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军魂-第3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姜行本,曹继权,杨弘礼,薛万备等诸将都来到牛进达临时扎的营帐内。

“前面十里就是柳谷城了,如何攻城,各位说说看法,!”牛进达看着因长途行军而有些憔悴的诸将道。

如今的牛进达从三品的将军职,并不比其他几位将领高,因其在松州一带与吐蕃的作战中立下不小的战功,在军中颇有名声,还有行军大总管侯君集的委任,这次以特卫将军职指挥数万大军,诸将莫有敢不从的。

唐军中普遍有这样的情况,在作战中表现勇猛的将领,即使其职位不是很高。但被委以较高的行军职务时,其他诸将也心甘情愿地听令,李业诩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事例。

战功在唐军将领心中的份量,不是一般的重,也使得在出征时,领兵的将领都尽量争取更多的作战任务。

“牛将军,末将有攻城的方法,!”左武卫将军、将作少匠姜行本先站出来说道,“末将在此战前刚刚琢磨出了一批攻城器具的制作方法!此行军中有数百名制作器具的工匠,可以就地取才,制造出攻城的器具来,!”姜行本脸上充满了自信,“末将刚刚去察看情况,折罗漫山东侧的黑绀岭,满山遍野都是高大的云杉,可以用来制作攻城的器具!”

右骁卫将军曹继权傲然站了起来,“牛将军,攻城的任务就交给末将吧!只用军中那些攻城器械,末将也会带人将柳谷城攻下来!”

曾随李靖出征过东突厥的曹继权,有些看不起喜欢鼓捣器械的姜行本。

集中力量攻城,高昌不过数千人守卫在柳谷,以几万人的力量,不可能攻不下柳谷的,而且军中还带着大量的火器。

“将军,大帅和副帅临行前都曾说,要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年轻的薛万备站出来说道,“制作攻城的设备,特别是抛石机之类的东西。能加大攻击的效果,减少我方的伤亡,此也是大帅和副帅让姜将军和那些工匠编入我军中的原因!”

“正是如此,!”有些沉不住起的牛进达自己站起来说道,“两位主帅临行前都一再叮嘱,要让姜将军和他的部下发挥作用!”

牛进达不等其他人再说什么,即喝令道:“传我军令,命大军砍伐山上的树木,以供军用!”

…………………………………

在李业诩到达高昌城下不久,侯君集也带着郭孝恪的第四近卫师及薛孤儿的第十四近卫师抵达高昌城。

相对与行进在前面的李业诩所率的几师,侯君集亲领的那数万军队过沙漠时好走多了,他们只要跟着前面队伍的印迹行进,还有李业诩使人探明的水源位置地,可以更合理地安排行进速度和水的消耗。也使得侯君集所领的这几师,体力和精神状态上比李业诩所带的那几师好多了。

李业诩也向侯君集详细地报告了攻击柳中城及歼灭阿史那矩部的战况。

知道具体战况的侯君集更是大喜,令将此消息飞传回长安。

“大帅,这是高昌太子麹智盛使人送来的信!”一名侯君集的亲卫,手中拿着一封信,匆匆地跑进侯君集的大帐内。

此时的侯君集正与李业诩、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等商议情况。

侯君集从亲卫手中接过信,一看之下满脸的惊讶之色,“高昌王麹文泰一直不相信我大军将攻击高昌,看到我大军突然出现在高昌城下,惊惧而死。哈哈哈…”侯君集说着得意地大笑起来。

李业诩和其他几位将领面面相觑,麹文泰怎么会如此脆弱,竟然被大唐的军队吓死,这样的事也太离奇了吧,古今历史上,被敌军吓死的人物还真少见。

李业诩在为麹文泰可怜的同时,也感到可悲,麹文泰这是何苦,想以高昌不过五万之众,与大唐这个巨人交手,太不自量力了;看到大唐军队出现在城下。竟然被吓死,这也太蜚夷所思了,古今中外第一人!

