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 _2009年合订本-第5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8年,地处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两个国家,因领土争执大打出手,已经到了血里捞骨头的地步。两国都没有空军,却想起在空中决一高低。埃塞俄比亚12月份从俄罗斯购进15架先进的“侧卫”苏…27战机,厄立特里亚也立刻从俄罗斯买了10架米格…29。没有飞行员怎么办?不要紧,埃国出重金又从俄罗斯雇用了一批退役飞行员,厄国则派了几十个年轻人,花钱送去乌克兰紧急培训驾驶米格…29技术。

  由俄罗斯白人代表埃塞俄比亚与接受了短期培训的厄立特里亚黑人,驾着俄罗斯的苏…27和米格…29,在非洲上空用俄制R…27导弹多次交手,结果厄立特里亚以2:0的飞机损失败北,其中有很明显的两个原因:其一,埃国的苏…27由俄罗斯经验丰富的退役飞行员驾驶,厄国的米格…29由临阵磨枪的非洲黑人青年驾  驶。甚至有这样一个笑话,厄立特里亚黑人飞行员一见苏…27发射R…27导弹,自己的飞机还没被击中,却一按弹射键,一头栽出座舱。好端端的米格…29还独自飞了好长时间。那个驾驶米格…29的黑人飞行员一落地,便被埃塞俄比亚士兵捉住,打了个半死。其二,厄国米格…29飞机所携R…27导弹由乌克兰制造,在准确性上无法与埃国产于俄罗斯的R…27导弹相比。最终操纵武器的人,决定了这场突发奇想的空战的胜利。

  在空中,是俄罗斯的“支点”米格…29与“侧卫”苏…27同室操戈。在地上,是同胞阿非利加人埃国黑人与厄国黑人自相残杀。人类的无知和凶残无以复加。

  1999年在美国,一场代号为“红旗”的演习开始了。由德国飞行员驾驶米格…29对抗由美国飞行员驾驶的F…16。

  作为“红色入侵者”的米格…29,双发双垂尾,具备F…16所不能的高亚音速性能。米格…29加速和爬升性能卓越,在1秒钟内转弯28度。近距格斗中,能轻易咬住对手。同时,米格…29的头盔瞄准器,使飞行员可看哪打哪。结局是:米格…29对F…16,米格胜出。

  米格…29最辉煌的战绩,是1999年巴尔干上空的科索沃空战。由南联盟空军上尉伊里奇驾驶的米格…29,不仅击落了一架美国的F…15,而且吓跑了一架美国的侦察机,最后发射导弹击落了一架美国F…117隐形战机。

  德国的“铁十字”军徽总使人想起纳粹的“畚”字。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统一后,民主德国的米格…29机垂尾上民主德国的斧头和花环被涂改成了“铁十字”。

  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之后,北约决定米格…29留在德国再服役12年,这样拥有米格…29的德国拉格基地,变成了北约各国飞行员的接待站。来自美、英、法、加、荷兰、比利时的飞行员,一个个争相爬进米格…29座舱,一试身手。

  2003年5月,几架米格…29飞到美国的埃格林空军基地,当了最后一次“假想敌中队”。

  之后,在美国的一手导演下,完成了一个侮辱性的交易,北约新成员国波兰,用1欧元从德国手中买下了23架“支点”米格…29战斗机。

  (章剑飞摘自《美文》2007年10月上)






镜子中的箴言

丛维熙


  童年时代,我在日本铁蹄的蹂躏下生活过一段时光。对每一个人来说,童年的岁月又是无法忘却的,因而每到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8月15日,总会激起我内心的波澜。近日在灯下阅读《20世纪大全》中的日本史料,百感丛生之际,不禁记起了在20世纪末,我出访日本时,与一位日本友人关于镜子的笑谈。

  当天,我第一次喝日本的“清酒”,因为其酒精度较低,便放量多喝了点儿。之后便借着酒兴,斗胆向日本友人说了个自撰的寓言。我说世界土第一个发明镜子的人,是个伟大而聪明的智者。之所以如此,在于人们无法自知其形影之时,它给人们一个自照其五官美丑的器具,它的最大功绩是让那些脸上有污垢的人,对镜自照后可以洗掉污垢,使面孔变得美丽起来。日本友人对这一话题很感兴趣,先是与我研究起镜子的发明人究竟是谁,当我们都无法得知镜子的首创者时,便进入了博大的主题:即镜子的主要功能是自照(当然也能用以照人),小到一个人的面部卫生,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自照和自审。我询问那位友人: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二战之后最勇于正视自身盲点和缺陷的是德国,最缺乏这种白审精神的,你认为是哪个国家?

