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 _2009年合订本-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的物质补偿和精神褒奖。那些想见义勇为的人,在消除了各种疑虑之后,面对危险也很可能“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拯救别人与拯救自己


  一天深夜,一位先生沿着一条昏暗的小路回家。经过一片丛林,他突然听到有人挣扎的喘息声,慌忙停下脚步,仔细地听。发现是两个人在扭打,间或夹杂着衣服撕裂声。他立刻明白:一个女人被袭击了!

  他想,到底我该不该介入这个事件当中呢?

  他一面担心着自己的安危,一面诅咒着为什么今天晚上要选这条小路回家。假如自己也成为另一个牺牲者怎么办啊?是不是该跑到附近的电话亭打电话给警察就算了呢?

  那个决定的过程好像永无止境,但实际上花不了几秒钟,而且听得出来那个女孩的呼吸挣扎声越来越微弱了。他决定一定要有所行动。于是冒着生命的危险,立刻冲到丛林后面,将歹徒从那个女人身边拉开。随后他和歹徒扭打成一团,倒在地上滚来滚去。

  最后,歹徒终于放弃,跳起来逃跑了。他气吁吁地爬起身来,那个蹲踞在黑暗之中的女孩仍然在啜泣和不停地发抖。

  他跟那女孩保持了一段距离,慢慢地说:“好了,那个人已经走了,你现在安全了。”

  一段很长的沉默,她开口了,带着不可思议的惊讶:“爸爸!是我啊!”

  在这个故事当中,男主角冒着生命危险去援助一个受侵袭的弱女子,结果他救回的是他自己的女儿!

  这个故事对那些见义不为的人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其实,拯救别人也是在拯救我们自己。

  本文摘自《读者》2007第12期P12


   

践诺二题


  
云娘的承诺

  ●马 德


  过年回老家,又看到云娘,她的穿着,一如许多年前,利落端庄,《花样年华》中的张曼玉一般,提着一个盛饭的小圆桶,优雅地穿过街巷。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云娘就来到了我们村。据说,她还是个大学生呢。因为被城里的小白脸甩了,一赌气跟了在煤矿下窑的云二叔。云二叔快四十了,领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学生媳妇回来,一天到晚乐得屁颠屁颠的。见了我们,说,孩子们,快叫,这是你云娘。

  就这样,美丽的云娘仙女一样落入凡间,成为我们村学历最高的人。父亲常常叹息说,云娘这媳妇是给恋爱害的,放着城里的干部不当,愣是嫁给你云二叔,成了个农村人。

  按父亲的话说,云娘是个很拧的人。然而,就是她,却干了一件更傻的事情。

  有一年,和云二叔一起下煤窑的同村孙姓男人,被煤窑掉下来的一方石头砸成了重伤,矿主给了几百块钱,就把人打发回来了。男人回来之后,就不行了,临死之前,把云二叔云娘喊到跟前,眼泪汪汪地说,我家女人和两个孩子就托付给你们了,我走之后,希望你们能帮我照顾他们。当时,男人的床前,他的两个牙牙学语的孩子,正在嬉戏打闹。云娘看着不谙世事的孩子,又看着在一旁啜泣的孙家女人,说,孙大哥,你放心吧,嫂子这里,我会帮衬的,将来,只要我能吃上饭,就一定让嫂子和孩子们也吃上。

  生活最困难的几年,云娘一家人也吃不饱,但总忘不了周济孙家。有一年,年成欠收,云娘回到城里,从娘家那里背回一袋子杂和面。二话没说,就倒出一半,给了孙家。然而,他们家并不够,冬天还没过完,只好和别人家借粮食吃。人们都说她傻,她笑笑说,孙家孤儿寡母的,他们也没的吃啊。

  有一年冬天,孙家正在上初中的一个孩子病了,云娘骑着自行车去学校接他回来。结果,在去的路上,由于雪天路滑,云娘一下子摔倒在路边的沟渠里,不省人事,半天的工夫,没人发现,差一点冻死。

  为了孙家的孩子,竟然差一点搭上命。有人风言风语,说煤窑上给孙家男人的钱,一定是她得了,不然,她怎么会这么舍得出力气。这些话传到云娘耳朵里,云娘听了,淡淡地笑过,什么也不说。

