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良辰.越国风云录之温氏传奇 作者:蜜糕(晋江银牌推荐vip2014-10-16正文完结)-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老太太照例问了几句孙子、孙女的生活情况,突然话锋一转,提到绣活上来:“良春是个有孝心的,你送给祖母的抹额,瞧着便是花了心思。”
  “孙女学艺不精,祖母谬赞了,只盼祖母喜欢便好。”温良春十分不好意思地道,脸颊却微微红了,眼睛也泛出亮光来。
  公主孝期未过,温府诸子守着大功、小功,温老太太虽不用给媳妇守孝,平时的用度也不能太过花俏,温良春瞅着机会,连夜赶制一条素色的抹额出来。
  “你小小年纪便如此心灵手巧,比她们几个都好多啦。”温老太太扫了姑娘们一圈,其他三个姐妹立即扭捏起来,温良辰也顺势垂头。
  “说起来,你们闺学也要开始上了。”温老太太似是想起什么,朝着温良辰道,“我记得,良辰未上过闺学罢,今儿便与她们一块去。”
  温良辰心中一惊,老太太说了许久,原来竟想让她上闺学!
  她猛然想起自家三位姑姑,皆由老太太亲手调。教,简直是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她们琴棋书画皆通,温良贤淑,众人皆道温家女儿有才有貌,趁着声名大噪之时,温老太太将三位姑姑嫁入钟鸣鼎食之家。
  这三位姑姑看起来风光,但襄城公主曾不经意提起过,她们所嫁之处,皆是礼教束缚极重之地。不仅要当正室太太操持家务,还要为丈夫处理后院妾室,养那白眼狼孩儿,连片刻自由也无,那位大姑姑便曾经回家哭诉生活艰辛,早知如此,她宁愿嫁给京郊富户,而老太太却以不明事理抵回去。至于二姑姑,则更悲惨,年纪轻轻守寡不说,还立了块贞洁牌坊。
  当女人,殊为不易。
  但是,这些女人,都是温家手中重要的棋子,她们所建立的姻亲,可保家族富贵不衰。
  温良辰背后一寒,原来老太太嘴上说闺学,其实,是在打她将来亲事的主意。
  她不要做温家的棋子!
  “莫非你不乐意?”温老太太见温良辰半天不开口,脑海中闪过襄城公主跋扈的模样,顿时便有些来气。
  “不,孙女不敢!”温良辰猛吸一口气,急忙站出身来。
  “那你为何犹豫?”温老太太眉头皱起,面露不悦之色,她不喜欢事情脱离掌控,而温良辰,明显肖似襄城公主,天生反叛,不服管教。
  温大太太捏着帕子,心急如焚,正要开口,却见温良辰突然抬头,眼眶一红,声音却是极为镇定:“不瞒祖母,父亲已经决定,让孙女前去静慈庵为母亲守孝。”
  “静慈庵?为何我从未听老四提起过?!”温老太太一拍案几,显然十分不满。
  温良辰在心中道,因为他也不知,如何告知于你?
  见温老太太发怒,荣禧堂中气氛急转直下,众人屏气凝神,大气不敢出一口。
  温良辰抿嘴不说话,只斜眼瞟向温大太太,心道,大伯母,对不住,侄女如今只能摆出你来了。
  温大太太心头一惊,背后冷汗直下。
  温良辰的确提过让她打探静慈庵的消息,可是,她却不知温良辰小小的心里,竟打着去庵堂守孝的主意!
  “母亲!”温大太太急忙站了出来,嘴角艰难地扯出一丝笑容,弯身解释道,“此事媳妇知情,只是尚未定下来,便未与母亲提起。”
  温老太太面沉如水,定定地看着温大太太,直过了许久,连温大太太都觉得腿部发麻,全身绷得难受不已之时,温老太太方才轻哼一声,不耐地挥手道:“可都饿了?先吃饭罢。”
  温大太太如释重负般松一口气,往后退了一步,再抬起头来之时,神色已恢复如初,俨然一副端庄长媳的模样,利索地指挥丫鬟们摆饭。
  温良辰松开捏紧的拳头,瞅着空隙转过头去,朝温大太太抱以歉意一笑。
  温大太太眸子微闪,苦笑着摇了摇头。

☆、第20章 见青天

  温良辰从老太太院中出来之后,绕过两府之间相通的小花园,一路返回至公主府。
  白嬷嬷和鱼肠皆一脸疲惫,待进入公主府地盘,鱼肠大声吐出一口气,以手背抹汗道:“老太太真是……姑娘,方才吓煞我了。”
  幸亏有大太太出来挡刀,否则,温良辰指不定会遭什么罪。
  一想到方才老太太那难看的神色,白嬷嬷心里便堵得慌,顿时愤懑道:“若是公主还在,老太太如何敢动姑娘?”
