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 _2009年合订本-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张居正的学问根基,一般都推为法家。但他对孔孟的儒家学说,的确也有自己的发明与创意。他不主张死读四书五经,而积极引导小皇帝参悟经书背后的内容,契合孔子发言时的心境与语境。

  万历五年(1577年),张居正给湖广提督学道金学曾写过一封信。摘录如下:

  夫以孔子之圣,平生所志、惟在东周,生今反古,深用为戒。老不得行其道,犹修《春秋》以存周典,此岂以周之法独善于前代哉?盖为天下之礼宜尔也。今世俗皆称“愿学孔子”,乃不务遵祖宗之典,以服官寡过。而好言上古久远之事,以异趋为高;动循衰世苟且之政,以循情贾誉。此岂圣人所谓“为下不倍” 哉,恶在其遵孔氏也!

  不谷素无学术,谬膺重任,思所以鼓驽钝,佐明主者,惟日取我祖宗之法度修明之,然十犹未二、三也。窃以为今之教士,与士之为学,皆如不谷之所以事上致理者,而后有得于遵也之义,不识高明以为如何?

  这封信的大致意思是,学孔若仅拘泥于字句,则非遵孔,而是抑孔、损孔。西哲有言,一切历史皆是当代史。袭其意用之,则一切学问皆是当世的学问。张居正特别强调“好言上古之事,以异趋为高,动循衰世苟且之政,以循贾誉。”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复古学风。

  给金学曾写信不久,张居正又给南京国子监司业屠平石写了一封信,对如何治学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士君子未遇时,则相与讲明所以。修已治人者,以需他日之用。及其服官有事,即以其事为学,兢兢然求所以称职免咎者,以共上之命。未有舍其本事,而别开一门以为学者也。孔子周行不遇,不得所谓事与职者而行之,故与七十之徒切磋讲究。其持论立言,亦各随根器,循循善诱,固未尝专揭一语。如近时所谓话头者概施之也。告鲁哀公曰:“政在节财”,齐景公曰:“君臣父子”,在卫曰:“正名”,在楚曰:“近悦远来。亦未尝独揭一语,不度其势之所宜者而强聒之也。”

  在这里,张居正进一步肯定孔子因地献策、因才施教的特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把研讨学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入仕为官之前,此时学习就以“修己治人”为主。入官之后,其研修学问则应以“称职免咎”为主了。前为励志,后为致用。他认为孔子之所以与七十门徒探求学问,坐而论道,是因为他周游列国而谋不到经邦济世的差事。由此可见,张居正的治学观崇尚务实而厌恶空谈。经他扒梳的孔孟儒学,立足于“用”而非稽古钩沉。

  总而言之,作为帝师,张居正希望他的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开阔自己的政治视野,于历史的典籍中发掘治周的文化资源。客观地讲,他是一个好老师。

  三

  在中同历史中,帝师与皇帝,既是师生,又是君臣。有时候,帝师很好皇帝却平庸。有时候,皇帝渴慕知识而帝师不能传授经邦济世的韬略。像诸葛亮之于刘备、魏征之于李世民,刘伯温之于朱元璋,部属于千载难逢的君臣际遇,如云从龙,如风从虎。

  设想一下,如果让张居正碰上刘邦,或让他碰上李世民,那将是一种何等辉煌的历史气象!但是,历史不接受任何假设。他所有的“富民强兵”的智慧与呕心沥血的栽培,只换回一个以勤勉开始以昏庸告终的皇帝。数百年之后,仍让人扼腕叹息。

  摘自《读者》2007年第11期P12


   

仇人与恩人
● 高永斌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某电视公司请我去主持个特别节目,那节目的导播看我文章不错,又要我兼编剧。

  可是当节目做完,领酬劳的时候,导播不但不给我编剧费,还扣我一半的主持费。他把收据交给我说:“你签收一千六,但我只能给你八百,因为节目透支了。”

  我当时没吭声,照签了,心想“君子报仇,三年不晚。”

  后来那导播又找我,我还“照样”帮他做了几次。

  最后一次,他没扣我钱,变得对我很客气,因为那时我被电视公司的新闻部看上,一下子成为了电视记者兼新闻主播。

  我们后来常在公司遇到,他每次笑得都有点尴尬。

  我曾经想去告他一状,可是正如高中那位同学所说,没有他我能有今天吗?如果我当初不忍下一口气,又能继续获得主持的机会吗?

