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良辰.越国风云录之温氏传奇 作者:蜜糕(晋江银牌推荐vip2014-10-16正文完结)-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宦官深吸一口气,决心向温良辰和盘托出,陈恳地说道:“郡主,说句大逆不道之言,依奴婢所见,太后娘娘生下公主不久之后,便开始有些不大对劲。”
  温良辰皱起眉头:“但是,卷宗上记载,皇祖母犯病的初始日子,应该是庆德二年十月初八。”
  老宦官耐心地道:“太医曾经来瞧过,给太后娘娘把脉后,声称身子无事,只是受到刺激,忧虑过重罢了。奴婢是个俗人,虽然不懂什么医理,但是,自那以后,奴婢发现太后娘娘眼神已经变得……”不正常了。
  庆德帝才登基不久,李太后便因病被削去皇后之位,次年,曹太后入主中宫,成为一国之母。不过,令温良辰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三十多年前,李太后那么年轻之时,就有了犯病的端倪。
  温良辰神色肃然,道:“公公,请将所知详细告知于我。”当年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否则,李太后的情绪怎会突然发生变化?
  老宦官脸色“唰”地一白。
  他们这些宦官,从小便被教育要如何闭上嘴巴,如果连嘴都闭不拢,那便去寻阎王老爷说话罢。
  要对他人亲口说出皇家秘辛,明显给老宦官带来极大的压力。但是,他却不后悔,温良辰是李太后的亲孙女,他独自一人从宫中逃出,而李太后却还陷入在泥沼中,他心中想道,今儿是豁出去了,能帮太后一把是一把。
  老宦官背后冷汗直冒,努力抑制住心中的恐惧,将事情一股脑儿说出来:“太后娘娘生下公主一年后,曹太后娘娘的小公主不幸意外薨逝,奴婢曾记得,那日曹太后进坤宁宫和太后娘娘发生争执,太后娘娘第二日起来,眼神便有些飘忽,行事也开始变得无章法起来。奴婢那时不懂得,还以为太后娘娘心中愧疚,休息几日便好了,谁能想到,太后娘娘次数越来越频繁,最后瞒不住了,被王方那小人的眼线给得了信……”
  王方是当年臭名昭彰的司礼太监,同时也是宦官之首,这位从龙两载的人物,支持当年的二皇子宫变,最终在宫变中输给文臣一族,宣德帝顺利登基后,大肆打压宦官,这才终于结束了越国宦官当权的时代。襄城公主算是这次宫斗的牺牲品。
  温良辰当时不懂,以为是二皇子篡权,长大后才知道这事。王方这人虽然死了,但留下千古的骂名,曾经连徐正都栽在他的手上,如今还窝在三元山上下不来,可见其厉害。
  不过,她的注意力又转了回来,曹太后的公主死了,和李太后又有何干系?她去寻李太后争执个什么劲?
  温良辰灵光一闪,心中震惊,道:“莫非皇祖母的癔症……”和曹太后有关?
  将李太后从皇后之位打下去,那时还是贵妃的曹太后,自然有机会爬上皇后之位。
  温良辰咬牙切齿,眸色渐深,心道,当今的曹皇后便是个无耻的小人,身为姑妈的曹太后估计也差不离多少,没准李太后被刺激出癔症这事,还真和曹太后脱不离干系。
  “郡主,郡主?”老宦官见温良辰严重走神,急忙出声打断她。
  温良辰被他的声音唤回了神,理智重新占据主动地位,她猛然觉得方才的想法……实在是太过偏激。
  如今没有任何的证据和证人,能够指正李太后的癔症是曹太后所为,她这会儿给曹太后扣上个大帽子,实在是没有任何道理。
  想到自己差点情绪化思考问题,温良辰便觉得一阵心悸,心道,原来自己还不够成熟,一提起李太后和襄城公主,便容易激动。幸好这会儿没事,万一碰上何人,难保不准会胡乱说话,或是做下错事。
  她端着热茶抿了一口,喉咙及胸口暖和变得暖和起来,温良辰向一脸纠结的老宦官又问道:“公公,你且继续往下说。”
  老宦官颤着嘴唇道:“那时候襄城公主殿下夜间发烧,太医院判都前往坤宁宫诊治,谁料到小公主殿下也突然犯起了病,那头太医院派出太医并不善医治孩童,小公主当晚便薨了,曹太后痛失唯一的爱女,便怪在咱们太后娘娘的身上。”
