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 _2009年合订本-第4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命运紧紧纠缠的15年。撰述者不想评说他笔下主人公的功过是非,只呈现真实,把分析的任务交给了读者。
  
   书中史实告诉我们,有位青年之所以能改变国家命运,是因为他继承了奉军…当时中国最强大的一支军队,尽管那时民国已建立十余年,共和深入人心。时当中原大战之际,蒋、冯、阎的特使聚集沈阳,而身负巨万、出手豪阔的蒋介石特使许以重金,说服张学良加入他们。
  
   这就是撰述者唐德刚一再感叹的,以中国之大,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必然曲折复杂。暴力为王、父子相承、国家事事一体,这些体现东方政治传统的必然,都偶然的集中于张少帅一身。既然如此谁又能断言,那些令人扼腕叹息的偶然不是一种必然?没有张少帅,也许还会有李少帅、王少帅。

(余 琳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07年第34期)





新凤霞求婚

●韩斌生
  
  新凤霞被选上了全国青联常委。一个民间艺人解放后步步登天,居然被选上了这么高的职务,这一巨大的变化,实在是新凤霞始料未及的。
  
   会议主席团派人来通知新凤霞,说她已经是常务委员了,指定她准备一个发言稿,在大会上发言。这下可把新凤霞难住了。在几千人的面前唱戏她不怕,可在台上发言她想起来就浑身发软。突然,她又想到吴祖光,只有吴祖光能帮这个忙。新凤霞踌躇了好半天,终于去拨电话。
  
   “哪位?”电话里传出了吴祖光的声音。
  
   “是我,您好!”
  
   “您是哪位?”
  
   “我是新凤霞。”
  
   “是您呀,您好吗?”
  
   “我好,您也好吧?”
  
   两人没说正话先说了半天废话。
  
   “您有什么事儿吧?”
  
   “对,我有点事想求您帮忙,您能到我家来一趟吗?这件事非求您不可。”新凤霞一着急,话也说得语无伦次。
  
   “好吧,我现在就来。”
  
   再说这边吴祖光接了电话心里也有点忐忑,同时又有点好奇。他换了衣裳,上楼找到了黄苗子。
  
   “苗子,我现在就得走,是新凤霞叫我去的。”
  
   “叫你去干吗?”
  
   “不知道干吗,而且要我马上就去,说是有急事儿。”
  
   “急事的意思很清楚,不是好事就是坏事。绝对不会是平平常常的事。”
  
   “嗯,我也这么想,看来凶多吉少。”
  
   “不然,我看是吉多凶少,听老沙说,新凤霞想找个编导当丈夫,还得三十四岁,这不就是你吗?你让她给选上了。”
  
   “不管是凶是吉,如果我在十一点没回来,你就和郁风去虎坊桥大街X号找我。如果出了事,你们就设法救我。如果出了大事,就打电报到我家里,字不用多,免得你们破费。只四个字就够了,‘祖光夭折’。”
  
   “行。就这么办了,你快去吧。”
  
   吴祖光这才骑着香港带来的黑色自行车直奔虎坊桥。
  
   一路上大街商店的高音喇叭都在放着新凤霞演唱的《刘巧儿》。
  
   新凤霞已在门口站了一刻钟,吴祖光骑着车来了,这个书生还真听话,一个电话就给召来了,新凤霞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她急跑几步迎过去,吴祖光猛一刹闸,险些儿从车上摔了下来,把新凤霞吓了一跳。
  
   “祖光先生。”
  
   “别叫我先生,国内称同志。”
  
   “不管称什么。我请您来是想求您件事,成吗?”
  
   “什么事儿?不知道能不能办。我这人是写东西的,就是不大会办事。”
  
   “我求您就为的是写东西。您听我说,我被他们请去开全国的青联大会,还选了我个常务委员。您看我哪儿会当啊,我从来也没开过这种会。如今又通知我,让我写稿儿发言,我可真不会写,请您来就是想让您给我写几句,您可千万要帮我这个忙呀。”
  
   “这件事太容易了,你来说,我来写好了。”
  
   “看您说的,我要是会说还让您来干吗?”
  