  这位同行友人是个有识之士,一语道破了我的腹内玄机:“君之用心,我已清楚。你在比喻我们日本对侵略战争缺乏自照镜子的精神。”

  我说:“你同意我的‘日本观’吗?”

  “我们算是异国知音吧!”他说。

  因无争论,便无“战争”,镜子的话题到此刹车;又因观点一致,我们便又碰起杯来。

  其实,这一段酒话我一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所以如此,皆因二战之后的德国几任总理,在有关二战的纪念日,都无一例外地向被害国人民不断赔礼道歉。笔者记得,德国前总理科尔,每到二战结束的纪念日,必向世界人民忏悔德国发动世界大战的罪恶。有一次,科尔在德国境内遇见一群受害犹太人的后代,曾弯下他胖胖的身躯,连连向他们鞠躬谢罪。据当时报纸刊载,他在出访以色列期间,曾向希特勒企图灭绝其人种的以色列人民下跪,以忏悔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血腥屠杀犹太人的罪恶。科尔如此,他的前任和后任总理,都无一例外地向世界忏悔过德国发动二战的罪恶:前总理勃兰特,在访问波兰期间,特意去昔日奥斯维辛集中营凭吊死在这里的300万冤魂。出于悔罪的诚意,勃兰特曾跪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纪念碑前,为死者久久默哀。历史记载:2003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的纪念日),当时的总理施罗德,再一次发表悔罪声明,除了代表德国政府向前苏联死于二战的2700万亡者,以鞠躬表示祭悼之外,特别提出要严防纳粹在德国的死灰复燃。到了2004年夏天,在盟军庆祝诺曼底登陆成功以及波兰华沙纪念反纳粹起义60周年之际,施罗德专程前往法国诺曼底和华沙出席这两次纪念活动,并为法西斯德国犯下的罪行向受害者道歉。21世纪初,德国先后拿出千万马克的巨资,对二战期间被纳粹强制为其劳动的劳工,进行认罪赔偿;到了现任女总理默克尔,于2007年再次承诺德国将对二战期间受纳粹奴役6个月以上的东欧劳工(仍活在人世间的,大约有120万人),每人将获得15000马克赔偿金,以示为二战时的德国谢罪。

  看!历任德国政府的政要,对战争罪恶的态度多么鲜明!世界媒体对德国的评论,都认为德国不单纯是形式上的表态,而是出于对二战中德国所作所为的严格自审。据传媒报道,在前两年的6月7日,德国众多著名科学家,又对二战期间纳粹科学家参与“人体实验”的屠杀行为进行了清查。主持这个会议的科学家胡贝特·马克尔在会上以十分沉重的心情,首先向被杀戮的受难者及其家属表示哀悼,然后对当时一些德国的顶尖科学家与纳粹沆瀣一气,丧失人性地沦为纳粹杀人工具的行为,表示了强烈的愤慨——并因他们的行为而感到“悔恨、悲恸和羞耻”。

  我们以德国为镜,扫描一下我们的邻邦日本,就会发现与德国大相径庭的奇观了。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作为发动世界大战的轴心国的三大成员国之一,它与德国勾肩搭背发动了“大东亚圣战”,除了使中国饱尝战火劫难之外,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受到了它的铁蹄蹂躏,这是写进世界史,全球人人皆知的事情。可是在二战结束之后,尽管东南亚各国强烈呼吁他们反省侵略战争的罪恶,但日本却从没有自审之后的真诚悔罪。恰恰相反,二战之后的历任首相很少有自照其历史,并向世界做出交代的智者。尽管日本政坛像走马灯一般,不断更换首相,但是能认识战争罪恶并拒绝到靖国神社叩拜战犯亡灵者,可谓寥寥无几。德国政要在集中营的纪念碑前下跪,而日本多数政要却永远不忘超度战争亡灵。这种鲜明的对比,只要不是痴呆茶傻的弱智,都能洞察出日本政要今日之所想。

  从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到现在,历史已然过去了整整62年。日本那些政要不断去参拜战争亡灵的同时,还不忘千方百计地美化当年的侵略战争,用以愚弄欺骗国内的新生代。比如,对那场世人皆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