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本大唐-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部分人身上都挂了彩。

“呸~,这帮混蛋还真扎手,老子好长时间都没打过这么费力的架了!”李恪头发散乱,低头吐了口带着血丝的痰说道,刚才他被一个吐蕃人一拳打在脸上,结果咬破了舌头。

“痛快倒是痛快了,可这些毕竟是吐蕃大使,咱们可是闯了大祸了!”燕北捂着后腰一瘸一拐地走过来道,他是个文人,根本不会打架,刚才被一个吐蕃人追着跑了几圈,最后还是被抓住挨了几脚,后来还是李景恒这小胖子扔了个花瓶砸中对方,这才救了他。

燕北的话像是一盆冰水从头上倒下,让精神正在亢奋的众人迅速冷静下来,一个两个大眼瞪小眼,最后都一起看向了李愔,因为就是李愔先动手的。

“呸~,这帮混蛋吐蕃人,老子早晚要灭了他们!”李愔狠狠地踢了一脚地上的禄东赞道,可惜动作太大牵扯到腹部的伤,痛的他是龇牙咧嘴,他身上也挨了几拳,特别是腹部这一脚还挺重,估计都肿了。

等李愔示意燕北,将刚才那个吐蕃人说的话翻译出来后,场上的众人情绪再次暴动,对着地下装死的吐蕃人又是一顿拳脚,在他们这些皇亲国戚和朝廷重臣之后的面前侮辱大唐公主,简直就是当他们大唐的男人都死光了,怪不得李愔要教训这些吐蕃人,要是换成他们肯定也是同样的反应。

“可就算这些吐蕃人有错在先,咱们毕竟先动手殴打吐蕃大使,到时闹到朝堂上,咱们也脱不了干系啊!”秦怀玉心思比较缜密,等众人闹了一阵又将自己的担心提出来。

“嘿嘿,这个大家不用担心,我早就有了对策!”李愔捂着肚子坏笑道,“大家快点把自己的样子搞的惨一点,最好是蓬头垢面越惨越好,然后让人抬着咱们去太极殿,来一个恶人先告……,啊呸~,是先下手为强,把责任都推到吐蕃人身上,这样一来……嘿嘿~”

“六郎,你太阴险了,不过我喜欢!”李敬业第一个跳起来赞道,其他人也都大声叫好,同时看向李愔的目光也都不一样了。之前他们只知道李愔变的文才过人,却没想到耍起阴谋诡计也这么厉害?

“快!快!帮我把衣服撕了……,菜汤,那个菜汤倒我头上……”既然主意已定,一帮人立刻行动起来,大家互相帮忙扮惨相,一个个搞的想是被人抡了几圈大米,其中最敬业的要算程怀亮,为了逼真竟然真让房遗爱打了他两拳,结果顶着两个黑眼圈一身犀利哥的造型,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接下来李愔亲自动手,从吐蕃人身上搜出不少大块的金银,然后交给王子豪,毕竟现场打坏了不少东西,王子豪又是自己的人,怎么着也得赔偿,至于钱李愔他们肯定不会出,当然只能从这些吐蕃人身上找了。

程怀亮这些年轻人倒一点也不迂腐,甚至还嘻嘻哈哈的上来帮忙。说起来这些吐蕃人还真是有钱,光身上带的金银就够买下半个酒楼了,王子豪高兴的双眼放光,连脸上的伤都忘了痛了。

在长安城管理治安的金吾卫到来之前,李愔他们一帮人‘凄凄惨惨’的向太极宫赶去告状。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因为他们的这次群架,改变了历史上一次重大事件的发生。

第三十一章 恶人先告状

太极宫太极殿内,太宗李世民正在与众臣商议朝政,刚好谈的就是关于吐蕃和亲的这件事。

“陛下,现在吐蕃日渐强大,已经击败了周围数个国家与部落,现在吐蕃赞普心幕天朝,多次派人求亲,这本是拉拢吐蕃的一个大好机会,所以微臣认为,应当应允吐蕃求亲!”身材干瘦的孔颖达上前奏道。

“此事万万不可!”还没等孔颖达退下,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就站出来反对道。

“房相,和亲之事早已有之,古有秦晋之好传为佳话,我大唐也有公主嫁于突厥、吐谷浑的先例,为何不能嫁于吐蕃?”别看孔颖达年纪已经不小了,但还是一副火爆的脾气,面对号称文臣之首的房玄龄也毫不退缩。

“孔大人有所不知,正是因为吐蕃国力日盛,对我大唐时常表现出不敬之态,如果现在答应将公主下嫁吐蕃,只会助长吐蕃的嚣张气焰,于国于民都不利。”房玄龄休养极好,对于孔颖达的质问丝毫不动气,十分冷静的将自己的意见讲解出来。

