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 _2009年合订本-第5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个故事,就发生在我身边,那个路口,在我单位临街的窗外。

  第二个故事是从报纸上看的。

  第三个故事,是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里播的一则新闻。

  三个人,都是犯罪嫌疑人,他们触犯了法律,但并未完全丧失理智,没有失去人本性的善良。这样的人,同样值得人们去注目,去尊重。

  (徐成栋摘自《辽宁青年》2007年第31期)






和平年代我们依旧崇尚英雄

澜涛


  古往今来,无论历史如何演变,人们始终有一种不变的心理:崇尚英雄。究其原因,可以简单地总结为,因为英雄是人类行为至高至美至善至洁的体现,是人们情感、精神以及灵魂的精髓与支柱。现今,谈起英雄,人们越来越多的却是摇头,感叹在喧嚣与诱惑中,英雄已经越来越稀有了。

  英雄真的越来越少了吗?

  那是一个4月的下午,河南省虞城县第一实验小学4年级学生房瑞丽领着在同一学校读2年级的妹妹房苗苗回家。当她们路过离家不远的红旗河时,看到河里有不少小鱼。贪玩的房苗苗在河边捡起一个小破网,把书包交给姐姐,挽起裤脚下河网鱼,网到小鱼就递给岸上的姐姐。20分钟后,在岸上整理小鱼的房瑞丽突然听到“扑通”一声,她抬起头时,只看到深水中露出妹妹的两只胳膊和半个脑袋。房瑞丽试图把妹妹拉上来,但没有成功,她开始大呼“救人”,房瑞丽喊了10多声后,放学路过的虞城县一中高一(25)班的张曼丽跑过来,跳进河里。张曼丽跳进深水处后,水一下子没到她的嘴边,她抓住苗苗举起来就往河边走。可能是因为河床比较松软比较陡,她走了好大一会儿还是在老地方“打转转”。几分钟后,张曼丽再次举起苗苗时,苗苗终于死死抓住了姐姐递来的木棍,房瑞丽把妹妹拉上岸,苗苗吐了几口水后哆哆嗦嗦地站了起来。此时,她们再回头看河里时,十几米深的红旗河一片宁静,河面土已经没有了张曼丽的影子。当日晚20时许,虞城公安、消防等部门把只有17岁的张曼丽的尸体从红旗河打捞上来,人们发现张曼丽的双手依然向上举着。

  那是一个2月,因为儿子突然身体不适,河北省辛集市某医院护士郭钗提前去幼儿园接儿子。接到儿子后,她向幼儿园的一名老师询问起儿子的一些症状。突然,一名男子闯进幼儿园,一句话都没说,掏㈩一把长刀向郭钗旁边的老师连刺3刀,鲜血飞溅。接触过太多死亡的郭钗却毫不犹豫地冲向手持血刃的歹徒,死死地抱住了歹徒及其拿刀的手,并喊叫报警。她的瘦弱和歹徒的剽悍对比鲜明,但她却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紧抱着歹徒持刀的手,在歹徒拼命的挣扎和厮打中没有退缩。歹徒见有人抱住他不放,又掏出一把斧子,向郭钗连砍数十斧,郭钗终于倒在地上,她28岁的生命从此定格。丧心病狂的歹徒又将郭钗那哭着要妈妈的儿子砍死后,挥舞着斧头冲向幼儿园的教室。而此时,楼上的老师和63名孩子在得到那名受伤的老师通知后,已经集中到一间教室内,死死地用桌子顶住了教室门。民警终于赶来,此时,找不到人的歹徒已经砍烂了一间间空教室内的桌椅

  那是一个冬季的傍晚,两名歹徒在武汉市武昌中百仓储收银台持枪抢劫,打死打伤3人后逃窜。路过此处的武警某文;厂闭政治指导员尹飞先是听到一声“杀人了”的惊呼,随即见一名男子挥舞着手枪从对面狂奔而来,他意识到,对面那满脸凶残的人一定是实施犯罪后逃跑的歹徒,宋不及多想,他毫不犹豫地冲向歹徒。扭打中,歹徒的枪响了,尹飞只觉得自己的右手臂有凉风急速刮过,但他丝毫没有停止搏斗,几番搏打,终于,他将高出自己一头的歹徒摔倒在地并将其制伏。事后,人们从歹徒的身上缴获手枪两支、子弹6发。而直到歹徒被押上警车,尹飞才注意到自己的右衣袖被子弹穿了一个洞。

