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对搭讪精品实例+分析-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由于我们是集中活动,每次都把多要电话号码作为对自信和技巧的锻炼标准,所以无
形中牺牲了跟每一个搭讪对象的交流时间。如果再把这个习惯带到生活中的搭讪里,我想,
paoxue
可能就是大家最近普遍感觉再约见困难的主要原因了。
搭讪班的训练只是成为搭讪犯的一个起点,真正想要增进有效交流,我们就不能只为搭
讪而搭讪了,而是通过搭讪,把不期而遇的心跳变成邂逅。所以,一旦开始的交流是愉快的,
我们不妨就跟她多坐几站车,多走几里路。要明白,没有这多出来的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交
流,以后你就是愿意多走十几里去找她,人家都不一定出来呢。
至于有些关于如何通过冷读暗示让对方留手机号的技巧,(比如先问13,等对方说
xxxxxxxx)我觉得简直就是南辕北辙。这样的搭讪犯,很快就能体会到手机里一堆MM 号
码,但一个也约不出来的无趣了。
而且,有了第一次的足够交流之后,接下来的短信或者电话才有方法与技巧的施展空间,
当然,具体怎么施展就超出小组话题了。
1。15 【理】地缘搭讪学——技术贴之十五
在我独自搭讪的年代,就隐约觉得不同场所搭讪的成功率是不同的,开了搭讪班之后,
规模化密集式的搭讪活动更证实了这个感觉。
对于这种现象,我认为可以用“乞丐同情心”来解释。比如,同一个扮相的乞丐,我在
闹市区和居民区遇见,被激发出的同情心是有差别的。这种同情心又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
对乞丐身份真实性的认可,二是对自己施舍重要性的评估。这两个因素都会收到环境的影响,
越是在闹市区,我越容易觉得那个乞丐是在“演戏”;同时,即使他真的是穷人,我也不觉
得自己的帮助对他有多么重要,因为反正周围人多的是。
我猜MM 对待前来搭讪的男人,也会有同样的心理活动。在美女众多的繁华地段,第
一她会想,“这家伙是不是专门在这里搭讪女孩的”,第二她会怀疑,“我在他眼里真的特别
吗”。
所以,我一直就觉得西单那样的地方其实并不适合搭讪,虽然目标多,但只是看着养眼
罢了,而且即使要到号码,后续也会有困难,原理同上。
相应的地缘搭讪理论可以这样表述:在那个场所,你出现的理由越自然,你所属的群体
越明确,那么你搭讪的成功率就越高。一般来说从易到难是这样排列的:学校(写字楼?
据说也是,但我没试过)——居民区——交通枢纽——商业区。
另外,搭讪犯跟乞丐的不同还在于多出一个干扰身份的因素。乞丐就是乞丐,往地上一
跪,谁也不会把他当成卖艺的,但搭讪犯就会经常被误会成推销员。所以,商业区搭讪时,
我们最好还要考虑一下附近有没有发廊和美容院。
对于乞丐来说,商业区就是最好的工作地点。因为虽然路人对他的平均同情心并不强,
但人多基数大,最后收益也大。可搭讪犯就不同了,不停地被拒绝其实并不是一件开心的事。
我个人虽然不追求搭讪的成功率,但如果总低于20%的话,同样觉得也是一种折磨,毕竟
我的脸皮没有乞丐那么厚。
记忆中最美好的搭讪都是发生在不经意之间,或是刚刚出门或是就要回家,蜻蜓点水、
水到渠成、翻江倒海、荡气回肠……
所以我一直以为,搭讪真正的乐趣还在于自然的场所和及时的交流,而不是仅仅讨到电
话号码,否则的话,地缘搭讪学就是化缘搭讪学了。
第2 章魔鬼搭讪高级课程
paoxue
2。1 搭讪时该怎么聊——魔鬼搭讪高级课程之一
我的总结是四个字——“少问多说”。
任何事情的结果都可以分成好中差三种,搭讪也不例外。我们遇到的搭讪目标大致分三
类,态度特别友好的,你怎么问都可以;态度特别恶劣的,你怎么说也没用;还有就是中间
这部分,也就是搭讪犯最需要去争取的MM。她们从道德上并不排斥搭讪,但要留给你电
话,却一定要有足够的理由。这种情况下,你的谈吐将决定她对你的评价。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好”之后接下来这5…10 分钟的交谈就如同一次面试,她
是考官而你是应聘者,通过测试之后,你才会有更多机会,在此之前,你们的关系和地位并
不平等,该说什么和不该说什么绝对是有讲究的。
所以,搭讪看起来像聊天,其实并不是。
说到这里,大家不妨回头看看小组的搭讪纪实或者自己的搭讪经历,是不是发现有如下
共同点,就是在感觉无话可说的时候,特别爱向MM 发问,比如:
“你做什么的?”
