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圈子圈套 系列的感受0-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目实施少出问题;尽量沿着预设轨迹和时间表进行;如何验收;回款;我觉得其中的难度和技术含量不亚于争取合同阶段啊。呵呵
    我的理解是否正确;帮主和xdjm们说道说道;呵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意看书声 说的极是!说出了俺想说又写不出来的感受!
  帮主在这个贴子前面说过“门道”。
  我们看《圈子》,不就是为了看门道吗?
  我们在商海中困顿,不就是没看懂门道、没把握好门道吗?
  
  
  如此几次;一本书要看很长时间;效率好低啊。呵呵
  ——————————————————
  我自个的感觉是:把书读到自己肚子里去的,才是真正读了这本书、拥有了这本书。
  以前曾跟天涯上一个书痴争论过。他很爱买书,什么书都买,家里藏书也不少。他读的书多,写的文字就不一般了。
  但是,我跟他争论起来,却存在着根基上的分歧。最后他说:你读书是为了使用,“功利心重”,我读书是为了藏书。
  在我看来,他的藏书只是一种形式,他并没有真正拥有了这本书。
  所以,我甚至认为他的文字,只是为写而定,是堆砌着的华丽的词藻
  。而我要的是思想、效用。
  
  
  昨天跟散文一斑竹就她的散文的土壤也讨论了起来,她坚持认为不需要土壤……
  
  今天,可以静下心来细细钻研透过文字背后的东西的人们,可能不多了。 以至于我每次说出这样的心思,100%受到对方比较强烈的抗拒。
  所以,我喜欢读八十年代及以前的文学作品,上了九十年代的,以及新世纪的,阿弥陀佛,我真的读不进去。一读就头晕。
  
  王石的与万科二十年,已经摆在了我的案头。还没看。


作者:森愉 日期:2006…12…23 09:42
  我个人评判一本书是否是好书 的标准很简单;就是它是否能吸引我反复读它;我不知道<;圈子圈套>;是不是好书;反正我觉得读了好几遍还是津津有味。嘿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意看书声,俺自个的感受是:看这本书是否能引领我在知识上作延伸,以及由此激发起我的斗志。
  这种书实在少,我还是喜欢鲁迅和张承志,以前读《傅雷家书》的时候,干脆把重点地方手抄了一遍,厚厚一本。
  现在读《圈子》,也读得有一分收获吧?正因为感到读的收获不够,才在这里开贴,想要向帮主要更多的“料”,CC。是有一点儿贪心不足的“野心”的。
  
  我居然发现爱读《读者》和《青年文摘》。首先是文章不浮躁,出自生活,深度有所挖掘。只不过,有时感到那些被病魔折磨的故事多了点,就绕过去。
  
  我想,文字背后的功夫,首先是挖掘。作者对社会、对知识进行挖掘,然后我们去挖掘作者的思想。呵呵。
  但双方都需要沉静,浮躁是产生误会和纷争的源头。
  这个年头,作者的沉静和忍功显得相当重要,我想象不出如果我是张承志,怎样去面对那些狂躁的网友的抨击。我想,如果张承志卷入了与网友的口水战中,他就真的被淹没了。
  这个时代,真是个变化较快的时代。一个不认识的网友曾叫嚣:“你不疯狂不行,这是个疯狂的时代。”我立即下线。我想,你疯狂,我还不想奉陪呢。我不如好好烹饪一碟好菜去,暖暖胃。
  
  


作者:森愉 日期:2006…12…23 10:19
  随意看书声 ,你终于读出俺是个真女人了,谢谢!
  
  俺也不是不注重逻辑和规则,只是写着的时候更愿意说自己的感受。前者都印在书里哦,就不重复了嘛。
  
  天涯里99。9%的人都读不出我的感性,以及现实中的很多人,都认为我过于理性。我真是有口难辩啊!
  
