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良辰.越国风云录之温氏传奇 作者:蜜糕(晋江银牌推荐vip2014-10-16正文完结)-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言一出,当场便将温老太太给唬住了。有望即位的皇子,不就是东宫太子,一旦温良辰成为太子妃,宣德帝驾崩后,她便能成为越国皇后。今后的天下,得有一半儿姓温!
  温老太太激动得两眼放光,难以自已,突然间态度巨变,对温良辰和颜悦色,关怀有加,一度让温良辰受宠若惊,以为这位老祖宗是否哪天吃错了药。
  “良辰你说得极是,我寻高人合过你大哥大嫂的八字,你大嫂的确不一般。”温大太太在旁帮衬着道。其实,温大太太心中也十分不快,当年,老太太不知为子嗣之事敲打过她多少遍,幸亏有温大老爷护着,否则温大太太哪里会有好日子过。
  苏氏的确生来有福,居然碰上她这样一位曾经受到苛待,却不会以此对待媳妇的婆婆。
  “那便是好的,我只盼着啊,早日抱上我的重孙儿。”温老太太倔强地道,眼中充满了希冀。
  苏氏没想到自己保持美丽的身材,居然会引发这般大的影响,在诸人退去之后,她朝温良辰投来感激的一瞥。
  温良辰悄然受了,心道苏氏是个明白人。
  既然温家大房已娶了新妇,公主府过继一事终于提上日程。
  温良辰乘坐马车,去往京郊温氏族中老宅,才刚刚落下马车,便受到一群媳妇们的热情款待。
  就连族长都亲自过来,拄着拐杖,站在院落中恭候大驾。
  听闻这位大名鼎鼎的朝阳郡主,即将在温家族中挑选子嗣过继,族中的诸位老人和媳妇们如同疯了似的,早早便将自家儿子带来,好似货物般陈列为两排,伸长脖子等待温良辰的挑选。
  其实不必如此兴师动众,她今日前来,只是择出过继人选罢了,礼数仪式还要等温驸马主持,真正定下来之后,姑且还要走上一两个月的流程。
  温良辰先是向族中有名望老人行礼,嘴上告罪自己大动干戈,老人们倒不介意,反而还客客气气地回话,明里暗里推荐自己的孙儿。
  族长道:“今日来此的子嗣们,皆为适龄,且授父母意,自愿过继。”
  “此次选子嗣过继,权有赖伯祖父。”温良辰微微倾身道。
  族长抚须一笑,道:“我这把老骨头也活不长了,能为族中做些有用之事,下地后也好对得起老祖宗。合适的人选都在此,不如即刻开始罢。”
  媳妇们听从族长的指挥,从人群中退了出去,纷纷站至院落两边的廊道上。
  “诸位伯母婶婶不必如此,我今儿前来,只是想选个有眼缘、合意的人选,再带回家中给父亲过目。若不愿与我同回公主府,千万莫要勉强。”温良辰淡淡地笑着,眼睛却在一排排小豆丁脸上扫过。
  小豆丁们哪里不会愿意和她回去,大多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只有少部分被父母强迫而来,穿着打扮富贵的小子们,面露不耐,对她的话表示不屑一顾。
  温良辰嘴角露笑,视线穿过队列的缝隙,停留在最角落处一位挺直背脊的男孩身上。
  他身材矮小,脸颊干瘦,似乎有些发育不良,他身上衣着用料十分简朴,角落处似乎还有几个补丁,但全身上下却被收拾得干干净净,连头发都一丝不苟地梳了起来。
  温良辰抬起下巴,朝他看去,心道,温仪城,就是你了。
  作者有话要说:少年,就是你了!
  透露个秘密:温良辰三年前就已经观察他了,不是临时起意哦。。

☆、第76章 初为姊

  温仪城在二十人中被挑中之后;如同当空被大饼砸中;惊讶得目瞪口呆,整个人犹坠梦中。
  “朝阳郡主会选我?”这是温仪城第一个疑问。
  温良辰的丫鬟们排场很大;既然温仪城被选中,便有人出来将他带走。族长的表情有些不自然;但也不好当场驳温良辰的命令;只好命人清理道路;为她备好一间空房歇脚。
  事实上;族长也没甚好说的;温良辰的问话十分奇怪;出了一个哑谜让大家想,最后也没给正确答案。
  既然她最后选择温仪城,大伙儿便以他的答案为准了。
  温仪城跟在一位身形高挑丫鬟身后,看着她漂亮的裙子,以及头上戴的金首饰,不可思议地想道,难道这代表着,他即将脱离这贫苦而痛苦的生活,一跃成为富贵人家的儿子?
