,旧玉门关和阳光更是咽喉要道,后来开辟了自瓜州经伊州入西域的道,从沙州过的道路商旅行人大减,但地位却依然重要,还是有不少的边兵镇守着。

李业诩也不再问,而是站在城楼上出神发望着,他在想,此番征战,在玉门关留驻,不知能否给这著名的雄关增一些色,后人追忆他这位汉家英雄时会不会到玉门关来录访什么。

正想着,瓜州方向隐隐地有沙尘飞起来,李业诩举起望远镜看去,有一大群人向玉门关而来,一会近了,是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等人,还有其他各师的将军,忙招呼众将都下去。

傍晚时分,侯君集也带着人到了玉门关,立即召集众将进行战前的布署…

第四卷 军魂 第三十五章 玉门关分兵

大军出征后,第一次所有高级将领参加的军事会议在玉门关召开。

作为地方官。瓜州刺史苏海政先讲了这一带的相关事务,还有他所派出人探听到的情报,及伊州刺史谢叔方通传的情况。

因瓜州与高昌相隔着几百里的莫加延碛,与伊州也还有数百里之遥,苏海政所知道的信息并不多,主要还是讲述了各种朝廷物资送达及转交的情况,以及他们所探知的一些零星关于高昌和西突厥的情况。

“大帅,副帅,大致的情况就是如此,!”看着侯君集没什么表情的脸,苏海政有些尴尬,能提供的情况太少,让这位瓜州的军政长官担心受责,末了似突然想起什么,又再说道,“这些日子高昌境内都在流传着一首民谣: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灭,这首歌谣在高昌各城大范围地传唱开来,使得高昌民众人心惶惶。高昌王使人查探是何人散布这童谣,但无所获…”

对这样动摇敌军心的民谣在高昌境内传开来,苏海政在惊喜的同时又感到什么不解,会是何人散布这样的传言?

这事只有李业诩有些数,他在未抵达瓜州他就知道了这个情况。

李业诩所派出的特战队员,已经在一个月前抵达了高昌境内,这些队员们已经做了很多事情,也传回来了很多情报。

苏海政能知道这首民谣已经非常不错了。

苏海政说完情况,侯君集示意李业诩传达了大军所掌握的消息。

第一条信息很是让人意外,高昌王麹文泰在得知唐军将要对其进行征伐时,竟然还以为只是李世民吓唬他,麹文泰到现在还不相信唐军真的能行进几千里来攻打高昌,他还对其臣下说:长安离高昌有七千里,其中二千里是沙碛地带,即使大唐派军队过来,如何能通过这些地方?唐军真的通过沙碛地,必定人马疲惫,高昌上下只要以逸待劳,坐等唐军疲弊,再出兵攻击,必定大胜;万一不能取胜,唐军陈兵城下,高昌军民只要坚守不出,不超过二十天,唐军粮食用尽必然撤退,而此时高昌军民可以趁机俘虏唐军,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

李业诩所说的信息让诸将不由的发出哄笑。这麹文泰真是太可爱了,这种时候,还在做这样的清天白日梦,殊不知,大唐的十数万军队,经过三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行程五千余里,行进到离他们只隔了一个莫贺延碛的瓜州了,正准备越过沙碛地攻击他们。

这可是一直让任何人谈之色变的精锐之军啊,高昌王麹文泰不会是三岁小孩吧?一些将领在哄笑后又有些愤愤,被人轻视感觉也不好么。

李业诩瞪了一眼发笑的将领们,有些恼怒,召开军事会议之时,都曾严令过,不许将领们出现这样的情况。

被李业诩怒目一瞪,还有侯君集威严的眼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