  
  我认为自己其实是感性的,正如  随意看书声 你所言。又比如,张承志,你说他是感性还是理性?我认为他还是感性多一些。否则他就不是文学家,而是象毛周一样的人咯。
  
  
  


作者:森愉 日期:2006…12…23 14:51
  也许打动我们的方式不是震撼;而是引导。。。
  
         
  ————————————————————
  
  这可能就是类似张承志的效果了。而鲁迅则在于震憾,却没有告诉人们震憾以后该怎么做。
  张承志的作品,我还很惭愧地说,只读过《黑骏马》。还好,可能是人们普遍反映很好的一部作品。我读《黑骏马》,在震憾之余,得出了一些引导——怎样理解亲情、爱情和对一个民族的理解,以及怎样对待人生。
  对待人生,比如,索米娅在孤独无援、因于绝境的情况下,怎么办?
  看待一个民族,比如,怎么看待黄毛拉希?
  ……
  
  张承志说,别人在跳舞,他在上坟。如果不能读懂他这句话,一定会产生很多误会,以至越走越远。正确的理解就是:“我是中国文学的一面旗帜”、“我是一位从未向潮流投降的作家。我是一名至多两年就超越一次自己的作家。我是一名无法克制自己渴求创造的血性的作家。”
  
  
  
  好吧,回到《圈子》。
  我确实有些话不想在这个贴子说,因为一直考虑到自己的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不足,既然  随意看书声  说到一些较深入的观点。俺也斗胆再说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作者:森愉 日期:2006…12…23 15:09
  俺的不成熟的看法,如下:
  
  引言——
  张承志和鲁迅是二十世纪两位交相辉映的文学大师和“真的勇士”……他们最终同样因为“直面惨淡的人生”而放弃了虚构性的文学创作。
  
  
  ————————
  
  请不要以为我是要求《圈子》走向鲁迅和张承志的路向,不是的!我先声明,绝对不是。我只是引用这段话,说明一个观点:作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放弃虚构性……从而象一把铁锹深深地插入社会的土壤,获得强壮的生命,从而在众读者的心灵开出了奇葩。
  
  
  
  因此, 随意看书声  的话非常在理!
  
  也因此,《圈子》里就存在着一些缺点,俺不成熟的意见是:按洪钧书中所描绘的,不是促成成功的全部内容!
  在现实中,我遇到的每一个商人都狡猾,都冷血,都残酷,都残忍,都无情。尽管他们在表现上表现为和气、大气、宽宏、理智、理性、合法……
  
  1、如果真的把一个完整的人,如帮主的真实原型,分割为俞威和洪钧2个人物去写,在文学上是说得过去。因为文学要解决的问题描绘社会。但如果作为商界小说,而且如果帮主立意为引导性的商界小说,这样会误导别人的!因为很多人是读不到作者这个心思,而作者也不会去说明的。这因为这是一部文学作品!而不是新闻发布会。
  所以,在这里,帮主啊,阿弥陀佛,俺斗胆地说一句,你在这里是不是被文学性要求与现实性要求的矛盾夹击、困顿得一下。最终你通过分解为2个人得到了解脱,但是读者并没有走出这个谜宫啊!
  
  2、如果没有分解为2个人,则单凭小说中洪钧的所有表现,上面我算了他14点,作为我们学习的字典——他所有的表现,并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
  而我更想知道更多背后的故事,以满足我的求知欲。因为现实中确实是太黑、太混了,哪里来得事事那么纯粹、干净、利索啊。但是一部小说是说不完的,又或者帮主还没想到要挖掘那么深,还或者,挖掘再深一些就涉及到我国经济领域里的尴尬问题了,如行贿受贿等。
  
  所以,《圈子》还是《圈子》,是有点象作者自传体小说。希望将来能够读到帮主一部这样的小说:完全以客观的身份写就的、比圈子更深入实际的、更能说明成功的门道的、既红又白又黑又黄的小说。
  
  
  俺郑重声明,以上观点都是不成熟的,欢迎批评、指正!
  
  


作者:森愉 日期:2006…12…23 15:22
  TO 随意看书声,以及所有来本贴的网友,这个贴子开贴的时候我就已经立好了用意,俺是把帮主看作一座宝藏矿山。当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