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犹太商人羊皮卷-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犹太人认为金钱是给上帝的礼物,是上帝给人以美好人生的祝福。对金钱的热爱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生存的需要,而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更是美好人生的必需的手段和工具。在犹太人的观念中,由于他们的背景和所处的职业地位,形成了对金钱的独到的看法:“赚钱不难,用钱不易。”    
    犹太人洛克菲勒在自己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变成了当时的世界首富的时候,依然感觉不快乐,因为他知道这些钱还没有发挥它们的作用。别人劝他把这些钱留给他的孩子们,洛克菲勒激动地回答:“哦,他们不需要这些钱,这些钱是从大众那里来的,因此也应该回到大众那里去,到它们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去。”洛克菲勒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洛克菲勒基金会”,他帮助成千上万的食不果腹的孩子,让他们可以吃上饭,并且让他们上学接受教育,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主要投资在医疗教育和公共卫生上面。他的基金会先后投资达7.5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机构。    
    而且他还让自己的孩子们尽可能地把钱花在那些需要它的人们身上,他的孩子们秉承了他的愿望,整个洛克菲勒家族的捐款和赞助达到了10多亿美元。    
    对于洛克菲勒来说,金钱对他已经不重要了,他用金钱证明了自己是一个社会上的成功人士,他拥有的金钱是他所作出巨大社会贡献的标志。而且他要别人明白金钱只是他美满人生的一个尺度,是他高尚人生信念的一种表达。    
    一个犹太财主有一天将他的财产托付给三位仆人保管与运用。他给了第一位仆人5份金钱,第二位仆人2份金钱,第三个仆人1份金钱。犹太财主告诉他们,要好好珍惜并妥善管理自己的财富,等到1年后再看他们是如何处理钱财的。    
    第一位仆人拿到这笔钱后进行了各种投资;第二位仆人则买下原料,制造商品出售;第三位仆人为了安全起见,将他的钱埋在树下。1年后,地主召回三位仆人检查成果,第一位及第二位仆人所管理的财富皆增加了1倍,地主甚感欣慰。惟有第三位仆人的金钱丝毫没有增加,他向主人解释说:“惟恐运用失当而遭到损失,所以将钱存在安全的地方,今天将它原封不动奉还。”    
    犹太财主听了大怒,并骂道:“你这愚蠢的仆人,竟不好好利用你的财富。”    
    第三位仆人受到责备,不是由于他乱用金钱,也不是因为投资失败遭受损失,而是因为他把钱存在安全的地方,根本未好好利用金钱。钱存在银行是当今国人投资理财最普遍的途径,同时也是国人理财所犯的最大错误。因此,本书在此要提供给读者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理财守则:钱不要存在银行。    
    多数人认为钱存在银行能赚取利息,能享受到复利,这样就算是对金钱有了妥善的安排,已经尽到理财的责任。事实上,利息在通货膨胀的侵蚀下,实质报酬率接近于零,等于没有理财,因此,钱存在银行等于是没有理财。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金钱日益成为人们事业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衡量人们工作价值的重要手段,你所拥有的财富多少越来越证明你自己对社会创造价值的大小。当今社会,任何一个不甘于平凡的人都在努力地赚钱,尽管是自己生活的需要,但是对于富有追求的人们来说,金钱更是人们社会地位的象征,是人们心灵宁静的重要保证。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钱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物质上的生存,它是必需的,对于精神上的追求,它可以成就重大的事情,是人们成功的标志,也是人们获得高质量生活的保证。难怪著名作家索尔•;贝娄说:“金钱是惟一的阳光,它照到哪里,哪里就发亮。”


绪论犹太民族精神的镜子

    “并不一定贫穷的人什么都对,富有的人什么都不对。”    
    ——《羊皮卷》    
    犹太人对金钱几乎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在2000多年的流浪历史中,他们没有自己的土地,也没有自己的国家,他们只能在异国他乡寄居生存。他们边际性地活动在各个集团,各个行业,甚至各个国家之间。他们惟一能掌握的便是通过商业经营而赚来的钱。而金钱在这个世界上无疑成了万能的上帝,它不但给人们生存的机会,而且能为人们争得权力和地位。    
    一个民族一旦掌握了金钱,它便掌握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也就同样掌握了对付源自外来民族的敌意和压迫的力量。犹太人历经2000多年的流浪,历经迫害,压迫,放逐乃至杀戮,却始终未被同化,且最终建立了自己的主权国家以色列,这或许是人类历史上仅有的奇迹。人们会问,犹太人的生命为什么会如此顽强,历尽劫难而不灭,答案或许就是一个字:钱!    
