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本大唐-第9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要知道的是,李愔和李恪他们之所以能够压制国内的利益群体,主要是因为他们大都是开国皇帝,在国内具有无比的威望与权势,没有任何人敢反抗他们的决定,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正在慢慢的步入晚年,天知道还能再活多久,万一有一天他们都不在了,那么到时刚登基的皇帝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只得对国内的利益群体进行退让与妥协,甚至会被这些利益群体同化,从而使得各国之间的矛盾再次爆发出来。

也正是清楚的知道以上这些,所以华夏联盟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后,各方面都已经达到了李愔他们当初的要求,于是在他五十四岁生日时,李愔与李恪、李恽、李贞、李治五人再次发表声明,取消四大帝国在联盟内的独立地位,整个联盟合而为一。

国号经过李愔几兄弟数天的争吵,最后决定恢复“大唐”的国号,因为这是他们的祖父与父亲定下的国号,也是他们兄弟的母国,采用这个国号也是他们兄弟对祖父和父亲的尊敬。

在大唐帝国成立的同时,李恪、李恽、李贞和李治四人共同推荐李愔为大唐帝国的皇帝,李愔对此也没有推辞,于数日之后进行了人行中的第二次登基大典,同时成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人身兼两大帝国的开国皇帝。

在李愔登基称帝的同时,李恪、李恽、李贞和李治四人共同宣布组建皇族议会,同时也将议会的组成与权力公布出来,结果不但引得整个大唐帝国都是议论纷纷,同时李愔五人的子孙也都争抢着进入议会的名额。

皇族议会设议长一名,两名副议长,其中第一任议长由李治担任,毕竟他是李世民指定的继承人。不过议长的任期也是有时间限制的,最多不能超过八年,与首相的任期相同,只不过议长的选举刚好和首相的任命错开。

皇族议会顾名思义。自然只有皇族才能进入,而且这个皇族是指李愔他们五人的子孙,像李承乾和李佑等人的子孙,是没有资格进入的。而且整个议会人数并没有硬性规定,一般只要是李愔他们五人的子孙,才有资格进入。

李愔他们身为皇帝,身边自然不会只有一个女人。比如以李愔为例,他在五兄弟之中算是比较不好色的了,身边除了文心这个皇后外,还有四大贵妃和文儿、画儿、绿珠三妃,另外还有一些暗中保持关系的女子,使得他的儿子达到了十二个之多。孙子也有不少。

至于李恪和李恽等人,他们的儿子孙子主就更多了,所以第一期的皇族议会中,就有一百一十七名皇族报名想要进入议会,不过皇族议会关系到大唐帝国的安全,自然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因此经过多方面严格的考察。去掉一些不成器的皇族,最后只剩下五十九人,加上李恪四人,也不过才六十三名议员。

皇族议会的组建,除了牵制大唐皇帝手中的权力外,最重要的就是从中选出下一任皇帝的候选人,因此议会内部的火药味也是十足,不少年轻人都认为自己才是下一任皇帝的人选。因此议会内部经常爆发冲突,后来还是李治狠下心来整治了几个闹的最凶的,这才让议会的秩序好了许多。

皇族议会挑选继承人的办法,早在华夏联盟时他们就已经计划好了,首先整个帝国的领土被分为几十个大区,比如原来的大唐国土就被分为西亚大区、西域大区、关中大区、辽东大区等近十个大区,而大齐、天竺和地中海三国同样也分出了南洋大区、北天竺大区、东罗马大区等等。最初时有三十九个大区,后来随着领土的扩展,帝国的大区一直处于增长状态。

大区的最高执政长官称为“督政”,顾名思义。督政的权力只限于行政,对军队没有只有建议权而没有指挥权,军队自有其内部的系统运行。而且为了防止督政专权,每任督政只能担任四年,同时在督政之下还设立了一个类似皇族议会的贵族议会,议会由居住在当地的贵族组成,对督政有监督牵制之权,必须时甚至可以罢免督政,但却没有任命督政人选的权力。

同时,皇族议会的议员们经过内部的残酷淘汰,最后挑选出最优秀的二十人,然后分成十人一组,逐年安排到各个大区执政,而且这他们执政的这段时间,不得与皇族议会有任何联系,一切全都要听从帝国行政机构的命令,若是有人实在不适合担任督政,帝国首相也有权力将其罢免。

