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看不懂的中国经济-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的情形与4年前何其相似!还是很多人感觉大跌在即,还是那么人心惶惶,但还是很可能机会与你擦肩而过。
  坦率地说,今天的中国经济,尤其是地产和股市,乃至牵连出的其他经济现象,之所以让很多人看不懂,其中一个关键就是盘子大了,账不好算也就扯不清了。民间那一块,境外那一块,你肯定算不清,也不在政府宏观调控范围之内,所以既不容易看懂,更不容易控制得住。门外还卧着好多〃老虎〃没来得及搭上这班车呢。
  如果短期有点看不清楚,有点不确定,我们拉长一点就会发现: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在内,都有这种感觉,就是永远觉得房子贵,收入的价格永远追不上房价。
  房价一路飙升,而且越涨越高。5年前你觉得中国房价贵吗,那时你买得起吗?10年前你觉得房价贵吗,那时你买得起吗?好了,现在我要问了,如果你现在没买房,5年之后你觉得今天中国的房价贵吗?10年之后你觉得今天中国的房价贵吗?你会不会倒着向后想10年,往前再想10年,想了之后你会不会明白一点呢? 如果看到中国经济大爆发、中国人太多、中国可供建楼的地皮太少、中国通货膨胀的潜在威胁很大、中国没有更多适合你投资保值的渠道,这几个要素基本上已经构成你判断房价的一个轮廓。
  现在我们看到当年的〃天价房〃如今价钱已掉到地板上了,5年后再看今天的房价,是否会像今天看5年前的房价一样呢?

  第15节:第四章 股市为什么暴涨?(1)
  第四章 股市为什么暴涨?
  2006~2007年,上证指数从1 000点涨到6 000多点,股市上涨了5倍。这两年中国经济一直向好,但好到企业效益翻了5倍了吗?没有。如果企业效益没有好到企业股票这么值钱的程度,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导致了中国股市的这轮暴涨? 回顾中国的股市,从2001年6月23日国有股减持开始之后,就步入整整5年的漫漫熊途。2001~2005年,上证指数从2 247点一路跌到了最低998点。当时,大家都认为1 300点就是股底了,这也是所有人的心理价位。没想到股指竟击穿1 000点,7 000万股民手里一半多的钱跌没了影,大多数人都被高位套牢。当所有人对股市一片茫然,大家都在叫苦连天的时候,中国股市竟然绝处逢生了。2006~2007这两年,上证指数一口气从2005年6月6日最低998。23点涨到2007年10月16日最高6 124。04点,净增了5倍多。
  那我们就要问了:股市为什么经历了长达5年的暴跌?难道那5年中国经济没增长吗?中国经济明明很好,GDP都是以8%~10%这样的速度在递增,全世界都眼红。难道那5年中国企业效益不好吗?明明那5年企业效益都很好,可为什么股市一直都在跌呢? 如果说这两年中国宏观经济好了,难道好到GDP也涨出5倍吗?中国企业的效益也涨了5倍吗?没有。
  中国经济这两年显然没有增长5倍,中国企业效益这两年也没有增长5倍,那股市为什么能两年涨出5倍?为什么股指从1 000点涨到了6 000点?它的爆发点在哪里?这股力量又来自何方? 只有找出背后的原因,我们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
  第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是股市暴涨最重要的原因。
  让我们对中国股市这段历史做一个短暂的回顾。2001年6月23日这天,中国证监会推出的国有股减持计划实施。大家知道,国有企业在上市的时候,全部股本中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占51%,是不允许上市买卖的,其余49%的股票才可以买卖。就是说,有51%的股票不可流通,剩下49%才可以流通,对所有大中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都是这样规定的。这样做,目的是不让国有企业的所有权性质发生变化,国家要占到绝对控股地位。
  所以,2001年之前的中国股市涨时多、跌时少,就是因为股票供给少,对股票的需求多,有一半以上的股票是不能流通的。到了2001年6月23日,我国推出国有股的减持计划。
  那么,国有股为什么要减持呢?原因是中国政府考虑到,让国有企业改革向前推进,我国必须建立一套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下岗工人问题。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初衷,是国有企业要改革了,一些效益不好的企业一定要关门。可企业关门后,他们的职工怎么办呢?这些下岗工人没有房产,常年拿低工资,劳保也很少,他们的孩子都在接受教育,基本上没有什么积蓄。企业一旦关了门,这些工人回到家里,他们的生活怎么办呢?基于这种考虑,需要建立一个社会保障体系。首先建立一个社会保障账户,为3亿城里人存上2万亿人民币,作为一个大的资金蓄水池放在这里。如果工人失业下岗,可以先从这里取钱。这个计划很好,但钱从哪里来呢? 想来想去,就想到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从国有股减持中拿出2万亿,首先先减1万亿,把这1万亿元人民币放到蓄水池中来。

