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高命运--政治领袖们夺取权力大瞬间-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 
  叶利钦走出大门,坐上汽车直奔白宫。在他的汽车上,有两样东西引人注目,一样是插在汽车前端的俄罗斯国旗,一样是总统卫队长科尔扎科夫闪闪发光的枪管。派来〃看守〃叶利钦的〃阿尔法〃小分队队长来之前先喝了小半斤伏尔加给自己壮胆。但当他看到叶利钦的汽车大摇大摆的开出别墅时,还是惊讶得目瞪口呆。他一边向上头请示,一边下令密切监视叶利钦。当他发现叶利钦的行车路线不是试图逃跑,而是直奔早已布满坦克和军队的莫斯科时,他感到放心终于不用自己对叶利钦动手了。

  叶利钦的专车在坦克和荷枪实弹的军队中穿行。大街上人头攒动,人们把坦克包围的水泄不通,部队根本无法自由行动。只是当插着俄罗斯国旗的总统专车开到时,人们才自发的让出一条通道,以惊诧的眼神目送它从身边开过。通过窗帘的小缝,叶利钦朝外看去,他看到一个年轻的士兵打开坦克盖,从里面钻了出来。坦克的炮口被市民插上了长满绿叶的枝条,他想把它拔掉。但他一探出头,周围的人群马上轰闹起来,有人指着他大声斥责,还有一些人爬上坦克,给他递上香烟、食品,似乎想跟他套近乎了解些什么。这个年轻士兵一脸的尴尬,既不知道怎么回答,也不知道该不该接过这些递上来的东西。

  叶利钦拉上窗帘,满意的笑了。他现在可以肯定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没有被冰冷的装甲和炮口吓倒,他看到了使用这些武器的人也是一群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优点和弱点。他们对国家、对政治、对人民都有自己的看法,并非只是没有感情、没有头脑的国家暴力机器。政变者们希望象1968年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1976年出兵占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那样,用武力的威胁来迫使人民屈服,而不用发生真正的流血。但这一次他们错了,苏联的坦克可以让布拉格害怕,也可以使布达佩斯屈膝,但却无法让莫斯科低头。因为它是苏联的首都,苏联军队无法〃占领〃自己的首都,市民们也不会害怕〃自己的〃坦克,隔着铁甲的,都是苏联人,都是俄罗斯人。

  俄罗斯总统来到白宫的消息传出后,记者和市民们马上开始向白宫聚集,俄罗斯的内阁部长和最高苏维埃的委员们也开始从各地来到白宫,紧急状态委员会也马上派兵前来围攻它迅速成为一切斗争的焦点。看到成千上万前来支持自己的莫斯科市民,叶利钦感动的得近乎要流出泪来。但他明白现在还不是多愁善感的时刻,如此混乱的自发组成的群众队伍是一柄双刃剑,这股无序的力量如果被极端分子煽动,可能会主动挑起与包围白宫的军队的武装冲突,也可能过了一段时间热情冷却,在威逼恐吓或巧言欺骗下逐渐散去。不论出现哪一种情况,都将是〃白宫保卫战〃的彻底失败。

  叶利钦马上组织成了〃抵抗指挥部〃。他命令军事改革委员会主席科别茨将军组织俄罗斯有限的武装力量,为白宫构筑防线,他们研究了白宫的平面构成,兵力分配,并制定了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方案。鲁茨科伊将军负责协调保卫白宫的人群,他把总统卫队和差不多数量的警察,还有一些群众中的退役军人组织起来,对群众进行分区管理,构建人墙,设置路障,定时巡查,互通消息,还教授群众如何使用应对摧泪瓦斯的进攻。然后又在白宫成了专门接待新闻记者的办公室,对外发布各种宣言、新闻。另一方面,他命令外交部长科济列夫前往巴黎,争取国际支持,也准备好一旦白宫失陷即刻成立俄罗斯流亡政府。同时委派自己的亲信格诺夫潜回斯维尔德诺夫斯克,准备在政变成功以后领导俄罗斯民主抵抗运动。所有这些,都是在几个小时内迅速做出的叶利钦天生就是处理危机的人才,如果天天都有这种危机的处理的话,相信他一定会觉得比当总统过瘾。

  现在一切都组织好了,但叶利钦觉得似乎还缺了点什么。到底是还有什么没有做呢?他一边想一边在办公室踱步。他走到窗前,撩起帘子,看到窗外不远处停着一辆坦克。它早已被人群包围得动弹不得,坦克兵把顶盖掀开了一点点,有点好奇的向外张望。这跟自己早上在莫斯科大街上看到的一幕何其相似!