    我们知道,犹太民族是一个以文化立足的民族。在正统的意义上,犹太人同犹太教徒是一回事,信仰犹太教的人就是犹太人。然而,我们从诸多的事实当中,不难看出其中折射出来的这样一个文化的事实:既然对待上帝的态度可以成为一个民族的疆域,为什么对待钱的态度就不能构成这个民族的疆域呢?    
    钱只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种符号形式,我们所看见、所触摸到的只是钱所采取的暂存形式,而并不是钱本身,钱的最纯粹形式是“信用”,它在银行账户划来划去的过程中存在,但谁也没有看见过“信用”长得啥模样。况且,钱不等于财富。黄金也好,钻石也好,只是信用领域中的低级形式,犹如宗教领域的拜物教或多神教。钱,至少是现钞——纸币——才能算真正的钱,而纸币大家都知道只是一种信用符号,对纸币的认可其实是对国家信用的肯定,犹如上帝授予摩西的那块法石。    
    这样的解说或许令人大感意外。其实,这种意外只能证明感到意外的人尚未达到犹太人看待钱的那种高度。任何在潜意识层次还无法接受钱的“神圣”概念的人,都不是这里所说的“犹太人”。    
    事实上,犹太人尤其是犹太商人中为了取得“钱”上的成功而放弃犹太人的信仰却仍然会被人视为犹太人。在著名的犹太银行家中,伦敦的哈姆勒、纽约的贝尔蒙特、柏林的布莱希罗德都皈依了基督教;北美赢利最大的出版商、纽豪斯报馆的所有人塞缪尔•;纽豪斯只雇用非犹太人的编辑或发行人;甚至那些已经在全美名牌大学中获得学术地位的教授,也有许多已不再把自己看做犹太人了。    
    然而,世人仍把他们都看做犹太人而根本不理睬他们的宗教信仰是否发生过变化。相反,或许正是从这种为争取成功而不惜牺牲其他价值的事情上,人们找到了界定犹太人的最本质的特征。    
    这意味着,在生物学基因不足以界定犹太人的民族身份而必须辅之以宗教的时候,我们发现,单单是宗教信仰也不足以界定犹太人的文化身份,而必须辅之以对待成功,对待金钱的态度。因为它才是成功最直接,也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才能确定一个人是否为真正的犹太人。    
    自大流散以来,尽管从绝对数量说,犹太人毕竟与一般民众一样,较多地从事农工畜牧的生产活动,但作为寄居城市的独特生存状态,犹太民族始终保持着一个商人民族的身份。当然,这是有着特定历史背景的,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下,如亡国或受迫害等,生存下来的民族,决不仅仅是犹太民族一个,但惟有这个民族走上了“专职”商人民族的道路,而且还极为顺利:尽管屡遭驱逐甚至杀戮,被一再剥夺得两手空空,但只要有那么一段不很长的和平时期,犹太人就可以由商业活动、由同钱打交道而迅速崛起,在繁荣当地商业的同时,自己也富裕起来。    
    这犹如沙漠中一颗晒干的种子,只需一场小雨,马上就会萌芽而茁壮成长起来。甚至可以说,一个地方的商业就像一颗颗晒干的种子,只要犹太人的春雨一到,马上就会繁茂起来。中世纪欧洲各国就是借犹太人来发展商业,尤其是法国,竟在200年中6次召来犹太人又6次驱逐犹太人,犹太人简直成了他们发展本国商业“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利器。    
    用一个日本商人的话来说:“信仰犹太教的犹太人,做生意确实有一套本领。生意人如果都去做犹太教的信徒,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战争,而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