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军魂-第6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姓的负担减少,此举对我大唐江山的稳固,是非常有利的!因此,臣以为,如此对百姓有利之举,即应该施行,如何施行,这只是个策略问题!”

在李世绩说完后,又有不少的朝臣门站出来地表意见,只是反对的人占多数,这项改革对于朝堂上的官员利益都是有损害的,大多的人都不希望看到这样情况出现。

在众臣吵闹间,李承乾再次站了出来,“父皇,儿臣认为,我皇家应该带这个头,皇族成员皆按名下田亩收入纳税,如此还有何人敢言反对?凡事都是一个渐进过程,刚开始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人不理解,但时间长了,抵触的人会慢慢少去,何况所抽之税只占其产出的不到两成…”

李承乾如此一说,朝堂上顿时没了声音,所有的朝臣们都是哑口无言,皇家也一并纳税,这在历朝历代都没有过的事,当朝太子这话是何意?不成皇帝就是此意思?

若真的如此,皇家都纳税了,官吏还敢反对?世家还敢对抗同?只是反对与支持人都不敢站出来说什么,毕竟关系到皇家的事,没有人敢随便发表意见的。

一直看热闹的李世民很是满意出现这样的情况,见没有人站出来再说什么,当下便道:“此事各位爱卿回去好好考虑一下,朕也会将这份奏本仔细看一下,散朝!”

随着李世民站起身离去,朝臣们也都散去,许多人脸上都是神情凝重,大多的人都明白,太子所提的这个奏议,将在长安及整个大唐治下的土地上引起不小的风波…

第四卷 军魂 第二百七十章 李靖病故

太子李承乾在朝会上提出世家与官绅一并征税后,李世民并未令朝臣们再次朝议,也没有马上准备实施,而是静观其变。

这样的大事也从朝堂上传到外面坊间,一时间,整个长安城议论的都是此事,大多的人对此议都是拍手赞成,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那些多年来一直高高在上的世家,还有官绅,甚至是皇家都与他们一并征税,这是自古以来没有过的事,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

但又有很多人怀疑,这事能行得通吗?那些世家及官家能同意朝廷做出的这个决定吗?甚至有人说,皇家产业征税只是个虚无的东西,百姓家所征去的税,不都是交给皇家的吗?皇家产业征税,那不是从这个口袋出,再进另外一个口袋,弄个虚样而已。

酒肆客栈,市井田头,都有不少的人在讨论这件事,甚至有许多人为此争得脸红耳赤。

时下言论还是很自由的,即使一些人在争论时候说官员不好,朝廷什么地方施政错误,甚至皇帝有什么过失,也没有人来横加干涉,因言获罪更是不会发生的事。

而此时,太子李承乾再次被李世民委以处理朝事,这也使得李承乾有机会在朝堂上对那些对这件事反对或者摇摆不定的朝臣们施加影响,只是李承乾在议朝事的时候,也没对他前些时候提出的这个奏议表示什么。

长孙无忌等一些人也是不停地上奏,要求停止或者暂缓推行这样的政策,以免生变,但都没有得到回应。

李世民躲了起来,大部朝臣们的未见也不接待,让那些反对的大臣们急得直跳脚。

没有几个人知道,李承乾在李世民的授意下,已经召集了一部分人,集合吏部、户部、礼部、工部的官员们,一道制定施行的细则,以待朝议通过后,即向天下诏告。

长安街头,在这事传开来后喧闹一阵后,见朝廷没有继续的行动出来,也慢慢归于沉寂,许多人以为这只是个唬头,或者以为反对者太多,最后不了了之了。

不平凡的贞观二十二年转眼过去,除了年内众多重量级的大臣相继过世,还有官绅与百姓一同纳税这几样事使得朝堂上的百官感到不是什么味外,这一年内发生的事还是让人感到欢欣的。

年内虽然有一些地方遭灾,但南方各地的收成不是不错的,据户部的统计资料,这一个比上年粮食产量有了不少的提高,赋税也在增长,可以说又是一个丰收年。

大唐的军队虽还在征战,但战场都是在大唐现有的国土外,百姓的生活没有受到影响。

出征的各道行军部的战况陆续传来,天竺道大军顺利地攻取了中天竺的国都大舍都,其国王阿罗那顺被我大军俘虏,阿罗那顺的妻子和儿子率领残军退到东天竺境内,继续顽抗。五个天竺国共约十五万联军已经被我大军歼灭近四万人,据传回来的战报上称,天竺军队的战力奇低,是与我大唐军队作战过的对手中战力最差的,基本就是一触即溃,我数百军士可以追着对方万余人砍杀,韩威在呈给朝廷的奏报中称,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解决天竺的战事。

