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 _2009年合订本-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婚姻家庭孩子以及事业,往往会造成某种不可估量的伤害。但两位作家对父亲满怀深情,读其中许多段落时,我常常是泪流满面,我干吗泪流满面呢?因为我们这个世界上对父亲的误读是何其多也。我得到的启示是,想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吗?就得先退去父亲头上神圣光环,世上没有完美的父亲,完美的父亲只是你内心的想象。但正是这些真实的不完美,才让我们对父子情深的世界泪流满面。

  摘自《读者》2007年第09期P59


   

捡砖头思维
●郭永刚

  新东方学校被人们称为“出国梦的制造者”,其创办者俞敏洪也将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而俞敏洪成功与其小时候他父亲做的一件事不无关系。

  俞敏洪在博客中说,父亲是个木工,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碎砖乱瓦捡回来。“久而久之,我家院子里多出了一个乱七八糟的砖头碎瓦堆。我搞不清这一堆东西的用处。直到有一天,一间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父亲把本来养在露天到处乱跑的猪和羊赶进小房子,再把院子打扫干净,我家就有了全村人都羡慕的院子和猪舍。”

  父亲向俞敏洪阐释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奥秘。此后做事时,俞敏洪一般都会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做这件事情的目标是什么,因为盲目做事情就像捡了一堆砖头而不知道干什么一样;第二个问题是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够把这件事情做成,也就是需要捡多少砖头才能把房子造好。之后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砖头不是一天就能捡够的。

  “我生命中的三件事证明了这一思路的好处。”俞敏洪说,第一件是我的高考,目标明确:要上大学,第一年第二年我都没考上,第三年我继续拼命“捡砖头”,终于进了北大;第二件是我背单词,目标明确:成为中国最好的英语词汇老师之一,于是我开始一个一个单词背,在背过的单词不断遗忘的痛苦中,父亲捡砖头的形象总能浮现在我眼前,最后我终于背下了两三万个单词;第三件事是我做新东方,目标明确:要做成中国最好的英语培训机构之一,然后我就开始给学生上课,平均每天给学生上六到十个小时的课,很多老师倒下了或放弃了,我没有放弃,到今天为止我还在努力着,并已经看到了新东方这座房子能够建好的希望。

  摘自《读者》2007年第09期P13


   

活在当下
●尤金·奥凯利

  我在漫漫人生路上减速前进,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有些让我感到难以掌控,其实也不能完全这么说。这也需要我集中精力去把握,把握好我能够掌控的命运。

  在过去,我曾经聘请过一位顾问来帮助我。在就任公司董事长之后,我设定了三个致力于实现的目标,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也是我希望能成为公司未来财富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帮助员工过上更加平衡的生活,协调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到我确诊之前,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扎实的成效,我们曾经召开过多次长达一整天的研讨会,来探讨该怎样实现这一目标。在全国各地的分部都举行过这样的研讨会,很多公司的合伙人及其爱人都受邀参加了这样的会议。我和其他人都认为,这位聘请的顾问给我们最重要的一条启示就是:如果我们能够不要太过于注重控制时间(因为时光流走根本不受我们的控制),而主要控制自己的精力分配(这是很有可能实现的,因为我们可以驾驭自己),我们就能够在前进途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现在,我自己遇到了如此严峻的挑战,显而易见,这一注重工作和生活平衡并改良了公司文化的原则对我也大有裨益。我需要用一种新的视角来思考和看待这个世界,来接受我突然间减少了的人生时光。不要太多地去考虑时间,不要过多地去看未来,这样的处世态度看来是有帮助的。

  不过,我在用这种新视角看待世界的同时,也不想丢弃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无论如何,在这54个春秋间形成的价值观、处事方式和处事哲学,还是非常奏效的,它帮我在商业世界中赢得了翘楚的荣耀。我觉得还是要坚持自我,追求自己想要的,尽管我知道自己也要加入新的元素。我确实无法摒弃塑造自我的那些核心价值观,我应该要重新调整方向,这样就能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也站到巅峰。