房玄龄虽然说的十分有道理,但孔颖达却不是那么好说服的,引经据典和房玄龄辩论起来。朝中的大臣也分为两派,一派以于志宁这帮正统的儒生为首,为和亲大唱赞歌支持孔颖达,认为联姻有助于加深两国邦交。另一派则以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帮李世民打天下的谋士为主,他们的想法和房玄龄一样,都反对与吐蕃和亲。

两帮人都是朝廷重臣,孔颖达和于志宁他们仗着人多势众,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这边人数较少,而且两人平时不和,但个个都是位高权重之辈,每个人说话的分量都极重,所以两帮人吵了个势均力敌,谁也说服不了谁。

朝堂上没参于争吵的就剩下一些中间派和那些武将,中间派站在那里装傻充愣,对于两边的话都赞成,却又都不明确表态,个个都是油滑的老狐狸,而武将则是抱着肩膀看热闹,对于朝堂上的事,他们也根本插不上嘴,除非是要动刀子打仗了,那时才是他们发挥的时候。

李世民也被两帮人的意见搞的左右为难,其实他也有自己的打算,在灭了东突厥之后,横在李世民心中的敌人,只剩下一个高句丽,前隋时杨广发兵数十万攻打高句丽,却依然落得兵败的下场。如果他能够打败高句丽,完成前隋未能完成的事业,那么也就证明了大唐要比前隋更加强盛,以唐代隋也就更加的顺理成章。

但若想征服高句丽,肯定需要举全国之兵。如此一来,就要先安抚大唐周围各国,以免在征伐高句丽时被这些小国捣乱。他本以为灭了北方的突厥,征服了西南的吐谷浑后,大唐周边再无敌手,但没想到竟然又有一个吐蕃异军突起,如果现在和吐蕃交恶,必然牵扯大唐不少的兵力,这样一来,他想要征服高句丽的愿望,还不知道要推迟到什么时候。

但如果和亲的话,房玄龄说的也很有道理,吐蕃以为打败了周边几个小国之后,已经能和大唐正面叫板,时不时就有挑衅之举,如果现在就答应和亲,在别人看来,确实是一种示弱之举,不但会助长吐蕃的气焰,也会让大唐的颜面受损。作为一个高傲的帝王,李世民也绝不希望用自己的女儿来换取和平,之前虽有公主嫁于吐谷浑和突厥贵族,但那都是征服他们之后的笼络人心之举,与现在的性质截然不同。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李世民也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当年的东突厥是何等的强盛,就是因为颉利可汗趁大唐权力变更之时,起兵直指长安,逼他定下了渭水之盟,迫使大唐向突厥进贡金帛财物,这让李世民引为奇耻大辱,后来经过三年的卧薪尝胆,终于在贞观三年发兵灭了强大的东突厥,为了抓住颉利可汗,大军一直追到漠北才功成身退,一雪当年之耻。对于吐蕃之前的挑衅,李世民都记在心里,只要有机会和实力,他绝对不会介意再灭一国。

就在李世民举棋不定的时候,忽然殿外黄门进来禀报,说李恪和李愔带着帮人求见。李世民心中奇怪,李愔先不说,李恪可是一个知进退的儿子,自己在殿中议事,按说他应该不会无缘无故的进来打扰才对?

“喧他们进来!”忍住心中的疑惑,李世民开口说道。

等李恪他们一进殿,立刻吓了李世民一大跳,周围正在争吵的大臣也都停了下来,一脸震惊地看着这帮凄惨的纨绔子弟。只见李恪一瘸一拐的第一个进殿,后面的李愔却被人抬着进来,而且还捂着肚子一脸痛苦的不停呻吟着,程怀亮顶着两熊猫眼,和秦怀玉等人都是一身的乞丐装,露出的皮肤上还带着一道道的血痕,看上去十分吓人。同样被抬着进来的还有李孝节、李景恒和燕北等人,因为这些家伙身手最差,刚才挨打最多,样子也最凄惨,装重伤员最合适。

“父皇,请您为儿臣与众位兄弟作主啊!”李恪这家伙演戏也很专业,一上来就扑倒在地大哭起来,身后的人也很配合,干嚎的请李世民为他们报仇。李愔在担架上暗暗偷笑,本来他还担心这些人演的太假,但没想到个个都是影帝级人物,连李恪这个平时道貌岸然蜀王,哭起来竟然还真的有眼泪流出,根本用不着眼药水之类的东西辅助,这绝对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好演员,看来以后要多多挖掘。

“混帐,看看你们一个个都成什么样子,快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