“这麹智盛还真有意思…”侯君集说着把麹智盛的信交给李业诩。

李业诩接过仔细地看起来,麹智盛在信中说了一番冒犯大唐是麹文泰一意孤行之所为,而高昌上下都是反对战事的,如今他麹智盛继承了王位,一切都是不知情,“…得罪于天子者,先王也,天罚所加,身已物故,智盛袭位未几,惟尚书怜察!”把自己说得非常可怜。

麹智盛还在信中提了一个很出乎李业诩意外的要求,说这些日子要给麹文泰置办丧事,请求唐军在他们举行葬礼时候不要发动攻击。

“大帅,高昌这要求太无礼,!”阿史那社尔站起来说道,“我大军临境,麹智盛竟然想为其父办丧事,还要求我大军退让,不要攻击他们…”

接着执失思力也站起来,建议侯君集,在高昌上下为麹文泰置办葬礼,高昌国内人士都聚集在葬地时,袭击他们,并趁机夺取高昌城,这样能做到最好的攻击效果。

“大帅,副帅,末将认为不能这么做,!”契苾何力站起来说道,“麹智盛已经继承王位,而且告知我大军,要为其父办风光的葬礼,我军不能趁此攻击他们,而且要为他们行便利…”

契苾何力的意思是,麹智盛既然将这一切都告知了我方,那肯定是表明另一层意思,如今他所领的高昌。不愿意与大唐交战,也希望唐军给他们一个机会,待置办了麹文泰的丧事后,有另外的可能出现也说不定。

李业诩也站起来说道:“大帅,末将也认为不能在高昌国葬时候用兵,皇上出兵的理由是认为高昌怠慢无礼,所以派我们讨伐他们,若在安葬麹文泰时袭击他们,不是问罪的正义之师之所为,也会使高昌百姓寒心的,那样高昌的百姓对我大唐都会心生怨恨…”

“正是如此,!”契苾何力听到李业诩也支持他的建议,不由的大喜,“我大唐一向以礼待人,我大军取柳中城,高昌守军降,未曾杀一人,也没有虐待他们,被俘的高昌军士一些人还愿意帮我们,这样的情况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此前大帅和副帅即要求,尽量争取让高昌军民归降。高昌国内,支持与我大唐开战的人并不多,若我们在麹文泰安葬时从高昌城退兵,待麹文泰葬礼完毕后,说不定麹智盛会举城而降,那样高昌的百姓也一定会感激我大唐仁义之师的!”

侯君集听了契苾何力和李业诩的话后,脸上有些阴晴不定,他也知道,麹智盛信中表达的意思不一般,还真有可能会举城归降,但在高昌举行葬礼时候,举力量攻之,那可能会事半功倍。

面前的高昌城太过于坚固了。

“大帅,据情报,高昌的大将军张雄,在其国内有很大的影响力,一力主张与我朝交好,反对与我大唐起兵戈,如今麹文泰已经死,而张雄与麹智盛关系密切,若我们能将这两人说动,那高昌城的一仗,就有可能如柳中城一样,不出现伤亡的情况而取得…”李业诩见侯君集有些犹豫,再次说道。

听李业诩如此说,侯君集也不在犹豫,即作了决定,“好,本帅同意你们所说的,我大军从高昌城退后五里,希望麹智盛能悔过,束手军门,向我大军请降…”

第四卷 军魂 第四十一章 占领柳谷

依侯君集的令,围困高昌的第四近卫师和第十四近卫师。各往西北和东南方向退出五里扎营,但全军上下保持着最高的警戒状态,密切监视着高昌城附近的情况。

这样的情景在大唐的战史上还是首次出现,数万唐军士兵驻扎在敌方的城下,而敌对国的臣民们,在大唐军队的眼皮底下为他们的国王举办葬礼。

侯君集最终采纳李业诩和契苾何力的建议,回信保证在高昌国葬时候不发动攻击,只是要求麹智盛在葬礼结束后,向唐军投降。

但侯君集没有再接到麹智盛的回信。

李业诩所领的大军,已经从高昌城下撤走,他们只有一天的休整,将要进行下一部的行动。

那就是奔袭欲谷设牙帐所在的伊列河谷一带。

按新的安排,李业诩以交河道行军副大总管的身份,指挥这次军事行动,并以伊列道行军总管直接指挥第一、第二、第三近卫师,攻击伊列河谷一带,阿史那社尔率上官怀仁所领的第六近卫师、李世南所领的第八近卫师,攻击伊列河谷东北方向近千里的金山一带,契苾何力率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所领的第九、第十近卫师,攻击双河一带,执失思力率李孟尝所领的第十二近卫师、李君羡所领的第十三近卫师。攻击黑水一带。

虽是以李业诩节度诸军,但另外几个方向的攻击行动,由三名原突厥的降将指挥,这是出征前李世民的亲自布置,这样的安排,也表明了李世民对这些降将的信任,但在许多人眼里,这是一场豪赌。【小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