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本大唐-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李愔讲的这些天文和地理知识,若是没有经过专人的传授,就算一个人再聪明,也绝对不可能凭空知道这些。

李愔就知道李世民会这么问,所以早就想好了对策,故意犹豫了一下,然后这才说道:“父皇,前段时间儿臣为了寻找玻璃的配方,曾经向长安城中的胡商悬赏千贯相求,其中一个来自波斯的胡商献上了一个会造玻璃的昆仑奴,这才让儿臣将玻璃做了出来,另外他还将刚才的那些天文地理知识卖给儿臣,为此儿臣一共付给了对方两千贯,而这幅世界地图也是儿臣在他的指导下画成的。”

李愔说话时,故意做出一副心疼的表情,似乎是在为付出的两千贯不值。他这段话半真半假,那个胡商也的确存在,这种谎话才最难让人分辨。而且李愔之所以敢这么说,就是因为那个胡商在被李永殴打恐吓之后,一个多月前已经带着全家离开长安回波斯去了,因此根本不怕李世民把那个胡商找来对质。

“哦?一个商人竟然会有如此大才?”李世民还是有些怀疑。

“父皇,儿臣虽然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不过看对方的言谈举止,肯定不是普通的商人,本来我想把他举荐给父皇的,可是他却抵死不愿在朝堂任职,后来儿臣再去找他,却发现对方竟然已经不在了,也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在大唐境内。”李愔力求完美,很没道德的把一个贪财的商人塑造成一个大隐隐于市的大贤。

“可惜可惜,有如此人才而不能用,朕之过也!”李世民听到对方竟然不知所踪,立刻失望地叹道,他倒没怀疑李愔的话,悬赏求造玻璃人才这件事,李世民也知道的很清楚,当初因为悬赏的价格实在高了点,就有御史告李愔行事奢侈,为此他还训斥了李愔一顿。

“咦?对了,刚才你不是要说为什么换封地这件事吗,怎么说着说着就转到了世界地图上?”正在感慨的李世民忽然想起来,刚才光顾着问世界地图的事了,李愔换封地的原因还没说呢。

第一百一十七章 送李佑上路

贞观十一年,大年初一,太宗李世民大宴群臣与各王公,不但对群臣大加封赏,对各个皇子的封号与封地也重新进行了册封,其中大部分皇子的封号都和原来历史上的一样,比如李恪由蜀王变为吴王,李泰由越王变为魏王,李贞由汉王改为原王等等,但唯有两人的封号和封地做了变动,这两人就是老五李佑和李愔李六郎。

按照原来的历史上,李佑会由燕王变为齐王,李愔则由梁王变为蜀王,可是由于李愔对历史的改变,李佑顶替李愔成为新任的蜀王,而在年前已经被定为韩王的李愔,却忽然被改为齐王,拜登州都督。而且与其他皇子只是遥领不同,李佑和李愔今年都要到封地赴任。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得无数人议论纷纷,李佑也就罢了,不但太宗陛下不喜欢,上至百官下到百姓,几乎没有一个人喜欢这位皇子的,因此对于将他外放到遥远的蜀中,长安上下无不拍手称快。

可是李愔就不一样,虽然以前人家同样也是声名狼藉,但有道是浪子回头金不换,李愔近一年来的表现就证明了这个道理,现在李愔不但深得太宗陛下的宠爱,甚至还经常有人拿他和魏王李泰做比较,讨论他们两个谁才是最受陛下喜爱的皇子。

至于在民间更不用说了,不但文才过人,而且善于制器,搞出来的水泥和石炭产业不知养活了多少百姓,而且随着上次烟花事件,李愔事母至孝的事也被有心人传出来,所以现在李愔简直就是浪子回头的典范,可以和晋朝那个除三害的周处相媲美。

可就是一个如此受太宗陛下宠爱和百姓爱戴的皇子,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竟然被封到了登州?有不少人甚至连个人州在哪都不知道,后来经过别人解说才搞清楚,这个州竟然是武德四年新设立的。而且在贞观初年就被废了,这次因为分封给李愔,又再次将登州重置,领蓬莱、黄县、文登、牟平等4县,治所在文登。

若只是一个新置的州也就算了,可是登州还有一个最不利的情况,那就是与高句丽的卑沙城隔海相望,中间只隔着一个小小的勃海湾,现在谁不知道?大唐与高句丽形势紧张。去年太宗陛下就派了不少小股军队进高句丽进行骚扰,两国边境不断爆发冲突,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国战,而登州离高句丽那么近。李愔去那里简直是危险之极。