  “嬷嬷且消气,祖母令我上闺学,也是看得起我,想让我变成温府的棋子罢了。”温良辰小声道,心中和明镜似的。
  对于贵族女子来说,学习琴棋书画之艺,培养知书达理的性情,本就是必修之事,但是,老太太的出发点却不纯粹,她想通过枷锁式的教育,将温良辰磨成一个好掌控的孙女。
  这样的闺学,即便再好,她也不会上。
  更何况,襄城公主在临死前,给她留下一位老师。
  “唉……可是姑娘,您当真要去静慈庵?那里山高水远,老奴怕您受不住。”白嬷嬷苦着脸道,她不担心温良辰会落了教育,秉承着公主交待便是正确的,温良辰不去上那千篇一律的闺学,自然有其道理。
  白嬷嬷身为奴仆,不懂得其中要领,但是,温良辰却隐约猜到母亲的用意。
  待她长大之后,有公主府作为靠山,以及郡主头衔在身,婚事不消愁,更不必刻意讨好男人,最需要关心之事,乃是本身过得是否快活自在。
  因此,襄城公主从小便教她明事理、辨是非,《女戒》、《女则》虽为时代女子标杆,令人敬佩,却不必将人给框进去。
  想来她襄城公主一生肆意跋扈,虽不幸遇难,相信九泉之下的她,绝不愿看见女儿变成任由他人操控的附庸。
  温良辰回去补了个觉,午后,温驸马坐着马车回家,身后还跟着一列皇宫队伍。
  下人慌忙来报,赐旨的太监和仪仗队到了,请温良辰收拾去前院接旨。
  今日皇帝下达圣旨,封温良辰为朝阳郡主,特赐郡主金册,金册上书有一百五十字礼部亲拟的册文。另有三个县为封地,皆为产况丰盛之地,俸禄和赏赐直追当朝长公主。
  传旨的太监颁完旨意后,不敢收公主府的打赏,推脱了好一阵,才轻手轻脚暗自收下,待得离去之时,太监还大声称赞温良辰数句,生怕他人不知其敬意。
  望着御赐的队伍离开,温驸马手握圣旨,呆呆地站在大门口,面色苍白,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
  温良辰拉住他的袖子,抬头问道:“父亲,陛下为何会突然赐封?”
  温驸马双手颤抖,好似握着一个烫手山芋般,他将圣旨放置在白嬷嬷递来的托盘上后,整个人立即全身一松,身体晃悠,形如虚脱。
  “来人,扶父亲回去。”见状,温良辰心中一紧,急忙指挥着小厮过来抬人。
  下人们七手八脚冲上来,半抬半扶将温驸马送入主院中,温良辰小手一挥,众人立马散了下去,只留父女二人和贴身嬷嬷丫鬟。
  贵妃榻上,温驸马歪倒如同一滩烂泥般,温良辰坐在圆凳上,忍住心中的疑惑,并未继续追问,她顺手接过鱼肠手中的扇子,轻轻摇起,小心翼翼为他扇风。
  温驸马仰着头,嘴唇微张,如同一条濒死的鱼。
  他又接着灌下一口茶,阖眼休憩了片刻之后,猛地一个鲤鱼打挺,翻身坐起,惊讶地看向温良辰,哑着嗓子道:“我竟然回来了?”
  “父亲,你究竟碰上了何事?”
  想起早晨的所见所闻,温驸马全身冰凉,不自觉咽了一口唾沫,感觉喉咙依旧发涩,良久后,方才耐着不适答道:“……下朝之后,陛下赐我御宴。”
  温良辰顿时恍然大悟,难怪他被吓成这般模样,原来是与宣德帝一块吃早饭去了。
  “不仅如此,陛下还同我提起一件事,昨日和亲王向陛下请求赐婚于你。”温驸马忍不住浑身战栗。
  “父、父亲,您没应下来罢?”温良辰大惊失色,没想到自己二舅速度竟如此之快,重孝四十九天刚过去,便要求宣德帝赐婚?
  孝期足有三年之久,即便现在开口提亲,也要等到三年之后再下旨罢?
  “为父没有应下。”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温驸马后知后觉地感觉到一阵害怕。
  早晨于偏殿中吃早宴,宣德帝提出此事之后,温驸马心中激动,鬼使神差地跪下来,居然还大吼一句“臣不同意!”,其声音之大,态度之坚决,差点惊掉了宣德帝的下巴,一度以为温驸马被鬼怪附了身。
  他没想到的是,素来懦弱无用的温驸马,在对女儿将来的婚事上,竟然能表现如此的……勇敢。
  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