  对!还有这样一件事情需要做到他们中间去。面前有坦克,人群中一定隐藏着特工,周围的高楼上有狙击手,那又怎么样,难道他们会开火吗?不可能。紧急委员会那帮蠢材一定不会想到需要制定一个俄罗斯总统突然走出白宫的应对方案。是的,前面的所有措施都是防御性质的,必须主动出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想到这里,叶利钦兴奋的转过身,走下楼梯,打开了白宫的大门,走了出去。

  叶利钦的突然出现在人群中引起了一阵骚动,一下子,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来。人群迟疑了一下,立刻开始激动无比的欢呼起来。他面无表情,径直向坦克走了过去,那个刚探出头的坦克兵惊讶得一动不动的盯着他,不知如何是好。年过六十的叶利钦来到坦克前,利索的爬了上去,一下站到坦克顶盖前。坦克兵又把头上的铁盖子往上顶了顶,以便使自己能近距离仰视俄罗斯总统一米九二的身躯。

  人群在欢呼,还有许多记者、电视摄影师和照相师在忙着记录下这个历史性的瞬间。当叶利钦从口袋里掏出《告俄罗斯公民书》时,一切安静下来。他开始激动的大声的宣读起来叶利钦并不是希特勒式的演讲天才,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讲话都是拿着写好的稿子照本宣科,演讲技巧也很一般,这一次甚至是大段朗读已经公开发表过的文件,但由于他总是能选择最不可思议的时机出现在听众面前,所以仍然效果惊人。

  读完以后,叶利钦蹲下身去,和坦克兵交谈起来。过了一会儿,坦克里的士兵都出来了,叶利钦又挨个和他们讲话,然后他们又回到了坦克。叶利钦跳下坦克,示意警卫疏散坦克周的人群,给坦克移动的空间。

  坦克的履带开始轰隆隆的转动起来。只见它缓慢的转了半圈,把原来对准白宫的炮口调转过去,背对白宫,由进攻方变成了防卫方。

  人群轰动了。

  叶利钦心满意足的返回了白宫。他知道,这个象征性的举动会立即通过各种媒介迅速传向全国,被演绎成一个传奇,它对俄罗斯人民士气的鼓舞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一回,他又赌赢了。

  一天的对峙过去了,紧急状态委员会还没有采取行动。

  他们原先的计划是一上来就将大量军队开进莫斯科,以造成恐怖气氛,使支持改革的民众不敢轻举妄动。再逐步的通过尽量合法的方式逮捕反对派领袖,进行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应该说,〃不流血的政变〃的主导思想是对的。斯大林可以用机枪对付广场上的示威者,但他们不行。时代变了,不再是个人专权和个人崇拜的时代,政变的领袖们没有一个人拥有如此大的权威,没有一个人对军队有这样的绝对控制力,可以放肆的向人民开枪。在现代化通讯条件下,一旦首都爆发流血冲突,消息马上会传遍全苏联和整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鲜血会造成西方国家的制裁,也可能在国内激起革命的狂热。政变领袖们深知,暴力冲突的按钮一旦按下去,就没有人能控制局面的发展了,最后碾碎的也许就是他们自己。

  但这些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们忘了一点,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军事政变。他们想赢得整个帝国,却不敢投下足够的赌注。

  现在,事态的发展已经迫使他们不得不使用武力,叶利钦在白宫的抵抗把所有计划都搅乱了。白宫多坚持一天,政变就多一分危险。他们原来给莫斯科卫戍部队下达的指令是〃维持治安〃,士兵没大多都是半夜被紧急叫醒糊里糊涂的来到了莫斯科,他们也被现在的情况搞的一头雾水,很多部队甚至根本没有带弹药。现在,他们不得不浪费一天的时间来重新部署兵力,制定进攻白宫的计划。

  这是极为宝贵的一天,它足够各种力量对政变做出反应。 
  

      

 
  



 

  
十 
  8月20日

  哈萨克、爱沙尼亚、摩尔多瓦、格鲁吉亚等众多苏联加盟共和国纷纷发表声明,宣布紧急状态委员会颁布的法令在本国范围内无效;

  俄罗斯两个最主要的城市莫斯科市和圣彼得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