按说以登州的这种情况,就算一个皇子再怎么不受喜爱,也绝对不会被封在那里,毕竟虎毒还不食子,把儿子派到一个随时都可能成为战场的地方,这种事绝对不是一个父亲能做出来的,可事实却偏偏就在他们眼前,而且这个人还是最受太宗陛下宠爱的儿子之一,这就让人们纷纷猜测这其中的隐情。

有人猜测李愔可能因为什么事情。失去了太宗陛下的宠爱,因此才会将他送到登州那鬼地方去。有这种猜测的人都是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态,比如太子党和魏王党那些人。另外一些人则是猜测,李愔可能被太宗陛下委任了什么重任,毕竟当初对高句丽的平辽三策就是李愔提出来的,因此才将他派到离高句丽极近的登州。便于就近操作指挥。当然了,这些人都是与李愔交情不错的人,只是等他们到李愔府上打听时,李愔对这个问题却是笑而不答,显得十分的神秘。

而就在所有人还没有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的时候。忽然又有一个爆炸性消息传来,蜀王李佑被太宗陛下勒令十三号之前出京,连上元节都不让在长安过。而对于李愔却十分优厚,不但叮嘱李愔晚些出京,而且还赐下不少的奴仆宫女,甚至连李愔王府上的亲卫都换了一遍,全部由负责皇宫守卫的千牛卫顶替,战斗力比以前翻了几倍。

这两个消息一出,立刻让那些幸灾乐祸的人闭上了嘴,也和另外一些人一样,都在猜测李愔到底身负什么样的重任,要让他这么一个皇子亲自去登州冒险?

与外面那些人不同,自从上次将世界地图送给皇帝老爹,又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结果把李世民吓得不轻,即感觉到震惊又感觉高兴,甚至还有些不可思议,认为李愔这个想法太过大胆,连他这个做皇帝的也从来没敢这么想过,因此劝李愔再考虑一下。

只是李愔的态度十分坚决,表示这件事他已经考虑的十分清楚,最后李世民也为有李愔这个儿子而感到十分欣慰,终于答应了李愔。而李愔在达成自己的目的后,整个人都轻松起来,这个年也过的十分愉快。

当然了,杨妃在知道李愔自己要求去登州后,可没少训斥李愔,幸好他脸皮厚,笑嘻嘻的任由母亲打骂,搞的杨妃拿他也没办法,最后只能要求他每月至少写两封信回来才作罢。

过完年陪着萧文心回了趟宋国公府,然后又和程怀亮、李敬业那帮狐朋狗友喝了几次酒,其余时间都在府里陪着萧文心,本来李愔想让萧文心留在长安的,甚至为了这件他还特意请求了李世民,而李世民考虑到李愔情况特殊,也答应了。可是萧文心却不愿与他分离,就算再苦也要跟在李愔身边,李愔无奈,只好答应带她一起去。

元月十三,后天就上元节,长安城明德门外。在通往蜀中益州的大路上,这条路现在已经修成了水泥路,现在看起来十分的宽阔平坦,路旁一棵干枯的大柳树下,一队鲜衣怒马的贵公子聚集在一起,正在为其中一人送行,周围站满了护卫。

“五弟,请满饮此杯,祝你一路顺风!”为首一人长身玉立,相貌俊秀,只是眉眼之间带着一股骄横之气,正是太子李承乾,而他的身后,李恪、李泰、李愔等兄弟都在。

今天正是李佑离开长安的日子,虽然他不受众人的待见,但是李承乾作为长兄,而且又是太子,在兄弟离京之时,无论如何也要去送一送,于在就将李恪、李愔等兄弟都召集起来,一起给李佑送行。

“谢兄长!”李佑虽然蛮横,不过对于李承乾这个太子,表面上还是能做到尊敬的,看到对方举起酒杯,也举杯说道,只是在扫过李愔时,冷冷地哼了一声。

李愔却笑嘻嘻不以为意,和众人一起将酒饮尽,这时李承乾又道:“五弟,蜀中道路难行,不过多亏六弟搞出水泥来修路,想必等你再入长安之时,从蜀中到长安的水泥路也能全部修好了,到时肯定能更加快捷一些。”

李承乾虽然是在夸李愔,但显然没安什么好心,谁都知道李佑和李愔之间的恩怨,这时候在李佑面前夸他的对头,这不是火上浇油是什么?

“哼!那我还要多谢六弟了!”李佑阴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