  老宦官还记得,那天晚上坤宁宫内简直得要翻了天,砸碎宫中不少名贵物事,闹了一整个晚上,曹太后披头散发红着眼睛从里头冲了出来,待他们进去之后,李太后已倒在地上抽搐不已,次日便开始变得奇怪了。
  “公公,后来曹太后和皇祖母,便开始针锋相对了吗?”温良辰抿起嘴唇,心中震撼不是一点半点,原来李太后的癔症,和曹太后真有一定的关联。
  老宦官想了片刻,皱着雪白的眉毛道:“曹太后本与太后娘娘感情极好,自那次争执以后,二人感情逐渐淡了下来,太后娘娘也一度消沉。见太后娘娘精神不济,曹太后对她不冷不热,即便后来成为皇后,曹太后也未曾为难过太后娘娘。”
  背后说曹太后的过往,实在是太考校承受能力,老宦官紧张不已,整个身子都不禁抖了起来。他思绪回溯之时,猛地回想起后来登上皇后宝座的曹太后,以及那双精明强悍的眼睛,又是背后一凉。
  还好温良辰未曾太过介怀,体谅他的恐惧,不去介怀他的失态。
  没想到李太后和曹太后还有这桩恩怨,难怪曹太后每次看见襄城公主,一直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连带着温良辰也经常受到那双迫人眼色的审视。
  虽然没有得出造成李太后癔症的始作俑者,但是,温良辰至少知道曹太后对待襄城公主和自己冷淡的缘由,也算是一大收获了。
  老宦官又在温良辰的追问下,说了些李太后在宫中的日常生活,大约都是些无关痛痒的线索,温良辰都将其一一记下,准备稍后再派人调查。
  其实这些年代久远之事,能活到老宦官这个年纪的嬷嬷和宦官不多了,动手起来十分麻烦繁琐,除非当事人自愿配合,这才有可能挖出真相。可惜,李太后如今病症时好时坏,温良辰不敢去找她说这些话,将一堆旧事重新拉扯出来,谁能猜到她会发病成什么模样。
  亲眼见证过李太后发病的温良辰,想起她的那副癫狂的模样,便觉得心痛不已。
  至于拿着此事去问曹太后,那更是不可能之事。线索又从这里断了。
  “我看公公今儿早上也乏了,公公年岁已大,先去休息罢,仪城今早练习之事便交由吕嬷嬷看管,公公午后方便再过来教授不迟。”温良辰揉揉太阳穴,一下接收如此之多的秘辛,将她弄得头疼不已,更遑论颤抖整整一早晨的老宦官。
  “多谢郡主体谅奴婢。”老宦官颤颤巍巍地站起身,在丫鬟的扶持下,弯着年迈的身子,结结实实地给温良辰行了个礼。
  温良辰这时才发现自己疏忽,赶紧站起来道:“不敢不敢,公公赶紧起身罢。”
  老宦官眼底忽地闪过犹豫,张张嘴,一副似乎有话说的模样,向来敏锐的温良辰被搅得心烦意乱,此时又开始走神,未曾发现他这一瞬的不正常。
  看着老宦官佝偻的背影,温良辰再一次陷入疑惑之中。卷宗记载,竭力主张废去李太后皇后之位的是奸宦王方,按理来说,控制住英宗和仁宗的王方的嫌疑最大,可是谁能想到,这事儿居然还能和当今东宫曹太后扯上干系。
  温良辰撇撇嘴,自言自语道:“只要一牵扯至曹国公府,就准没什么好事。”
  温仪城在那头已练习完毕,吕嬷嬷过来向温良辰汇报,说温仪城学的效果不错,三日的时间足够了,包准能拉出去见人,让她不必太过担心。
  温良辰哪里会为此事发愁,温仪城一直就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即便他犯下错来,她都有能耐给他兜圆了。
  温仪城换了一身蓝袍回来,脑袋上的头发整整齐齐编在发带里,简洁利落,愈发显得他白净可爱,温良辰看他一眼,忍住笑意板着脸道:“今日早上将礼仪都学会了?过去那头花厅吃些汤羹罢。”
  温驸马今日上朝拖到现在还未归家,一般来说,下朝后他必定会按时回家,若是过上许久没见人影,便是遇上事儿了,估计今晚的晚饭还要再拖一段时间。
  距离晚饭还有四个时辰,温仪城练了一早上,肚子肯定是饿了。
  温仪城点点头,摸摸肚子,发现自己的确是饿了:“姐姐和我一块去吃罢。”
  姐弟俩坐在桌上吃着厨下新炖的鸽子汤,温良辰明显心不在焉,有一勺没一勺地搅着碗中的汁水,温仪城心中担忧不已,觉得她遇上难事了。
  虽然他在旁训练礼仪,距离角落尚有一段距离,却也听了一耳朵。什么太后皇后的,还有什么宦官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