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军魂-第6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建昭陵的工程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李业诩可以目视看到十几里外的九嵕山主峰一带,那些如蚂蚁般在劳作的工匠们。其实李业诩甚是想不通,李世民在当初决定以山为陵修建帝陵时候,对大臣们说,是为了节俭,不愿耗费太多的钱物,修建大的封地堆,以山为陵,除可以省钱外,还不占用土地,可是按如今动用工匠及民工数量来看,李世民的理由很是牵强,在高山上掏个洞作坟墓,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比用土封堆要大上很多,李业诩在瞪着九嵕山看了几天后,也终于明白,李世民是怕死后埋了,被后人盗墓,也就想到在山的悬崖上掏个洞,将自己埋进去,将墓道口埋了,过上几十年,上百后,就没有人知道墓道口位置,那盗墓的难度就大多了。

只是皇帝的墓地难盗了,那陪葬的这些大臣们的墓呢?

李业诩看着堆成几座山峦样的李靖墓,想着若有一天大唐败亡了,昭陵及其陪葬墓没有守卫的军士了,那像李靖这样陪葬在李世民边上的功臣的墓,就将成了第一批遭难的,一个墓道加上简单的封土堆,被盗的可能性太大了,想到这,李业诩有些隐隐的不安,想着自己有可能也会在死后陪葬在昭陵,还很有可能就埋在李靖边上,大唐在,昭陵附近肯定会有守卫的军士,为了李靖的墓和自己的墓不被人挖盗,也不能让大唐败亡!!

这样的想法只是李业诩跪在李靖墓前时偶然间想到的,李业诩事后想想也有些可笑,但一些大事还是要考虑的。李靖去逝带来的最初伤痛过后,李业诩也慢慢冷静下来,想着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如今李世民身体也不太好,按原来的历史,李世民也是在贞观二十三年去逝的,若是李世民在年内驾崩,那大唐定会迎来一场突变,长安将会风云迭起,而自己对长安的事一点也不知,李业诩心内有些不安。

李靖去逝后,李业诩上呈请辞所有职务,为李靖守孝,只不过至今还没什么消息传来,当日李承乾到府上来吊唁也没有话儿透露,如今折子还没有得到批复,李业诩不知道李世民是如何考虑的。

呆在九嵕山下,离长安近两百里的路程,府里的家人及下人们都还是在守孝中,消息传来也不是很方便,李业诩有些着急。

在李靖去逝七七四十九天后,斋祭结束府内除灵后,长安终于传来消息。

这是由宫中侍卫送来的李世民的密令还有回复李业诩请辞的昭令。

李世民在诏令中回复,因数道大军出征,兵部所负的职事过多,不同意作为兵部尚书的李业诩辞官的请求,以“夺情”用之,命李业诩不必弃官去职,以素服治事,不参加庆贺、祭祀、宴会等活动。

李世民在密令中要求李业诩,在收到诏令后,立即返回长安,长安城内有重大的事情发生,要李业诩回去负责!!

收到这样的诏令和密令,还是出乎李业诩的意外,他也在恭恭敬敬地向李靖的坟墓叩了三个响头,一身孝服,随着宫内传令人员回京…

第四卷 军魂 第二百七十二章 历史在开玩笑?

李业诩呆在九嵕山下为李靖守墓的时候,身边亲卫们也都没有带,甚至边上连马儿都没有,这次跟随宫中侍卫往回赶,还是用驿站的马匹。

连续的换骑,一路风驰电掣地往长安城赶,在早上时候从九嵕山下出发,到了下午,长安城那高大的城墙已经在望了。

李业诩没有回府,而是跟着宫中的侍卫直接进了皇宫。

时间已经是七月,天气还是很热,李业诩在进宫时还蹦出一个奇怪的念头,李世民今年未何没有去避暑?!

夏天的太极宫闷热潮湿,身体越来越差的李世民在前些年夏天都是率嫔妃和皇子们去九成宫或者翠微宫避暑的,今年没去,肯定是有事儿发生了,李业诩也即跟着宫内侍卫,快步进入太极宫内。

李世民这次是在皇宫内稍见凉爽的武德殿内接见李业诩的。

在李业诩进殿时候,看到太子李承乾也一道在,正在商议着什么事儿!!

