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 _2009年合订本-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6期P22






高迪之都

储福金


  仰望圣家族大教堂,如一个个高耸的圆形尖塔组合群。就近的街道窄窄,站街道上看这 170米高的教堂须抬起头来。蓦一看时,有一种怪诞的感觉。几次去欧洲,教堂也看多了,还从未见过如此的教堂。偏又在城市的市区里,四周是寻常的西班牙建筑,寻常的巴塞罗那街道,越发显着教堂的形异奇特。

  有人说;圣家族大教堂的外形,如孩子们在海滩上造起来的沙雕城堡。教堂的外墙似乎没有一处是平整的,仿佛到处堆砌着充满棱角的石材。细看去,无数的石块突显着,像是在伸展着,像是在跳跃着,难怪当初有民众称之为“石头构筑的梦魇”。

  这座教堂的建筑设计师是高迪。高迪生命的最后十二年,都在构筑这座教堂。

  高迪善于用石,石在他的建筑设计中有了生命,那便是艺术的生命。一块块石垒成的墙,宛如自然生成的粗犷,偏偏有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像从墙上生长出来,那雕像精细而逼真。

  高迪为把这些《圣经》故事人物描绘得真实可信。煞费苦心地去寻找合适的真人做模特。他找到一个教堂守门人来描绘犹大,又好不容易找了一个有6个指头的彪形大汉来描绘屠杀儿童的百夫长。为表现被残暴无道的犹太国王下令屠杀的数以百计婴儿的形象,他还特地去找死婴,制成石膏模型,那模型挂在天花板下面,施工的人每回见了都感到毛骨悚然。

  他把幻想融进了石头中。我参观过山坡上的古埃尔公园,公园廊道的支柱由粗糙石料砌筑,大块的、粗重的石料就地取材,根据自然形状稍稍加工。一块块石头依山就势,有倾斜的,有弧形的,似乎一块块都是随意的笨拙的堆砌,细看却又显不可思议的形态。显得自然大气。

  高迪多用的另一种建筑材料,那就是马赛克。光滑彩色的马赛克,每一块都像是单独的破碎的,整体组合起来,拼成了无数极富色彩的图案,便是一个个非常具有现代意识的画面。每一个图案都是独特的,没有一处相同相近,让人无法不感叹画面的精妙。

  海浪的弧度、海螺的纹路、蜂巢的格致、神话人物的形状……高迪建筑的每一处都是全新的构思,都是匠心独具,都显着大气与精妙的结合。

  建筑是一门艺术,但往往建筑师只是在建筑,而高迪几乎只是在艺术。无一处不有动感,无一处不有想象,无一处不有新奇。

  任何搞艺术的人在他的建筑面前,都会仰起头来,有一种心向往之的感觉。

  是的,高迪是把生命融进了建筑。他是个天才,但也有称他为疯子的。也许天才与疯子只隔着一线,只是各人看法的角度不同。应该说高迪是天才再加上刻苦勤奋,构成了难以超越的现代建筑奇迹。

  高迪终身未娶。他的每一天,每小时,每分每秒都融注在建筑上。他根本不在意自己的一切,个人物质的需求缩减成为最小。这么一个大建筑家,每年手上有数千万的建筑经费,但他吃得很简单随便,有时干脆忘了吃饭。他穿的也是极其简单,往往若干年都穿同一件外套,衬衫总是衣领脏破,他的心思永远都在他的建筑上。就在他七十四岁的那年,全城都在庆祝有轨电车通车,装饰着彩旗、鲜花的电车在欢快的乐曲声和雷鸣般的掌声中行驶着,车身却把低头过马路的高迪撞倒了,一个警察发现了被车拖了一段路的高迪,因为他形如乞丐,就把他送到收容流浪汉的圣十字医院。要不是在医院有一位老太太认出了他,他很快会被拖到公共坟场草草埋葬了。

  高迪去了。出殡那天,巴塞罗那万人空巷,全城的人都出来为他送葬、致哀!

