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 _2009年合订本-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罗马,如果一个人离开家乡若干年后重返故土,他被人亲吻的次数将是惊人的。所有的邻居、亲戚都会献上他们的吻。在当地做工的织工、漂染工以及鞋匠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吻到底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还是人类亘古的一种恶习?

  这个问题还尚未经过智者的头脑,就被消解在各种各样受商业操控的接吻大赛里。这种比赛动辄有成千上万人参加;他们被驱赶到市中心的广场上,在炎炎烈日下,在成千上万围观者的喝彩声中,在娱乐版记者的镁光灯前,在电视台为赞助商插播广告的空档里,他们把接吻变成了一种苦役,一种考验耐力与肺活量的运动,一种在嘴唇上贴上防磨胶布就能延时四十分钟的技巧。

  想想芬兰语中“吻”一词的含义,不觉哑然:人们可以在不中意的异性面前双唇紧闭,却不约而同地为商业献出了他们的嘴。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6期P50
 

   

文学艺术与真善美
温家宝

  文学艺术的主要功能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激励人们的向上斗志,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文艺要实现这些功能,就要追求真善美。

  我们讲“真”,就是要反映真实,表现真情,追求真理;就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世界发展的规律。真理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五四”运动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就是追求真理。中国要有光明的未来,必须发挥全体人民追求真理的积极性,让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在更为自由、民主的学术气氛中,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社会的法则和人生的真谛。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最终要靠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文艺界要提倡讲真话,反映真实的社会情况,鼓励人们去追求真理。

  我们讲“善”,就是要在为了中国的光明未来而追求真理的进程中,与人为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德为善政,政在养民”,这是《尚书》里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论语》里的话,都是讲“善”。我们今天强调“善”,就是要求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处、团结互助、讲信修睦;就是提倡每个人要为他人、为社会、为人民谋利益,树立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道德规范;就是鼓励充分发挥人的自由意志,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讲的话。为此,必须发展民主与法制,实现公平与正义,保障人权与自由。文学艺术家要积极反映和大力弘扬那些善的事物和行为,这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讲“美”,就是要在真和善相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需要,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对美的追求,既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长期进化和社会不断进步的综合产物,是人的主观和客观的综合产物。中华民族自古就是追求美的民族。

  早在3000多年以前形成的《诗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抒情诗。我们说“诗言志、歌咏声、舞动容”,就是说要给人以美。中国文化中的诗歌、绘画、音乐、舞蹈、戏剧、雕塑、建筑等,在世界上是毫不逊色的。我们当代的文学艺术家应该不断地发现美、创造美,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赵丹在他的遗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活着,或者死了,都不要给别人增添忧愁。艺术家在任何时候,都要给人以美、以真、以幸福”。他的遗言和他的艺术一样,长存在人们心中。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6期P01  
 

   

文明是打小炼成的
王文

  美国孩子从进小学,上幼儿园大班起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坦白说,如果以中国的标准来衡量,美国孩子在二年级以前文化知识学的少得可怜,一位数加减法做不利索的不止一两个人,但学校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培养却毫不含糊。

  美国低年级小学生会有许多手工课,画图课之类,经常是桌子上、凳子上弄得很乱很脏,美国老师一定让他们自己清理干净,直到老师满意为止。

  美国学校还明文规定孩子不许说脏话,如果说了下流话,那是要直接被送校长室的。老师教育孩子要彼此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鼓励,尤其是小学经常会开展围绕这类主题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贯穿于阅读、数学和其他任何科目的教育过程中,真正是“寓德于学”,就我所接触的美国小学生来看,很少有谁———哪怕是最自由的高中生———会恶语相向,互相辱骂、人身攻击。老师的示范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美国老师可以严厉地惩罚学生,但从不允许在人格自尊心上对学生有任何伤害和侮辱。

  美国老师还告诉学生:咳嗽,打哈欠、打嗝、打喷嚏乃至放屁都必须说“对不起”,咳嗽、打喷嚏都必须捂住嘴,老师会告诉小学生这是为了避免细菌传染,当然也是礼貌。在美国书店里,关于礼貌用语和举止的书数不胜数,学生潜移默化,礼貌用语自然成了语言的一部分,所以这样的孩子长大过程中就算不经过“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洗礼也能知道使用文明用语礼貌待人。

  学生在校违纪,家长被叫到学校里来往往都会向老师再三强调一句:“孩子的这种无礼行为在我家里也是决不允许的!”唯恐老师认为他没有家教。正是因为美国老师和家长对孩子从小一丝不苟的态度,严肃认真地训练文明礼貌习惯,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才不会在家给父母带来耻辱,出外远游让祖国蒙羞。

  或许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不文明或不符常规的行为会给他人留下怎样的印象。我们这些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后代,如今飞赴世界各地饱览人文风情,本该是多么惬意的事,但行事为人却常常让他人看不惯,怪谁呢?怪老师没教?恐怕来不及了,还是自己补补课吧。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6期P56
 

   

温暖的墙
马国福

  女友是一名中学教师,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性与粉笔打交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妆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一层厚厚的老茧。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开了缝,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班前擦的润滑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就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就经常性用热水袋捂冰凉疼痛的手指。

  有一堂课,女友需要板书一黑板教材,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了很多血,染红了手中的粉笔。坐在前排眼细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白色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女友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悄悄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静极,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静悄悄,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第二天上课时,女友一走进教室,她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她)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女友以为学生们在和她开玩笑,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轻轻撕开纸,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感到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特别独特,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诗意美好的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也给拿来了。

  几十双眼睛盯着女友。女友的眼睛湿润了,泪水慢慢的像地下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