“你哪里人?”
“你经常来这里吗?”
“你平时喜欢什么?”
“你是自己一个人吗?”
等等等等,不胜枚举,表面上看起来一问一答不亦乐乎,其实呢?
如果用面试来解释搭讪,大家立刻就明白这样的谈话是多么错误了吧——应聘者怎么可
以向考官不停地发问?是人家在选择你还是你在选择人家?
这是一个很简单明显的道理,却一直为大家所忽视,根源还是因为对陌生MM 的经验
太少,所以会被对方表面的礼貌和客气所迷惑。结果就是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进入了无聊
男人的黑名单。
套用理论也可以这样解释:向对方提问代表的是对她有兴趣(IOI),所以当对方没有兴
趣回应,而你却依然不停发问时,就变成了自己的低价值展示了(DLV)。
为什么我把这个技术作为魔鬼搭讪班的高级课程呢?原因大家去实践一下就明白了,就
是所谓的“知难行易”。真正在搭讪时,即使是老手也很难克制住自己不向对方发问。
我现在给研究生班的学员提出的要求是,完美的搭讪只提两次问题:开始一个,比如“我
想认识你”或者“你是一个人吗”;结尾一个,比如“你的电话”或者“认识一下”;中间过
程要求全部是对话或者她问我答。
做到这一点其实很不容易,可一旦做到之后,你就会发现搭讪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同
时要到的也多为有效号码。
这样的目标该怎样实现呢?或者说“少问”之后如何“多说”呢?我的建议就是联想式
和发散性的思维。因为是陌生人,彼此了解有限,所以就要及时抓住对方抛出的每一个话头
儿,展开话题。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问一系列无关痛痒的问题。最终,你了解她一堆表
面皮毛,她觉得你其实是个草包,OK,这个搭讪绝不会有效。
下面举个例子。
一个绝色美女正在路上,周围男人纷纷侧目,你快步走上前去。
你“你好,认识一下可以吗?”
她“啊, 好像不太有这个必要吧。。。。。。”(态度还算友好)
paoxue
这种情况下,错误的回应是,
你“就是很想认识你。”
然后沉默,十几秒之后,看对方也没拒绝,再问:
“那你今天是自己出来逛街吗?”
她“恩”(态度依然友好)
你“那你平时工作忙吗?”
bulabulabula,一堆答记者问,最后要电话不给,或者给了也是无效的。
一个正确的处理应该是什么样呢?
就是抓住她“好像不太有这个必要吧。。。。。。”这个话头儿展开话题,让谈话立即进入实
质阶段。
我“当然有这个必要呀。你看周围的这些男人,我敢保证他们心里和我一样,都特别想
能够认识你。你知道我顶着这些目光上前跟你说话其实多不容易啊,我也清楚如果什么都不
说,只跟着你走一段也会挺养眼,但我就是不想跟他们一样,看着他们那个样子我就不舒
服”。。。。。。( 话说在我向这个MM 开口之前,确实有两个中年胖子也一直跟着我和她,结果
当MM 慢下脚步时,三个男人都假装套出手机看,让我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就是诸如此类的话,语气要轻松,内容越多越好,不在于回答的正确与合理,而是在这
个过程中,向她展示你的个性与思想。
所以请诸位牢记,在搭讪开始时的那几分钟里,MM 的每一次开口都是极为宝贵的,
我们要抓住每一次机会。
再举上次yoyo 在商场的一个例子。
几句简单交谈之后,对方说“我叫音乐”(估计是艺名)
Yoyo 问:“音乐,你的职业是跟音乐有关吗?”
这就又犯了去提问同时放走好话题的错误。
好的回应可以是,
“哦,音乐你好,那我叫建筑。据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是不是说
我一见了你我就凝固了,你一见了我你就溜走了?”(抓住对方给的机会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