  现在,要介绍巴塞罗那,巴塞罗那人会说巴塞罗那是美丽的海滨城市,会说巴塞罗那举办过奥运会,巴塞罗那人更愿意称巴塞罗那为高迪之都。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6期P20






夜空为什么是黑暗的

陈默


  有时,天文学中最简单的问题却是最难回答的。夜空为什么是黑暗的你会说:因为太阳下山了。但是还有恒星在闪耀啊。如果宇宙是无限的,充满着无数颗恒星,那么夜晚将和白天一样的明亮。这种理论和观测之间的矛盾被称为奥伯斯悖论

  奥伯斯是19世纪德国的一位天文学家,也是一位医生。白天,他行医,晚上就观察星星。他发现了5颗彗星,并提出了彗星尾形成理论。奥伯斯指出,按照静止、均匀、无限的宇宙模型,天空中散布着无数个均匀分布的发光恒星,尽管距离越远,单个恒星的亮度越小,但考虑到所有星光在宇宙中任一点的光照总和,以及近距离恒星对后面星光的遮掩效应,整个天空就和太阳一样明亮,而实际上夜空却是黑的。理论与实际观察结果就是这样矛盾。简单地说,黑夜应是白夜。

  为了解决奥伯斯悖论,天文学家提出了多种理论加以解释,但都不能自圆其说。

  有的天文学家认为,星空中存在着吸光物质,物质吸收了来自恒星的星光,使天空黑了下来。但实际上,空间中的消光物质无法使夜空变暗。物质在遮挡光线的同时,也会被光线所加热,进而发光,它们将会和恒星一样的明亮。这就像大雨中的树,起先叶子还能保护地面不受雨淋,可是不久雨水便会从叶子上滴落下来,最终地面还是会湿透。有人则认为奥伯斯的理论是根据恒星均匀分布在宇宙中计算出来的,而实际上恒星分布并不均匀,有的星区恒星多,有的星区恒星少。因此,在宇宙中存在亮区和暗区,而地球就处在暗区,所以天空是黑的。还有天文学家用大爆炸理论解释这一现象,认为大爆炸后出现了许多星云,逐渐凝聚成各种天体,宇宙不断向外膨胀,大量恒星远离地球而去,这些恒星的光也不能到达地球。所以,在地球上看到的星空是黑的。似乎,这些理论都有道理,但又不能很好地解释奥伯斯悖论。

  令人惊讶的是,第一个给出奥伯斯悖论最合理解释的不是装备齐全的天文台的天文学家,而是一位著名的美国诗人一一爱伦?坡。爱伦?坡认为,之所以遥远恒星的光没有照亮星空是因为它们还没有到达地球:我们无法看到比宇宙更远的地方。用现在的话讲,我们无法看到150亿光年之外的东西。所以,黑暗的夜空是宇宙诞生的证据。1901年,物理学家开尔文对这一解释进行了量化,开尔文的计算表明,若要夜空变得明亮,我们至少要能看到数百万亿光年远的范围。由于宇宙的年龄现在远小于1万亿年,所以夜空是黑的。

  从爱伦?坡开始,天文学家已对黑暗的夜空有一个正确的解释:宇宙还太年轻。1964年,天文学家哈里森发现了另一个可能正确的解释:宇宙拥有的能量太少。哈里森计算表明,若要照亮夜空,可观测宇宙需要的能量为现今的10万亿倍——每颗恒星的发光度要上升10万亿倍,或者恒星的数目要增加10万亿倍。另外,恒星不可能永生,就算宇宙无限老,夜空仍旧是黑暗的,原因是恒星总是会死亡的。

  爱伦?坡和哈里森的解释为夜晚的黑暗上了双保险一一宇宙太年轻而且能量不足。点亮整个宇宙就像是用一根蜡烛花上一个小时来加热一幢房子:一个小时太短了,即使你能等更长的时间,可是在完成这项任务前,蜡烛也已燃烬了。






衣冠禽兽

于 峰


  成语“衣冠禽兽”常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说他们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同禽兽。

  其实,这个成语的愿意并非如此。“衣冠”作为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在官服上绣以飞“禽”走“兽”,来显示文武百官的等级。这种等级制度,从明朝就已经开始了。据明、清两史的《舆服志》记载,文官绣禽,武官绣兽。而且等级森严,不得逾越。衣冠上的禽兽与文武官员的品级一一对应。

  文官从一品至九品为:鹤、锦鸡、孔雀、雁、白鹇、鹭鸶、XI‘CHI、鹌鹑、练雀。

  武官从一品至九品为:麒麟、狮、豹、虎、熊、彪、犀牛、海马。






音乐是生命的本能

史蒂文。米森


  我们歌唱、跳舞、聆听和演奏。几乎每个人对音乐都有一定的欣赏能力。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考虑到语言的复杂性,为什么通过音乐我们会表达和感受这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