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有几个灵魂-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者说“另一个副本”上,也可以把这个能量转到其他地方。

第三节 人际能量学的两个特殊状态——邪教和正教

假如一个人心中,另一个人的副本很强大,能量很多,而心中认为是“自己”的那个部分的能量被剥夺,给了另一个人的副本,他就会衰弱,而且依赖自己心中的副本。

这就是邪教的原理,另一个人就是邪教教主。邪教教主告诉信徒,他们心中的“教主副本”的力量,本来就是属于教主的。信徒也相信,所以信徒的心中的“自己”永远没有力量,只好服从依赖教主。

而在邪教教主心中,由于和教徒感应,出现了另一个过程。他把自己心中的别人的副本的能量剥夺,给了自己心中的“自己.”。

邪教的教徒和教主,内心中都是不平衡的,一个左偏一个右偏,恰好成为互补。教徒本来力量并不少,但是他把大量的能量放在心中的“教主副本”影象上了,而且认为这些能量不是自己的,于是他自己可以用的能量就很最少了。教主则如同一个自恋者,认为所有的能量都属于自己,所以有一种自信,但是,因为他心中的“信徒副本”都是极为弱小无能的,帮助不了自己,所以他心中也有一种危机感。邪教教主对信徒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轻视和仇恨,因为在他的心中,他觉得“这些笨蛋拖累了我”。

正教是怎么样的呢?在基督教这样的正教,教徒一开始也是把能量交给了自己心中的上帝形象。但是,如果知道“上帝”在你心中,而不在外部,则信徒知道这能量在自己心中。如果信徒相信上帝永远和自己同在,则“上帝副本”中的能量可以以“上帝帮助”的形式为信徒所用。而且,如果有真正的爱,上帝和信徒之间就消融了界限,上帝副本中的能量也就是信徒的能量。

基督教可以看做是一种心理咨询的方法,它这样做的作用在:人不自信的时候,先让他“他信”,借一个“上帝”,把人心中的能量聚集起来。然后,再找到让这能量用于此人的方

法,这个人就可以发掘自己的潜能了:不借上帝,人不相信自己有这样巨大的潜能,不相信自己能这样伟大,就把能量荒废了。

佛教密宗也是一样,他们让信徒用非常长的时间,长达十几年甚至更久,不断地想像一个美好、善良、智慧又强大的佛或者菩萨。然后想像这个佛或者菩萨通过“加持”的方式把心理能量给了信徒,或者让信徒干脆想像自己就是一个菩萨,想像自己就是菩萨,这是和菩萨认同,这样,佛菩萨把本来就是信徒自己所有的心理能量调出来,然后给了他自己。

救自己的,归根结底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第四节 心理的“排异反应”

在我们的心中,有“自己”的形象。“自己”的形象虽然是一个整体的形象,但是根据我们的人格意象分解的研究,它也可以分裂为许多个“子人格”的形象。但是,不论分多少个子人格。我们都还知道,这是“自己”的一部分。

在我们的心中,还有别人的形象的副本。

在我们的心中,“自己”和“别人”之间是有一个疆界的。这就是“人我之别”。

有这个疆界,我才有“自我”感。如果这个疆界消失,“自我”也就消失了。我们一般人有一个误解,以为“自我”是一个固有的存在,和我们的认识没有关系。实际上,“自我”是我们认识的产物,是我们把“自我”和“非我”时时刻刻分别开的产物。自我消失可以在精神病态的人中出现,也就是人格解体,但是也可以在宗教体验中出现,称为“天人合一”,“无我”。这两种自我消失的不同,我们将在以后详细去谈。

我们的身体为了维持自我的存在,需要有一个皮肤隔开外界,还需要有一个免疫系统,它可以通过“排异反应”把“非我”的东西排斥在外。

我们的心灵也有同样的功能,我称之为“心理的排异反应”。当心灵认为某一种思想、行为和情感不是“自我”的,他就会排斥它。我们排斥的不一定是“坏”的东西,也还有好的东西,只要它不是“我”的东西,我就会排斥。这样,我才可以维持一个“自我”的存在。如果没有这个排异反应,人和人的区别从何谈起呢?