苏定芳所领的大军进入蛮人居住的诸诏境内,也是势如破竹,基本没有遭到像样的抵抗,只是蛮地地势较高,且多山峦, 又多漳气,我大军在刚进入时不太适应,非战斗减员不少,所幸这些暂时失去战力的士兵们在治疗休养一阵后,也基本康复了。

安南道的大军也是进展顺利,因他们行进的路程最为遥远,在战报发回来时候,刚刚从交州分兵,李道宗亲率一部直扑林邑,契苾何力和执失思力各率一部从东西夹击真腊,战事正在进行中。

……………………

太子李承乾花了很大的精力在整赋税改革的事,原本希望李业诩这个在朝堂上颇有份量的重臣能鼎力相助,哪知事与愿违,李业诩却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处置这些事。

年后正月里,因遭遇一场罕见的寒潮,原本挺暖和的天气一下子变的非常寒冷,原本身子就不太好的李靖在这次冷空气到袭时候受了寒,病症进一步加重,一直卧病在床,李业嗣基本整日都陪在李靖床边,李业诩也在朝事处理完后,即往李靖床边赶。

孙思邈也一直呆在卫国公府中,为李靖诊疗,但李业诩从孙思邈含糊的话里,也明白了李靖的病已经不那么容易好了,李业诩也只得央求这位当世神医,尽量延长李靖的寿命!!

李业诩自己也努力地在想办法,帮李靖减缓病痛。

只是所有的努力都不太见效,到了贞观二十三年二月后,李靖的病情更是加重,李业诩也数次向李世民提出辞呈,希望辞去一切职务,在府里面照料李靖,以尽孝道。

李世民却不允,但允许李业诩少过问朝事,甚至不参加朝会,一意照顾李靖,带职尽孝意,同时派宫中的太医轮番在李靖府内守候,并勒令每天都要向他报告李靖的病情,也曾数次派太子李承乾过来探望。

李德謇兄弟也一直在李靖面前陪伴,但李靖却常喝令他们出去,只要李业诩和李业嗣在边上陪伴。

李靖精神好的时候,也常与李业诩兄弟俩唠叨些事,还常说起他们兄弟俩小时候的一些趣事,一些臭事,说这些事的时候,李靖的眼中满是慈爱,让李业诩兄弟俩止不住的流泪。

更多的时候,李靖还是讲起他这辈子经历过的战事,特别是与李业诩一道出征的灭吐谷浑之战,更是翻来覆去地说起,还说很是遗憾自那以后再没有机会带李业诩,还有李业嗣一道征战了。

这日,李靖在服了药后,精神还算好,又说起了吐谷浑的战事。

“翼儿啊,其实你那次领军偷袭库山时候,老夫可是担着几日的心,怕你出有差错,所幸你没有让老夫失望,自那一战后,老夫对你是彻底的放心了!”李靖拉着李业诩的手,轻声地说道。

“祖父,那都是您教导有方,孙儿依照您所吩咐的,才取得了此战的胜利,若没有祖父给我这个机会,孙儿哪能立下这些战功!”李业诩紧握着李靖的手,强笑着说道。

李靖已经说了好一会儿,李业诩劝李靖休息一下,李靖却不肯,李业诩只得由着他。

“翼儿,当**在青海边对老夫说,如此大好河山,岂可落入外族人之手,还说待以后有机会,你陪老夫再去看看青海的风光,只可惜,没机会再去了!”李靖说话间流露些伤感。

“祖父,待您身子好了,孙儿辞去所有的职务,陪着您到青海边再去看看,再到湖里去游水!”李业诩眼中有泪涌出,忙把脸侧到一边,偷偷地抹了一下泪。

边上的李业嗣也是眼圈红红的,“祖父,孙儿也陪你一道去…”

“唉,老夫说着玩呢,如今这副样子,老夫还能上哪去?马也不会骑了,枪也舞不动了,不中用了,是该回去了,你们的祖母在等着老夫呢!”李靖说着却笑了起来。

“祖父,您莫说这些…”李业诩终于忍不住,大颗的眼泪滴落下来。

正在这时,在屋外偷偷听着,也不时地低声抽泣的李德謇却快步走了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