  不过,我发现要进行这样的转向,就需要首先调整我的一个核心价值观。我一直坚信“承诺”的重要性,它渗透到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对婚姻、家庭、国家、员工和公司都是绝对忠诚,甚至对邻居和全人类都抱着这种态度。对于我而言,承诺就意味着牺牲、成熟、道义和信用,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美德,至少对我而言是如此。不幸的是,在商业世界里,衡量承诺的标准简化成了时间。通常而言,你是否对工作足够投入,就要看你愿意工作多少小时,就要看你要牺牲多少与家人共度的时光,要看你是否能够离开家,为了某个客户漂泊在外地。承诺就变成了可信度,变成了要向世人证明你坚守着岗位,并承诺还会坚守下去。如果你付出了大量的时间,那么就证明了你的投入。如果你不愿意付出这么多的时间,那么你的投入程度就受到了怀疑。时间变成了惟一的衡量指标。

  但是,自从我们公司接受了那位顾问的咨询,特别是我的家人和我自己度过了梦魇般的几周时光之后,我开始怀疑承诺是否另有真谛。事实上,承诺和时间无关,和可信度以及确定性也无关。承诺是有深度的,它需要为之付出努力,需要激情。需要你的心停在某个港湾,而不愿泊在其他的地方。当然,时间也是一个因素,如果完全忽略了时间就有些滑稽可笑了,也不符合常理。但是,承诺最好的衡量尺度并非时间,而是愿意付出的真心,讲得更加准确一些,就是要看愿意流淌的汗水,就是要看你能够多执著地投入。

  一旦想通了这一点,我就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新的世界。我无力掌控时间,我也只能或多或少地影响周围的世界。我所能掌控的就是自己的精力,怎样来分配精力,以及怎样用这些精力来应对外部世界的影响。这一思想成了新的指导原则,来帮助我将注意力集中在应有之处。与其说是“承诺”,不如说是“有意为之”,这个用词和时间更无牵连,更能准确地描述我从始到终都在为什么而努力。

  我也不再考虑将来该怎样生活了(也不去过多地回忆过去的岁月,这是很多人面对的问题,尽管对于我而言并非那么严重)。我需要停止想象两个月以后、一周以后,甚至几小时以后的生活图景,甚至连几分钟以后的短暂将来都可以先搁置一边。60秒以后的世界,其实和60年以后的世界一样难以捉摸。过去我生活在并不存在的想象世界中,感到筋疲力尽,如果这样做的话,我会总是感到心力交瘁。不仅如此,这样做也有些可笑,因为我们可以拥抱如此幸运和美好的当下。

  我感到如果自己能够学会活在当下,学会体悟周围世界的美妙,那么我就会给自己赢得很多时光。而在我健康的岁月里,从来都没有享受过这样的时光(从前我免不了会感伤于失去的小时、星期和年月,感伤于失去的时刻。现在不再这样想了。不要沉迷于悲伤。)。对于我只能再活3个月的事实(如果最后真是如此的话),我是无能为力的,但是如果我调整心态,就可能找到新的方向,这样的调整可以帮助我找回失去的岁月,因为我发现了新的真谛、品质和兴奋。我所剩下的时日确实已经不多了,不过接下来,每一天的时光都会和从前完全不同地流转。

  是谁这么晚才做出了这样重要的一个调整?

  我很快就发现,活在当下并充分体悟周围的世界,是我所遇到的最难的挑战。换而言之,运营有20,000名员工的公司,或是在高尔夫球场的前9洞都打出标准杆,都没有这个挑战这样严峻。不仅是我,而且别人也遇到了这样的麻烦。下面是两个与此相关的例子。

  ★我的一个同事告诉我说,他要看望自己年老的母亲,就需要驱车几小时。每次他进门的时候,老人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下次你什么时候能来?”

  ★我女儿吉娜和我一起去看了电影《蝙蝠侠归来》(BatmanReturns),这两个小时我俩都很开心。不过,当我们走出电影院后,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