  第16节:第四章 股市为什么暴涨?(2)
  于是,在2001年6月23日的这一天,我国开始实施国有股减持计划。当时的减持是按股票的市场价格来减持。什么叫股票的市场价?比如,首钢股份当天收盘价是5元,兖州煤业收盘价是10元,青岛啤酒是15元。好了,就以2001年6月23日当天的收盘价为基准来减持国有股。令政府没想到的是,当这道减持令发出之后,股价就开始大跌,跌得所有人都心慌。
  如此跌势,国有股减持执行不下去了。于是证监会在2002年6月23日这一天做出一个新的决定,国有股暂停减持。
  尽管如此,股市还是继续下跌,因为国有股最终要减持、迟早要减持,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高悬在股市头上,谁知哪天掉下来?所以,中国股市从2001年起,连走5年漫漫熊途。
  到了2005年,中央政府和中国证监会出台了股权分置改革计划。由于股权分置改革的推出,为股市腾出足够的上涨空间,提供了暴涨的前提条件,因为上市公司的效益是按常规发展的,不足以支撑暴涨的股价,所以没有足够的暴利上升空间,不足以吸引新的资本加入进去〃拯救〃这5年熊市中的层层套牢盘。
  如果这里有大机会,是不是资金就会猛扑进去呢?不是。为什么?因为资金扑进去了,出不来怎么办? 在中国,如果不思考这个问题,看不到这点,就没法看懂中国的股市。你可以说中国股市不成熟,你也可以说这是中国股市的特色,你甚至可以说股市阴险、残酷,但资本市场从来都是这么残酷的,看不到这一点不行,不承认这一点也不行。
  资本怎么出,什么时候出?这是个问题。资本是有思维的,大资本有大资本的思维,小资本有小资本的思维。小资本今天1 000万冲进去,明天再1 000万冲出来。但如果1个亿,甚至10个亿呢?100个亿,甚至上千亿呢?大资本必须要思考这个问题。
  不管它是不是阴险,其实在全世界情况都一样。你如果是大资本,你也必须思考这个问题。在资本市场上除了收益性风险,还有一个更大的风险是流通性风险。比如说你10元钱买的股票涨到100元了,你挣了90元。如果说你投入10万元钱,基本上还可以这么算账。如果有1个亿或10个亿,就可能不行了,为什么呢?因为你1个亿、10个亿的股票卖出去时没人接得了,也许要跌到80元、60元,甚至更低的价位才有人买走,100元、90元你卖不掉,这就叫流通性风险,就是看着账面利润你也实现不了,就是它不可流通。
  理解这点经济学常识,对你理解过去十几年、未来几十年资本市场的风风雨雨,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那么,股价涨上去了,怎么样才能兑现利润呢?一是企业效益太好了,100元的股票市盈率才30倍,很合理,还有空间,大家都愿意买。二是市场热情一片高涨,充满种种预期,对未来心里特别有底,敢买;虽然价位可能很高了,但相信后面还能涨,也敢买。
  所谓投资,基本指的是前种情形,所谓投机,可能指的就是后者了。什么样的情况可以让大资金踏踏实实地大规模进场,不怕将来出不去呢?奥运会! 对中国人来说,百年等一回的奥运会举国欢庆,政治、经济不会有问题,老百姓的心里都特别踏实。这确实是一个美好的心理预期,不管怎么说,只要做投资的人,没有人不做一个心理预期,无非是预期准不准罢了。

  第17节:第四章 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