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华 江渭清回忆录释读-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吹拿裕弧阜缏砼!拐撸杆撤缱妗⒘镄肱穆硪病A跛吃夥兄惺北椎摹该浴共浑侄撸勾矫蠖抢铩C诖虻古怼⒒啤⒄拧⒅芎螅徊蛔觯恍荩懈矣诒硎疽煲榈母刹恳煌站。谑牵跛吃闪俗采锨箍诘陌凶印!

1959年10月后,江渭清与省长惠浴宇接到中共华东局第一书记柯庆施传来毛泽东的指示,其意是江苏还有一个「老右倾」刘顺元。究竟如何处理钦定的「老右倾」刘顺元'4',现在真正成为江渭清最棘手的难题。 

中共党内在1949年后,毛的指示对于全党是绝对律令,凡被毛钦定为「坏人」的干部,在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后,重则削籍入狱,轻则贬谪基层,除此之外,似乎再难有什么其它的结局。反右倾运动期间,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张恺帆就因解散了一批农村公社食堂,引致毛震怒,而被当地领导人打成「反革命」投入监狱'5'。 

考验江渭清与惠浴宇道德良知的关键时刻已经到来。据惠浴宇回忆(在《江渭清回忆录》中对下述细节略去),为了商讨如何应对来自毛泽东的直接压力,江渭清与惠浴宇相约,在南京巿郊的高级招待所中山陵五号的草坪上,「搬两把藤椅,避开闲人,从早晨直谈到暮色苍茫」。在「全党上下噤若寒蝉」(惠浴宇语)的大气候下,江苏省两位主要领导的意见完全一致:向柯庆施求援,全力保护刘顺元'6'。经过江渭清的力保,柯庆施默认了江渭清的要求。此时已是1960年后,大灾荒已成为明摆的现实,毛泽东似乎已无兴致再抓「右倾份子」,刘顺元一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江渭清在50年代后期两次为了保护部属顶住来自于毛泽东的巨大压力,事后仍然做他的省委第一书记,除了毛泽东对他一直保有基本信任外,还在于江渭清在重大政治问题上始终严格遵循北京的路线。1959年庐山会议后,江苏省有个别地区自发实行包产到户,江渭清一发现,便立即予以禁止。1959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曾向全党批转江苏省委《关于立即纠正把全部农活包到户和包产到户的通知》(《江渭清回忆录》对此略去不提)。故而,即使江渭清少抓一些右派、右倾份子,也不成其为问题。 

江渭清作为一个深谙中共政治生态学的地方大员,在毛时代的政治惊涛骇浪中,逐渐练就一套生存之道。1961 …1962年上半年,当「包产到户」之风从江苏邻省安徽刮起后,江渭清按兵不动。1962年夏,安徽省在李葆华主持下,甄别了一批195 7年的右派,江渭清还是观望。当毛泽东于1962 年8 月在北戴河发起反击时,很有资格充当「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左派角色的江渭清,却无意去抢那顶「左派」桂冠。江渭清这种稳健、谨慎的从政性格,使他在1964…1965 年新一波的政治风浪中再次站稳了脚跟。 

 



 

随着「三年自然灾害」将近尾声,中共的政治生态环境也静悄悄地发生变化,这就是在「毛主席」之外,「刘主席」愈来愈多地出现在党和国家的政治场合,刘少奇作为毛泽东接班人的地位已完全明确。 

刘少奇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对地方的指导方式上,与毛泽东有某种差别,刘少奇对地方工作一般不采取直接干预的方式。但是,随着刘少奇在党内影响的扩大,情况也逐渐发生变化。1964年,刘少奇为指导「四清」运动,给江渭清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具有某种直接干预的性质,导致了极其复杂的结果,使得江渭清被卷入1964…1965年毛泽东与刘少奇争执的旋涡中。 

在50…60 年代初,江渭清与刘少奇仅维持着一般的上下级工作关系,依照中共历史上的「山头」谱系,江渭清不属于刘少奇的系统。40年代初期,刘少奇被毛泽东派往华中任中共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军政委,江渭清虽是刘少奇的属下,但是,江渭清在历史上与刘少奇没有渊源,江渭清的直接上级是他可以亲切呼之为「谭老板」的谭震林。 