等到四年之后,根据这些人的政绩、官声等,每组评出前两名,然后挑选出的四人再经过一轮又一轮严格的考察与挑选,只有最后通过的人,才能成为大唐帝国皇帝的继任者。

皇族议会挑选皇位继承人的年限很长,一共要历时数年时间,比如第一届的继承人挑选就花费了八年时间,最后由李治和采儿的儿子李弘胜出,成为李愔的皇位继承人。

另外李愔和武媚娘的儿子李启,同样也参加了这次考察,而且最后与李弘不分上下,可惜由于他是李愔的儿子,注定不能成为下一任的皇帝,所以最后只能由李弘担任皇帝的继承人。不过最后李启也没有太过沮丧,在选拔后进入军队中,后来成为皇族中一名战功赫赫的将军,在军事上的成就与李贞并列。

大唐帝国的成立,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有人欢喜有人愁。虽然李愔在成为大唐帝国的皇帝后,并没有剥夺李恪和李治他们的皇帝称号,而是将皇帝作为一种特殊的荣誉称号赐给他们,让他们终生都得以保留皇帝之位。

但是尽管这样,李恪和李恽他们手下一些忠心的臣子还是感到有些不服,哪怕是经过李恪等人的亲自劝解,这些人还是对合并后的大唐帝国持有意见,甚至在一些地方还造成了相当大的骚乱。

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李愔就在李恪他们的帮助下,软硬兼施的将各地的不满平息,在一些人事任命方面,他也争取做到不偏不倚。这样经过数年的努力,再加上之前华夏联盟的存在,也让这些人心中有了一个过渡的过程,因此最后大唐帝国的合并越来越快,各地也慢慢的适应了大唐帝国的统治,于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终于出现在世界的版图上。

李愔成为大唐帝国的皇帝时,已经五十四岁了。等到他做了十年大唐帝国的皇帝,整个大唐帝国已经完全安定下来,各行各业兴盛发达,整个世界几乎都被大唐帝国纳入到统治之中,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势力敢与大唐帝国这个庞然大物作对,李愔的旨意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拥有着无上的威严。

不过这时已经六十五岁的李愔却感到有些累了。特别是随着年纪渐老,他感觉自己的精力大不如从前,再加上最近的二十多年里,他将大部分精力都扑到政务上,没有时间好好的陪一下家人,因此他在六十五岁时,主动向皇族议会提出退位的请求。而经过李恪和李治等人的讨论后,最后终于同意李愔退位,李治的儿子李弘成为新大唐帝国的第二任皇帝。

又一个十年过去了,时间已经步入新大唐历二十年,李恪、李治和李恽先后去世,当年的五大帝王,现在只剩下李愔和李贞两人。李愔以前的那些朋友,比如秦怀玉、程怀亮、燕北、李永等人。也都一个个的离世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愔身边的文心、惜君、金胜曼三女,同样也在这两年先后去世,而且她们都是躺在李愔的怀里,然后看着自己挚爱一生的夫君,一脸满足的离开了人间,虽然李愔知道。这是无法避免的事,但仍然给他造成很大的打击,而且也让他本来还很健康的身体一下子垮了下来。

不过当李愔迎来他的七十五岁高龄时,大唐帝国出现一个变故。那就是第二任大唐皇帝李弘突然发病,病情和李世民、李治一样,都是心脏方面的遗传病,而且更加糟糕的是,李弘的病情来的更加猛烈,短短数月就突发数次,最后和晚年的李治一样,眼睛几乎看不到任何东西,根本无法处理政务,于是他也和李愔一样,提出主动退位的要求。

本来李弘还很年轻,皇族议会对下任继承人的考察才刚开始,现在李弘因眼睛失明想要退位,导致皇族议会竟然拿不出合适的皇帝继承人来,这让整个大唐帝国的高层乱成一团,西亚与欧洲等非汉族人口较多的地方,统治也开始有些不稳。

也就在这时,李愔和李贞再次被请出来摄政,结果立刻让整个大唐帝国恢复了正常,紧接着李弘推荐当初与他不相上下的李启接任自己的皇位,最后经过皇族议会的讨论并投票,结果李启以微弱的优势通过,正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