我暂时没有找到好例子,不过我以后可以找一些例子说明这个现象。

靠“排异反应”,“自我”和“别人“的形象可以不混淆。我知道“别人”会骗人,但是我不会这样做,因为“这不是我做的事情”。

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排异反应的表现就是精神分析家所说的“阻抗”。心理咨询和治疗师发现,来访者不听自己的劝告,顽固地坚持他自己的想法,尽管这个想法并不怎么样。这个阻抗就是心灵的皮肤和免疫系统。

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阻抗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心理咨询和治疗者也都有些讨厌它。但是实际上,阻抗是人必不可少的心理功能,没有阻抗的人,就像一个失去免疫能力的艾滋病患者一样,对外界的什么都接受。结果自我必定消亡。

虽然身体的排异反应很重要,一个医生在移植器官时,必须用药物抑制身体的排异更应。同样,心理的排异反应也很有用,但是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的时候,我们也必须想办法减少消除心理的排异反应。

第五节 意象对话与人际心理能量学

心理学家是如何做的呢。一种方珐可以是直接改变他的自我形象,也就是给他自己心中的自我增加能量,比如通过鼓励、支持,如佛教讲“自家宝藏”。

还有也可以通过移情,类似基督教。

来访者在心中建立一个咨询师的“副本”,通过“认同”,来访者把咨询师和自己认同,于是咨询师“副本”中的力量就移动到了来访者的心中的自我中,变为他自己可以做主使用的力量。所谓“力量的传递”就是这样的过程。

认同,是把一个原来认为和“自我”不同的东西认做是“自我”的一部分,这样,排异反应就没有了。

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真的爱。

爱是对“别人”的接纳,因为接纳,对这个“别人”的东西就不排异了。

我们可以用性做比喻,在性爱中,双方的身体结合,而女性接纳男性的细胞,不对它排异。

在爱中,来访者不对咨询师形象在自己心中的副本做“排异反应”,于是咨询师借来访者心中的副本的力量到了来访者心中的自我中。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话来简化一个治疗过程,来访者想,“我的治疗师是一个心理力量很强,很达观的人。我很喜爱他。我接受他的态度。我也更有力量,更乐观了。”

顺便说,在我看来,假如心理咨询和治疗师自己的人格不够强大、健康,或者是缺少爱,缺少人生智慧,我认为他是很难治疗别人的。个别情况下可以,但是要靠别的心理机制。

如果来访者的A子人格中缺少的东西,B子人格中有,只要让AB相爱或“拥抱”就可以了,如果一时在来访者的各个子人格中都缺少,就需要或者“培植”,比如用行为训练的成功来增加能量'奇'+'书'+'网',或者从心理咨询师那里传递了。就像金庸小说中的“内力”,要么是自己练出来,要么是别人输给他。

别人给他了,别人的会少吗?

也许会少,如邪教信徒把力量给了教主,自己就越发贫乏。邪教中没有真爱,教主像一个吸血鬼,得到却不付出,所以能量不能沟通,总能量也就不可能增加。

也许“既以予人己愈多”,如好的咨询师和他的来访者。因为他们互爱,来访者因为爱而接受了自己心中的心理咨询师形象,于是他更强大了。而心理咨询师,所以看到来访者变强,他自己心中的“来访者副本”也更强,心理咨询师知道这个“来访者”副本本来就是自己心灵的一部分,这部分强大了,总的心灵也自然强大了。他爱这部分,所以接纳,所以更强。爱带来了积极的循环,在循环中能量反复互相激发,越来越大。只要我们“爱人如己”就可以“既以予人己愈多”。

第十二章 人和人是没有界限的——人际的子人格交流分析

第一节 人际交往透视

从人格意象分解的观点上看,一个人实际上是许多子人格组成的团体。因此,当两个人交流的时候,实际上不是两个人在交流,而是两个团体在交流。

在我们多次引用的西碧尔的案例中,子人格之一维基和心理医生有这样的对话。

“对了,威尔伯医生,玛丽想见见你。她想参加 我们的心理分析,我想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