  机会是他给的,他是我的贵人,他已经知错,我何必去报复呢?

  后来我到了美国留学。

  有一天,一位已经就业的同学对我抱怨他的美国老板“吃”他,不但给他很少的薪水,而且故意拖延他的绿卡(美国居留权)申请。

  我当时对他说:“这么坏的老板,不做也罢。但你岂能白干了这么久,总要多学一点,再跳槽,所以你要偷偷学。”

  他听了我的话,不但每天加班,留下来背那些商业文书的写法。甚至连怎么修理影印机,都跟在工人旁边记笔记,以便有一天自己出去创业,能够省点修理费。隔了半年,我问他是不是打算跳槽了?他居然一笑:“不用!我的老板现在对我刮目相看,又升官,又加薪,而且绿卡也马上下来了,老板还问我为什么做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变,变得那么积极呢?”

  他心里的不平不见了,他作了“报复”,只是换了一种方法,而且他自我检讨,当年其实是他自己不努力。

  大概前五年吧!我遇到个有意思的事。

  一位老友突然猛学算命,由生辰八字、紫薇斗数、姓名学到占星术,没一样不研究。

  他学算命,当然不是觉得算命灵验,而是想证明算命是骗人的东西。

  原因是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大师为他算命,算他活不到四十七,他发誓,非打烂那大师的招牌不可。

  你猜怎样?

  他愈学愈怕,因为他发现自己算自己,也确实活不长。

  这时候,他改了,他跑去做慈善,说“反正活不久了,好好运用剩下的岁月,做点有意义的事。”

  他很积极地投入,人人都说他变了,由一个焦躁势利的小人,变成敦厚慈爱的君子。

  不知不觉,他过了四十七、过了四十八,而今已经五十三,红光满面、生气勃勃,比谁都活利健康。 “你可以去砸那大师的招牌了!”我有一天开他玩笑。

  他眼一亮,回问我:“为什么?”又笑笑:“要不是那人警告我,照我以前的个性,确实四十七岁非犯心脏病不可,他没有不准啊!”

  各位年轻朋友!

  你喜欢逞强斗狠吗?你总是心有不平吗?你有“此仇不报非君子”的愤恨吗?

  请想想我说的这几个故事。

  你要知道,敌人、仇人,都可以激发你的潜能,成为你的贵人。

  你也要知道,许多仇、怨、不平,其实问题都出在你自己。

  你更要知道,这世间最好的“报复”,就是运用那股不平之气,使自己迈向成功,以那成功和“成功之后的胸怀”,对待你当年的敌人,且把敌人变成朋友。

  当“冤冤相报何时了”的双赢,能成为“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双赢。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吗?

  摘自《读者》2007年第11期P60


   

成功就是一片浩瀚的大海
● 赵功强

  故事是从爱情开始的。

  每一分爱情的来临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作为这所美国人开办的私立学校中最优秀的男生,男孩有理由被情窦初开的少女追求——他长相俊秀,气质儒雅,拉得一手漂亮的手风琴,而且,英语口语在同学中无人能及。当然,向他示爱的女生也并非平庸之辈。那位名叫依丝米忒的少女就是伊斯坦布尔赫赫有名的皮草大王的女儿,貌若天仙,伶俐可爱。

  依丝米忒常常在校园挡截他,有时会送给他一些小物件,比如手表、瑞士军刀、皮带什么的,都是男孩子喜欢的东西,有时只是为了和他说几句话。说实话,这样漂亮多情而又率性 热忱的女孩子几乎没人能够抗拒。所以,他也不知不觉地陷进了依丝米忒用温柔和热情编织的情网。他们开始约会,常常在周末,远离街区,跑到郊区的河畔和小山冈,在那里玩耍,嬉戏,情到深处也会激情拥吻。

  他的变化被父亲看在眼里。处在莽撞毛糙的少年期的儿子一度显示出了异常举动,多数时间心事重重,神游身外,其间伴随有间歇性傻笑。作为过来人,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