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梦魇 作者:张爱玲-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经上罗刹可男可女,男丑女美,似乎不会指高老太太。但是一般通指悍妇,虐待也是婆婆的机会多,除非丈夫真是患虐待狂。红楼梦里的迎春在孙绍祖手里,“一载赴黄梁”,那是富贵人家,像高鹗这样的寒门,不大容易施展,又不像小户人家,打老婆可以是家常便饭。从畹君的事上可以知道高老太太的手段,张筠这样的女孩子更不比畹君,没有处世的经验,又没有嫁妆,娘家又没有人在这里。

    高鹗婚后不久就携眷北上,丢下老母与子女,加上畹君去后留下的幼儿,倒又不需要人照应了。倘是为生活所迫,一般习惯上都把妻子留下。难道是看看风色不对,逃难似的把张筠带走了?那时候他也许还希望在边疆上另立小家庭,有个新的开始。但是“万里龙城追梦幻,”是个梦。为前途着想,还是回京应考。也许与夫妇感情不好也有关。果然回来了一年就送了她的命。至少回来那年他母亲还在,有诗为证:“小人有母谓之何(看放榜归感书)”。

    当然他对张筠的心理也很复杂。她一共嫁过来两年,倒有一年是跟着他出去,所以也难说,甚至他也有份,也是给他作践死的。

    他太太死了一年,他都没有去看畹君,这一点很可注意。回京两年后,一七八八年他中了举,才去找她。畹君知道他最深,他一生最大的症结终于消除,她也非常兴奋。“南乡子”记他们俩“同到花前携手拜,孜孜。谢了杨枝谢桂枝。”想是先拜室内供的观音,再到户外拜月,因为秋试与嫦娥有关蟾宫折桂,桂花又称嫦娥。“金缕曲”续记那次会晤:“一部相思难说起,尽低鬟默坐空长叹。追往事,寸肠断。”

    也就是那天,“今日始教花开并蒂”。她要他重践旧盟,使他十分为难,词下题记:“归来欲作数语,辄怔忡而止。十月旬日,灯下独酌,忍酸制比,不复计工拙也。”十月旬日,距放榜已经有些日子,一直没再去,自是不预备履约。当然现在情开形不同了。他尽管年纪不轻了,中了举将来中进士,还是前程未可限量,不能不为未来着想。下堂妾重坠风尘三年,再覆水重收,被人笑话,太犯不着,但是这一点,他去找她以前不见得没想到,心里不会全无准备,似乎不至于这些天还这样激动。

    三年来一直不去,不中举大概不会去了,当然也是负气。下意识内,他一定已经有点知道,连这红粉知已也对他失去了信心,看准了他这一辈子考不上了。果然一听见考中,不再作难,马上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而且久别胜新婚。回来以后回过味来,却有点不是味。

    那两首“金缕曲”、“南乡子”当然没有正视现实,只写他能接受的一面。“砚香词”没有年份,以长短分类,早晚分先后,是中举那年冬季修订成集。前引“惜余春慢”是末一首。这是最后一首长调,小令、中调另外按排。所以“惜余春慢”不一定是最晚的一首,,但是看来是坠欢重拾后的又一次会晤。标题“畹君话旧,诗以唁之”,似乎这次见面她很伤心,老是讲往事,要削发为尼。他也就将他们的历史作一总结,作为吊唁:“兰芽忒小,萱草都衰”、“钗头凤拆”、“名花无主”等等。“春色阑珊,”似乎他如愿以偿后再看看她,已有迟暮之感了。

    “临江仙”题为“饮故人处”,吴世昌说“也是艳”。这里的故人与新人对立,刚离异也可以称故人。但是中举前不会与故人有艳情,所以唯一的可能是重逢后又再一次造访。

    还有“唐多令”“题畹君画萐”,“下片全是调笑之词”。“砚香词”借不到,光看吴世昌的记载,无法揣测时期,也可能题扇是他们从前的事。反正他以后还去过不止一次,让他们的感情渐趋灯尽油干,寿终正寝,否则不免留恋。过了中举那年,他不再写词,艳体诗则两三年以后仍旧有,但是不是写她了。

    一部分人相信红楼梦不可能是高鹗续成的,我也提出了些新证据。后四十回的作者将荣宁败落这一点故意冲淡,抄家也没全抄,但是前八十回一再预言,给人的印象深,而后四十回给人印象模糊。所以续书不过是写袭人再醮失节,在读者心目中总仿佛是贾家倒了她才走的。袭人领姨奶奶的月费从王夫人的月例里面拨给。