  如果英雄真的越来越少了,是不会每每危难突降时,总有英雄出现。我们之所以鲜见英雄的风姿,多半是因为我们当今的生活充盈着祥和与安定,越来越少危难,而英雄只在一些危难的关口才能够显现他们的光芒。

  原来,英雄遍布在我们身边,我们看不见英雄,是英雄将其光芒内敛在心中。

  实际上,只要用心,我们仍旧可以随处感受到英雄的光芒。成为英雄,缺少不了在生死面前的无畏与勇敢,取舍面前的无私和从容,而这些恢弘与磅礴,是在生活的点滴与琐碎中凝练与锻造的。要想在祥和与安定中领略到英雄的风采,只需要细心就能够捕捉到:比如,在公共汽车土那个给老幼病残让座的人;比如,街头那个为迷路者耐心指引方向的人;比如,那个路拾他人物品急切寻找失主的人……他们或许就是英雄。因为,时刻以宽爱、善良、无私、正义的心去对待生活,哪怕是生活中琐碎得不能再琐碎的细节也是英雄耀眼光芒中无法缺少的一环。

  这样,有一个方法可以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英雄的光芒:常怀一颗宽爱、善良、无私、正义与勇敢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这个方法不仅可以让我们离英雄更近,或许还可以让我们自己成为英雄。

  我相信英雄就在身边。或许,我们每天都和英雄擦肩而过,每天都沐浴在英雄的光芒之中。而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张萌摘自《八小时以外》2007年第11期)






砸烂背后的眼睛

许知远


  上高中的时候,学校有个可憎的训导主任,他喜欢在上课的时间,通过各个教室的后门窗户观察学生的动向,心怀期待地寻找沉浸在金庸小说或者窃窃私语的快乐中的学生。所以每次上课,当我们无法拒绝小说或者同桌女生轻言细语的诱惑时,就必须同时提防讲台上的老师,还有后门的那双神出鬼没的眼睛。后来,有勇敢的同学把窗户用报纸封上,那一天大家过得很舒服。报纸不断被老师勒令撕掉,又不断被人贴上,老师也就服了。可是,不久我们发现训导主任还是能够准确无误地抓住吃零食的可怜鬼。原来,后门的窗户下有个小洞,训导主任的一只眼睛可以顺畅地观察我们。一天课上到一半,训导主任不顾尊严地冲进来大吼道:“谁干的,到底是谁干的?”这时我注意到,他的右眼又红又肿,因为疼痛一眨一眨的。猜得出,肯定有人往那个小孔上抹了大剂量效果显著的清凉油。从此,没有人再从后面监视我们了,到现在我还在感激那位机智勇敢的同学。

  我估计训导主任在右眼遭受重创的同时意识到两个问题:其一,从背后监视学生是不得人心的;其二,不要把人逼急了。还有一点,他、可能至今还意识不到:他们虽小,也是个人,需要人的基本尊严,教育的努力是给人尊严,而不是剥夺尊严。尽管最后一点,当时的我还不能清晰地表达,但是我知道我不喜欢被人从背后盯着,即使她是个漂亮的姑娘。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我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说最近许多中学在教室后方墙壁上安装了监视器。校长坐在办公室里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查看到每个学生和教师的上课状况。报道说,一开始,学生不适应,但是时间一长就习惯了,而且学生听讲专心多了,没人再搞小动作了。一位律师同志说,教室和商场一样是公共场所,安装监视器很合理;一位家长同志说,只要孩子可以专心学习,装就装呗;一位校长同志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不是为了监视学生;更可气的是一位和我当年一样大的高中生说,从此大家不传条子了,也没什么不习惯的。

  我明白了,在很多时候,我们的精神状况根本没有随着科技进步而进步;在很多时候,我们被技术压迫得精神委顿。校长老师现在以“学习”的名义剥夺了孩子们的隐私。他们搞了几十年教育,却不知道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不管那些孩子成绩好不好,能不能考上大学,起码我们的学校都应该让他们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个人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是自然成长,尤其在青少年时应该尽量减少负面的影响。那些老师家长怎么不好好想想,当你意识到自己总是活在别人眼皮底下,还会正常思考问题吗?反正,在中国历史上,越没有自我空间,人就越虚伪越残暴。如果一个民族的花朵们都在这种阴影里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