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苏关系内幕纪实-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露,美国政府已经拒绝接受中国要求美国确定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最后期限的建议。
    1981年12月29日,里根总统签署了一项关于移民入境的法令。根据该法令,美国允许每年从中国大陆移民
二万人,从台湾移民二万人。对此,1982年3月26日,中国方面照会美国政府,对里根总统签署的这项法令表示
抗议,北京方面说,这项法令把台湾当作一个独立的国家对待。要求美国应纠正这种“错误”。
    1982年4月至5月间,中美关系稍微有所改进。同年3月7日至9日,布什副总统访问北京。同黄华、赵紫阳
和邓小平进行了会谈。3月8日,布什副总统声明说,中美双方代表已经同意就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继续举行会谈。
据报道,布什告诉中国领导人,美国不同意终止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最后期限的意见,但是,美国并不希望无限期地向台
湾出售武器。
    1982年4月5日,里根给赵紫阳写了一封信,该信的内容在同年4月9日公开。在信中,里根对中国在198
1年9月30日的和平建议表示欢迎。里根的这种观点引起了较大的反响。4月5日这一天,里根给胡耀邦(1981
年6月接替华国锋任党的主席职务)的信中说,他重申了承认“一个中国”的政策。同年夏天,美国又进一步表示,对
台湾政府要给予更多的支持。
    随着通过外交途径在北京举行谈判的延长,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政府发布了一个联合公报。公报声明
:“美国政府理解并欣赏1979年1月1日中国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和1981年9月30日中国提出的九点方针中
所表明的中国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公报指出,“美国政府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
将不超过……原有的供应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通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美国承认中
国关于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一贯立场。
    公报发表后,中美双方作了不同的解释。美国方面把公报看作是中国不会通过使用武力统一台湾的保证。中国方面
则把公报看作美国在限定的时间内结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保证。
    1982年8月21日和10月10日,中国政府再次批评美国表示支持台湾的做法。同年10月,在中美展开论
战的同时,中苏两国之间开始进行磋商,这是自1979年以来双方进行的第一次磋商。1982年秋,中国官方发表
声明指出,中国在苏美两国之间采取一种中立的立场。中国把美苏两国的政策同等地看作是“霸权主义”,但近几年来,
“霸权主义”这个术语却主要是为苏联保留的。

    第十一章 后毛泽东时期的中苏关系
    (1976年~1982年)
    中国经过一段整顿和巩固的时期以后,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在中国政府内部,邓小平的支持者逐渐形成
了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集团。中国的国内政策开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政府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主要任务要求政治上
安定和实行党的纪律。为了获得先进技术和经济管理方法,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强有力地推行了“对外开放政策”。
1979年1月1日,中国实现了同美国关系的正常化(见第十章)。与此同时,同日本、西欧的关系也取得了重大的
进展。
    随之而来的变化是,在意识形态方面,中国对“修正主义”苏联在口头上的谴责也有所减少。苏联希望更进一步地
同中国恢复友好关系,但是,由于中国人仍然担心苏联的“霸权主义”意图,从而使中苏两国恢复关系受阻。70年代
末期,支配着中国外交政策的“三个世界”的理论表明,苏联是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一时期,中苏两国就支持或
不支持印度支那的越南、柬埔寨的问题,就1979年12月苏联武装干涉阿富汗问题,再次挑起了论战。
    当1980年里根当选为美国总统时,比较平稳发展的中美关系受到了破坏(见第十章)。
    但是,到了80年代初期,中美关系出现了改善的迹象。这样,使中国对苏联发展双边关系的愿望产生了更为积极
的反应。
    毛泽东逝世后中国内部情况的发展(1976年9月~1977年7月)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在中国共产党内部,出现了“激进派”和“稳健派”之间进行的争夺最高领导
权的斗争。起初,在高级领导层中,没有一种派别能起支配作用。
    但是,到了同年10月7日,中共中央常委选举华国锋为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继任毛主席的职务。与此
同时,激进派的四位领导人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和王洪文(中国报刊称之为“四人帮”)因阴谋篡党夺权而被捕。尽
管部队在一些地区(如福建省)被命令进行休整,但“稳健派”的彻底胜利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反对。
    在以后的几个月里,中国掀起了声讨“四人帮”的运动。
    开始,“四人帮”被指控为“丧心病狂地打倒中央和地方党政军一大批领导干部,妄图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
他们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采取的“错误”政策受到了批判。继之,他们又被指控为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
实现。后来,宣传机构又指出,尽管他们表面上实行的是“左倾机会主义”,但实质上他们实行的是“右倾机会主义”。
宣传机构强调了他们以前曾经与林彪元帅有过联系。1977年5月,在一篇文章中,作者断言张春桥在1954年已
成了“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追随者”。为了隐藏其反革命本性,1958年张曾经采取极端的“左”倾机会主义政策。
在对外交往中,“四人帮”被说成是“对外国人摇尾乞怜、里通外国”、“投降帝国主义”的人。这场运动扩大了范围,
攻击了“四人帮”在各省的代理人。1976年10月,中共开始进行内部清洗,1977年3月和10月又再次进行
清洗。
    结果,许多省党组织的领导人被更换。
    在1977年7月16日至21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四人帮”被开除出党。他们被定的
罪名是:“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和反革命两面派”(张春桥、江青被判处死刑,后来被减刑为终身监禁,王洪文被
判处无期徒刑,姚文元被判处二十年徒刑)。这次全会确定了华国锋为党的主席,恢复了邓小平在1976年被撤销的
职务。这样,巩固了稳健派的地位。
    苏联的主动和争论的重新开始(1976年10月~1977年4月)
    苏联宣传机构始终把中国对苏联的敌视政策归因于毛主席和中国党内“激进派”的影响,并认为“稳健派”领导人
不支持这一政策。因此,毛主席的逝世以及中共党的领导人的更换,唤起了苏联与中国恢复友好关系的希望。
    苏联评论家指出:1975年,中国发起的反对“投降主义”的运动攻击了中苏恢复友好关系的提倡者。1975
年12月,中国释放了苏联直升飞机机组人员(见第12章),这种做法暗示着中国为采取更调和的政策而迈出的第一
步。但调和的进程因1976年1月周恩来的逝世、由于激进派的压力致使邓小平蒙受耻辱而受阻。据信,在中国军队
的领导层支持恢复中苏友好关系的呼声尤为强烈。1976年2月,塔斯社的一位评论员写道:“赞同现实主义的国内
和国外政策的意见……正在领导人中不断传播。这些倾向与所谓温和主义或实用主义路线的立场相联系。这种立场与政
府机构或军队组织的代表有关……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过程,暴露了中国党和政府领导人中存在着不同的阶层,即一
些领导人自己毫不妥协地采取反”左“行动的阶层和另一些炫耀对毛主席忠诚的阶层。但是,有些人的政治经历显示出
他们是作为”稳健派“属于老的一代或第二代领导人的范畴的。例如华国锋于政治局在名义上就是这一阶层的代表。此
外,1976年2月3日,苏联电视播放的中国纪录片曾猛烈地攻击毛主席和他的夫人江青,但没有攻击周恩来。
    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后,苏联作了若干促进发展中苏良好关系的缓和姿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