   “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我写出来的也得是您说出来的呀,我明白您的意思,我是说,这些话必须代表您的观点,是您的想法,否则我写出来的变成我的发言了,人家会不相信的,况且我不是共产党员,对这种青联大会毫无所知,也弄不大懂。您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简单地把对新社会,对共产党,对青年工作的认识谈一谈,然后,我按您谈的再加以整理措词。这回明白了吧?”
  
   吴祖光耐心地对新凤霞讲,新凤霞这才明白。两人一个说,一个记录,很快就把提纲搞了出来。
  
   “这样吧,今天我回去就给您写好。明天早晨八点钟给您送来,好不好?”
  
   “好,您真好!”新凤霞说完这句话脸上忽地红了个透。
  
   吴祖光看着新凤霞,脸上也是一怔。二人愕然相向,一时间竟陷入了一个极尴尬的气氛中,彼此都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
  
   “我明天八点准来。”
  
   吴祖光转身匆匆走到院子里推着自行车出了门。
  
   这一夜,新凤霞失眠了。
  
   吴祖光既然是位性情中人,自然全都明白是什么意思。通过几次相处,也深深地喜欢新凤霞。回家之后,连夜赶着写好了发言稿。第二天早上起来,八点钟准时到了新凤霞家门口。新凤霞也早已经站在门口等了,两人又一同走进了屋。
  
   吴祖光一字一句地念着。新凤霞认认真真听着,很像一个教书先生在给学生上课。
  
   她是个演员,习惯于口传心授,加上聪明过人,居然很快地把全部发言稿背了个八九不离十。
  
   “您可真聪明!”吴祖光叹服。
  
   吴祖光发现新凤霞的脸忽然泛起一片红潮,坐在那里,好像有什么心事,低着头下意识地玩儿起手指头,不免心中也忐忑起来。吴祖光看着新凤霞低头不语的样子,心中多少有些数,可是他不相信新凤霞能说出什么令人吃惊的话来,但这样坐着也不是事,他好半天尴尬地沉默,等待,听着旁边桌上的座钟发出有节奏的嘀答声。
  
   “您看过我演的刘巧儿吗?”
  
   “看过。”
  
   “您觉得好吗?”
  
   “很好。”
  
   “喜欢吗?”
  
   “喜欢。”
  
   “我想跟您结婚。”
  
   新凤霞单刀直入。这步棋直截了当,把个堂堂男子汉,曾经游遍天下,识多见广的吴祖光置于极其被动的境地。他站了起来犹豫片刻说道“让我考虑考虑。”
  
   新凤霞不作声,刚才那句话说完,反倒坦然了一些。
  
   “您考虑吧,不行就告诉我,我不求着您。”
  
   “不是这个意思,我结过婚。”
  
   “我知道,您离婚了。”
  
   吴祖光又沉默了一会儿,站了起来,在屋里来回走了一圈说道“我是要向你一生负责。”
  
   在这里吴祖光用了一个“你”字,这个“你”字用得那么亲切,新凤霞觉得心里一阵难过,她突然想哭,但没有哭出来,只是微微地点了一下头。
  
   “您的胳膊上怎么全都是包。”吴祖光有意转移了话题。
  
   “蚊子咬的,我这儿的房东种了好多花儿,招蚊子。”
  
   “是啊,花儿一般都容易招蚊子,希望你不要把我当蚊子。”
  
   新凤霞“扑哧”一下笑了。

(王雪森摘自人民出版社《吴祖光新凤霞传》一书)





开创繁华的宋太祖

●颐?祯
  
  公元960年,正月初四。开封,这座后周的都城,却毫无新年的喜悦。人们忧心忡忡,凝视着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不约而同地想:赵匡胤将军走到哪了?他把契丹人赶跑了吗?
  谁会想到,赵匡胤,他根本就没有走。
  他就在40里外的陈桥。下马,休整,安睡。亲信们的军队都会合了,古老的“星相”把戏又一次登场:“昨晚快要落山的太阳旁边,出现了另一轮太阳,两日相争,黑光激荡啊。”
士兵们开始哗变: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小皇帝无知,我们何不立赵将军为皇帝,再去打契丹人不迟?于是,正月初四的晨曦下,赵匡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