一身素服的李业诩忙上去行礼。

“贤侄,你重孝在身,不必行礼!”看起来气色并不太好的李世民站起身,伸手示意道。

“多谢陛下!”李业诩也罢了礼。

“卫国公仙逝,朕也甚是悲伤,!”李世民一副伤心的样子,扶着李业诩的胳膊道,“你为祖父守孝,原本是晚辈应尽的孝礼,只是这段时间,朝中的事颇多,朕也是身子有恙,需要你来做事,因此也就没有同意你的请辞要求,也就夺情留用你,想着卫公在天之灵也会谅解朕的!”

“陛下有令,若臣不至,想必祖父也会迁怒与臣的!”李业诩垂着眼,想着刚刚支持的李靖,也没来由的心里一酸。

“贤侄啊,我大军出征已经有一些时日,所幸战事进展顺利,这段时间各路出征大军皆有捷报传来!”李世民示意李承乾把旁边案上放着的一叠战报交给李业诩。

房玄龄虽然在临终前请谏李世民罢兵事,但李世民最终并没有接受这位重臣临终前的劝谏,依然令大军在前方征战。

听李世民如此说,李业诩也即从李承乾手中接过战报,逐份翻了起来。

各道行军部送来的战报都有,天竺道的大军已经连拔数十城,除了中天竺已经被灭外,东天竺差不多大部地方已经被我大军攻陷,以天竺道行军大总管韩威的估计,按日前战况的进展,可以在年内解决大部的战事,待明年,天竺五国及邻近的一些地方,基本可以平定。

苏定芳所领的滇池道的大军已经过了滇池地,在与诸诏蛮人进行了几场万人规模的战事后,蛮人大败而逃,已经有蒙嶲诏与越析诏向我大军投降,并组织一部仆从军跟随我大军一道行动。

安南道的大军已经攻占林邑国都占城,林邑王诸葛地向我大唐军队投降,林邑国灭亡,李道宗亲率一部镇守占城后,派出一部军队支援攻击真腊的行动,余部围剿林邑国内的反叛力量。

“陛下,诸部战事进展顺利,此乃可喜之事!”李业诩粗略地看了一遍战报,有些不解地。战事进展顺利,李世民为何要心急火燎地将自己召回来,李业诩原本还以为战事进展不太顺利,要自己回来出出主意的。

“各道主将不辱使命,连番取得战事的胜利,朕甚是欣慰!”李世民脸上满是赞色地说道,但马上神色就变了,接着却话锋一转,口气也有些发冷,“只是长安城内却不太平静…”李世民说着对李承乾丢了个眼神。

听李世民如此一说,李业诩心内咯噔一下,心中隐隐有不祥的念头。

这时李承乾开口说道:“这段时间,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些大臣联名连番上表进谏,要胁父皇停止制定官绅一体纳税计划…”

听李承乾一番讲述,李业诩这才知道,由于李承乾召集了不少的人制定赋税改革的实施细则,这事不知被什么人透露出去,在朝堂上再次引起轩然大*,原先反对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更是接连上奏,痛说采取这样的政策实是祸害天下,说这样的政令实施肯定会招致天下人的反对,朝廷赖以生存支持的世绅官宦阶层会群起而反对,为了大唐的稳定,要求暂时不考虑这样的事。

而这消息也已经从长安散布到外面去,世家基本都已经知道朝廷将要采取这样的策略,从一些地方官府送呈的奏报上来看,山东一道世家密集的地方,世家们反应的激烈程度还是始料未及的,甚至有乱子发生的可能。

“哼,朕如何会不知道,这是触到了他们的利益…”李世民鼻子一哼,微显恼怒。

这样的情况李业诩并没什么意外,依李业诩的想法,强行推行这样的政策,利弊如何还真的无法预料,一项政策反对的人太多,特别是朝中官员大群反对的话,肯定不能有效的推行的。

李承乾制定的官绅一体纳税方法里面基本是一步到位的,这样有些急功近利的做法李业诩其实也并不太赞同,只不过李业诩感觉到的是,有可能是李世民自觉生命也将走到终头,想在有生之年,以他那不一般的权威性,将此事做好,以免得李承乾即位后,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威望推行此策,最终不了了之,让世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李世民既然想如此做,作为皇位继承人的太子李承乾还是此法的始作俑者,李业诩也是顺着李世民的意思,强力地支持这个政策的推行,大唐帝国国力日渐强大,朝廷的威望日盛,世家想对抗,也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如今的太子位置已经非常稳固,李承乾用在多次监国中所表现出来挺不错的处事能力得到了了李世民的认可,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