  孙家女人后来得了严重的脑炎,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村里人多次打电话,给孙家两个大学毕业后留在城里工作的孩子,要他们把母亲接到城里去。这两个孩子都以工作太忙,没法照顾为由,拒绝了。村里人都骂这两个丧尽天良的儿子,说,既然孩子们都不管,干脆,把他妈饿死算了,看他们怎么办。云娘什么也没有说,每天吃饭的时候,就提着一个圆形的盛饭小桶,给孙家女人送饭去,自己吃什么就送什么,一日三餐,风雨无阻。

  人们都有点恨这两个孩子,觉得他们有些欺负老实的云娘。也恨云娘。觉得她这样做,有点助长孩子们不孝顺的风气。但恨归恨,云娘依旧送她的饭。也有人说,这么一个瘫痪病人,云娘坚持不了几天的。但掐指算来,她这一坚持,已经六年了。

  仿佛,云娘来到我们这个偏僻的小村,除了嫁给云二叔,就是为了践行这个承诺而来的。而且,二十多年,她一直都在默默地做着这样一件并不轰轰烈烈的事情。人们说,云娘是个老实人,答应过别人的事情,不会耍滑;有人说,云娘是读过大书的人,懂得人情事理,眼界比别人高;有人说,什么都不是,是孙家太幸运……

  我想,也许,云娘就是上天派给村庄的一个天使吧。当她推开孙家那扇门,当她的温暖与爱漫延开来的时候,整个村庄,已经因为这种爱和温暖,变得不同寻常。

  
自然最好


  ●查一路


  河南矿工谢延信,三十二年如一日,照顾亡妻年迈的父母和智障的内弟。央视“面对面”主持人王志问他,图啥?这位憨直的汉子,想也没想,回答,不图啥,就是因为自己答应过亡妻。一诺千金,孝行天下。一肩挑两家,风雨三十年。拮据的经济条件,困顿和劳累,谢师傅像牛一样负重。一般人很难想象,这三十多年,谢师傅是怎样度过的。

  王志是位有个性的记者,以目光犀利,提问尖锐而闻名。阅人甚夥,眼里揉不得沙子。然而,当他面对谢师傅,竟被这个汉子深深打动。这位实在的汉子,口讷得难以用言语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采访之后,王志感慨,在谢师傅身上,有很多可贵的地方,每个采访的记者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到他们所要挖掘的东西。让王志感触最深的却是两个字——自然。

  谢师傅的善行和孝心,用三十多年的时间来践诺,不易。对一个普通人来说,突然一夜扬名,平静众多媒体的追捧,更不易。以王志的经验,许多人对着媒体,难免有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在表述中,难免有矫饰,以便盛名与事迹相称。配合媒体尽可能把自己塑造得完美,这是普通人的精明。对此,帕斯卡尔分析总结出:人们哪怕在自私的欲念中,也懂得要抽出一套可赞美的规律来,并把它绘成一幅仁爱的画面。然而,谢师傅却不懂。谢师傅的言辞和表情中只有——自然。

  在谢师傅那里,他所做的一切都那么自然。答应亡妻临终前的请求,是一件自然的事;照顾那个苦难的家庭,是为了践诺,也是一件自然的事;孝顺老人,扶危济困,是自己的义务,也是一件自然的事;生活中难免吃苦受累,更是一件自然的事。

  贺拉斯有一句名言:任凭天崩地裂,美德岿然不动。谢师傅的孝行感人至深,这个中原大地上的汉子,却如大地一样平静和朴实。自己所为只是日常生活的内容,甚至苦难也是生活中一个部分,这是谢师傅的理解。因为自然,就可以坚持;因为自然,就没有抱怨。

  风行水上,自然最好。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艰难之日与得意之时,生命的过程,都应当从容如水流。西哲蒙田告诫人们:“最艰难之学莫过于懂得自自然然过好这一生。”自自然然过好这一生,对每个人来说,确实是平易而艰深的一课。

  本文摘自《读者》2007第12期P42


   

国际志愿者在中国
●金 水

  中国最早的志愿者来自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1979年第一批联合国志愿者共15人来到中国偏远地区,从事环境、卫生、计算机和语言等领域的服务。参加志愿活动的人在祖国大陆有几种称谓:“志愿者”、“义工”,在台湾被称作“志工”。

  “志愿者”是英文Volunteer的中文译法?熏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