  就好似五婶子告诉十三弟那样,只要被朝阳郡主选中,便能继承那在京都占地三十亩公主府,坐拥几十万两银子的家产,享那世间难得的泼天富贵?
  在温仪城幼小的心灵中,一旦拥有那数不清的银钱,是否不用再计较如何计划着吃,才能让每月族中定例下发的米面饱肚子,再也不必计较铜板是否够买猪下水给祖母补身子?
  是否进入公主府后,他便能请最好的夫子,拥有一件宽阔的书房,再也不用为灯油发愁,想读什么书便读什么书?
  一想到自己即将迈入这样的生活,他简直……不敢置信。
  直到他来到一间房间中,抬眼望见坐在凳上的温良辰之时,这才猛地回过神来。
  将慌乱和不安压入心底,年幼的温仪城谨记夫子的教诲,将一番礼数行得极为周全。
  温良辰垂眸看着他,虽然他身形矮小,但是,他已经竭尽全力来做,且有模有样,让人心中甚是舒坦。
  对于性子平和而善良的温仪城,温良辰自然极为满意,她嘴角带笑,温和地问道:“你今年几岁,可有在家学读书?”
  其实,温良辰三年前便已经定下他,温仪城平日的行为和事迹,每个月都有专人来报,她对他的信息掌握得十分清楚。
  这个瘦小的孩子与她同样年幼失恃,不过温仪城比她更惨,在那年的瘟疫之中,他的父母不幸双亡,年仅四岁的温仪城不仅要保全自己,还要赡养眼瞎的祖母,幸亏族长开恩,平日对二人素有优待,特地多赏了几口饭吃,还准他去读书。
  不过,因为未到关键之处,温良辰并未现身相助,她躲在一旁,冷静地“看着”这位孩子成长。虽然看似残酷,但不得不说,他在这段成长道路上,得到了比帮助更多的东西。
  她看着他不惜一切进入学堂读书,看着他辛苦地讨生活,平日中的点点滴滴,充满了辛酸,有时候,温良辰甚至不忍心,但是,为了他的将来,她只能选择这样做。
  年幼的温仪城却无知无觉,完全不知道在这世上的另一处地方,有一位即将成为自己“姐姐”的姐姐,默默地关注了自己三年。
  “回禀郡主,仪城今年七岁,正在族中学堂读书。”温仪城似乎有些紧张,即便温良辰看起来和蔼可亲,但是,不知为何,一看见她的眼睛,他便心生畏惧。
  身为越国子民,温仪城心中明白,那双绿色的眼睛,来源于秦氏皇族最纯正的血脉。
  这双眼睛,让神秘尊贵的秦氏皇族,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严之气。
  温良辰抿了一口茶,将杯盏放置于桌面,露出几分感兴趣的模样,不经意地问道:“仪城如今在读什么书呀?”
  温仪城顿了片刻,瞪大双眼,心道,温良辰这是……想测试他的学问?
  夫子曾言,女人无才便是德,本朝的女人们,不管是大家中的闺秀,还是小家中的碧玉,顶多读读女四书罢了,平日大多数坐在家中绣花,看温良辰年龄不大,估计也问不出什么罢。
  不过,他依然不敢随意轻视她,思索了许久,温仪城便打好了腹稿,板着小脸,认真答道:“因夫子让我们下场赴考童生试,因此,我近日在读明经策论,平日偶有闲暇,还会读些诗赋,地理杂记等书。”
  小小年纪,读的书还不少。
  “既然你自愿过继,今后便是我温府四房中人,我既然选中你,必是要考校你一番。”温仪城即将准备考童生试,那便不算普通的小孩了,温良辰便没了照顾他之意,直接不客气地问道:“曾子曾曰:‘甚哉,孝之大也’,不知你如何看?”
  温仪城一听这话,头“轰”的一声,炸出一声巨响。
  温良辰提出的问题,正是明经当中《孝经》的大义!
  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谁说女人只读女四书?谁说女人只会绣花?
  温仪城的表情出现裂缝,感觉自己幼小的心灵受到了莫大的伤害和欺骗。
  明经中须得熟读牢记的有大经、中经、小经,考试时还可自由选择,必考科目为《论语》和《孝经》,但是,这两部大头占据默记默意大部分题目,要写文章的实务策不常考,因此,夫子也极少对其深教,只要求他们熟记便好。
  因为温仪城还是个孩子,心思又不深,温良辰在旁暗暗观察,见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