    在高鹗看来,也许有下列数点稍有点稍点触目惊:

    ㈠势利的下堂妾。

    ㈡畹君以妾侍兼任勤劳的主妇,于袭人在宝玉房里的身份相仿。

    ㈢都是相从有年,在娶妻前后下堂。表面上似被遗弃男子出走或远行实是负恩。

    ㈣畹君两次落娼寮,为父母卖身。袭人在第十九回向母兄说:“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老子娘饿死的理。……如今爹虽没了……若果然还艰难,把我赎出来,再多掏澄几个钱,也还罢了……”初卖为婢,赎出再卖大价钱,当是作妾为娼。当然也不过是这么说,表示如果正真是穷,再被卖一次也愿意。脂本连批“孝女义女”。

    ㈤第七十七回有“这一二年间袭人因王夫人看重了他了,越发自已要尊重,凡背人之处,或夜晚之间,总不与宝玉狎昵。”自高身价,像聊斋的恒娘一样吊人胃口。

    ㈥男人中举后斩断情缘。

    他始终不能承认他的畹君是这样的,对袭人却不必避讳,可以大张挞伐。

    中举后第四年的花期,改完了乙本红楼梦,作此诗:


    “老去凤情减昔年,万花丛里日高眠。

    昨宵偶抱嫦娥月,悟得光明自在禅。“

    “昨宵”校改完工,书中人中举出家,与他自已这件记忆常新的经验打成一片:蟾宫折桂后玉人入抱,参欢喜禅,从此斩破情节,看破世情,获得解脱。只要知道高鹗一生最大胜利与幻灭,就可以相信这一串联想都是现成的,自然而然会来的。

    那时候他三年会试未中,事业又告停顿,不免心下茫然。程小泉见他“闲且惫矣”,邀他帮着修订红楼梦,也是百无聊赖中干的事。但是中了举到底心平些,也是一种解脱,就跟书中人只举出家一样。我在“红楼梦未完”里分析这首诗,认为反映他在这一个阶段的心理。当时知道他的人与朋友间应是这样解释,这篇短文则是企图更进一层加个注脚。











    初详红楼梦──论全抄本

    《红楼梦》这样的大梦,详起梦来实在有无从着手之感。我最初兴趣所在原是故事本身,不过我无论讨论什么,都常常要引《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本》(以下简称全抄本),认为全抄本比他本早。这话当然有问题,不得不预先稍加解释。

    这抄本的前八十回,除抄配的十五回不算,俞平伯说“大体看来都是脂本……却非一种本子,还是拼凑的……相当可靠……因为绝非杨继振(道光年间藏书者)等所能伪造。……是否与《红楼梦》作者原稿有关。尚不能断定。”因为当时传抄中可能经人改写。附批很少,只有没删净的几条。“《红楼梦》最先流传时,附评是很多的。后来渐渐删去了。……从这一点说,大约与甲辰本年代相先后”。

    没有评注,可能是后期抄本,根据早期底本过录。但是头十八回是另一个来源,没有照程本涂改。第十七至十八回已分两回,显较庚本晚。第三回妄加三句,似还没有人指出。凤姐问黛玉一连串的话,插入“黛玉答道:”十三岁了。‘又问道……“。上一回黛玉”年方五岁“,从扬州进京,路上走了八年!

    此外俞平伯举出的许多缺文,如果我们不存成见,就可以看出是本来没有的,后加的补笔。如第三十七回贾政放学差一段。抄本第六十四回贾敬丧事中,贾政在家,屡与贾赦并称,庚本代以贾琏(俞平伯认为此处的“琏”字也不一定靠得住)。全抄本第六十九回已经改了贾政不在家。果然它的第三十七、六十四两回都是早稿,贾政并未出门。第三十七回回首放学差一节是后加的帽子,解释宝玉为什么能一直不上学,在园中游荡。

    同样的,第五十五回回首没有老太妃病。吴世昌考据出第五十八回老太妃死原是元妃死,改写中将元妃之死移后,而又需要保留贾母等往祭,离家数月,只得代以老大妃。所以老太妃病是后加的伏笔。全抄本第五十五回没有这顶帽子,第五十八回突然说:“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戚本、程本也都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