考之中共历史,凡是位居中共核心层的领导人,其权威来源不外两端:一是有赖于在党的历史上形成的地位,二是在工作中所取得的实绩。刘少奇作为中共第二号人物,其在党内的地位,早在中共七大就已得到正式确认;刘少奇领导白区党的贡献,也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得到全面肯定。然而,中共七大由刘少奇参与建立的体制是领袖主宰制,在这种体制下,毛泽东与党内同僚的关系具有双重性质。毛与刘少奇、周恩来等人既是同事关系,毛也是其同僚们的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与他的党内高级同僚的关系,逐步从双重性质过渡到单一性质。毛渐渐不再是领导集体中的成员之一,而是自然而然地成为刘少奇等人的领袖。历史上因共同对付党内留苏派和所谓「经验主义者」,毛、刘曾有过的亲密合作关系,使得刘少奇比其它领导人多一份「特权」,即只有刘少奇可以个别向毛泽东表达和转述对某些敏感问题的不同看法。但是,这仅是「习惯法」,而非「成文法」。它完全取决于刘少奇有无表达和转述的意愿,以及毛泽东有无倾听的兴致。因此,刘少奇虽位居中共领导人排行榜的第二位,但与排行第三的周恩来仍同处一个地位,刘少奇虽距毛泽东仅一步之遥,但两人的地位、权力、权威则有天壤之别。 

刘少奇得以身居中共第二号人物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清除党内留苏派的斗争中,以及在确立毛泽东在中共党内领袖地位的过程中,曾给予毛巨大支持。作为对刘少奇支持和合作的「回报」,毛泽东一度授予刘少奇领导党的组织系统的权力。1944年,刘少奇的老部下彭真接替陈云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次年,原北方局干部安子文被调入中组部主持日常工作'7'。然而,中共干部来自四面八方,党内历史上「山头」林立,人际因素复杂交错,毛泽东在放手刘少奇涉足中共组织工作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制衡措施。1950年以前,由任弼时代表中央书记处指导中组部,1954年后,邓小平又接替了任弼时原先的职责。在1956年安子文任中组部部长以前,饶漱石、邓小平都先后执掌过中组部。张鼎丞、马明方也曾以中组部副部长的身分相继主持中组部的日常工作,因此刘少奇对党的组织系统的影响力又是相对的。对于地方大员,尤其对华东地区大员的任免,起决定作用的是毛泽东而非刘少奇。 

 
在50年代的一段时期内,刘少奇曾因在「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等问题上与毛泽东意见相左,在政治上一度陷于低谷。直至1959年,刘少奇接替毛泽东任国家主席,他在中共核心层中的地位才真正得以巩固。刘少奇任国家主席,标志着他在50年代初中期受挫后,开始了权力复苏和扩张的过程。到了1962年初的「七千人大会」,刘少奇在中共党内的威望已有逼近毛泽东之势。也正是在「七千人大会」后,刘少奇派出了原北方局系统的李葆华主政安徽,取代了毛泽东的老部下曾希圣(曾希圣因积极推动大跃进受毛特别信用,后来因率先推行责任田而被毛拋弃)。但是李葆华入皖,并不表明刘少奇在华东地区已建立了完全的影响力,因为主政华东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华东局第一书记柯庆施,自恃有毛泽东作后台,并不买刘少奇的帐。对于这一点,刘少奇、毛泽东均心中有数。 

柯庆施自1949年后长期在华东工作,与江渭清有同僚之谊。柯庆施虽对江渭清时有压力(催促「反右倾」),但并不具体干涉江渭清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华东地区既已有了谭震林、柯庆施这两道屏障,刘少奇自然对之奈何不得。但是到了「七千人大会」后,情况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刘少奇的影响继续上升;另一方面,毛泽东再度对刘少奇表示不满。在1962年8 月的北戴河会议和继之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重提阶级斗争,向党内健康力量发起反击,威逼全党就范。刘少奇对毛泽东的反击毫无抵抗,他随即作了「自我批评」,紧跟着毛泽东大唱「阶级斗争」高调,进而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963年2 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农村开展以「四清」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城巿开展「五反」运动。刘少奇在会上说:「总是讲阶级,阶级斗争,不办事情不好。」'8' 11月,刘少奇派出其妻王光美,化名董朴,以河北省公安厅秘书的名义,参加河北省委工作队,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