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与子归(出书版) 作者:卿妃-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俊颜闪过一抹未曾觉察的恼怒,抚上她没穿耳洞的细白耳垂,上官默默凝睇了一会。而后拿出一枚早已准备好的碧玺耳钉,又快又狠地扎了上去。

    “嘶——”捂着右耳,秭归向后一跳,“做什么你!”

    “听说扎了耳洞下辈子就只能做女人。”

    指尖染着血,余大侠真的怒了。“下辈子我是男是女关你何事?”

    某人得意满满地笑开。

    “因为我只想做男人。”

    江湖定律第二条,对于大侠而言,变态的世界永远是个惊叹号。

    

第八章 太平有象

    季柯,字君则,元宁九年北直隶解元、进士会元、状元及第。未及弱冠连中三元者,大魏第一人也。初佐敏怀太子,太子殁入成王府。

    元宁九年,入翰林院为庶吉士。

    十二年,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十三年,翰林院侍读,正六品。

    十四年,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

    十七年,通政使司左通政,正四品。

    十九年,南直隶兵部侍郎,正三品。

    二十年,成王即位,为武帝。

    圣德元年,吏部侍郎,正三品。

    圣德三年,吏部尚书,正二品。

    …………

    直至兴平元年,方入阁。次年为首辅,拜文华殿大学士,位列三公正一品太师。柯历经三朝,功在中兴,为一代权臣。

    ——《兴平史记》


    天蒙蒙亮,琉璃瓦上染抹青鼬般的的美丽缥色。

    朝鼓旷远地回荡在皇城上空,是时午门虽开,文武百官却只能自左右掖门鱼贯而入。因为正中那道红门除了皇帝、中宫皇后,只有大比之年的一甲三名才可使用。而距离他平生仅有的那次中门之行,已有十年之久。

    拢了拢象征正二品的锦鸡官袍,季君则微微蹙眉,总觉这年的秋冷了些。

    “君则兄!”

    远远跑来的是户部尚书孙渭,虽和他是同年进士,可因长他十岁,又坐在户部这个火山口上,看起来倒像是他的长辈。如今孙渭眼下有黑,显然是一夜未睡。

    “君则兄救我。”孙渭近前就拜。

    “应清你这是做什么。”

    孙渭攀住他搀扶的手,十指紧紧攥住。“下县的银船还没打捞上来,新收的秋赋又中途被劫,太仓库和广惠库已经余银告罄,哪儿还能凑齐下年的军饷啊。”

    “那常盈、节慎、东裕三库呢?”季君则急问。

    “两河同涝工部的节慎库早已自顾不暇,而礼部的东裕库本就不充盈,正旦、万寿两节又快到了,首辅有意说要大办。礼部尚书戴大人天天去我府上要钱,搞得老夫有家不敢回,真是苦不堪言。”孙渭形容槁枯地垮下肩,“至于太仆寺的常盈库,君则兄你又不是不知道,太仆寺卿是内阁的人啊。”

    屋漏偏逢连夜雨,先皇本就没留下什么底子,再加上今上即位以来好用兵事和天灾人祸,仅有圣德年号的这四年,户部尚书就换了三茬。第一位致仕回家,第二位下到诏狱,到孙渭已经是第三任,也是最有可能光荣殉职的一任。

    “若只是老天弄我那也就罢了,可如今分明是有人有意要整垮户部,整垮君则兄啊。”

    他、孙渭与正在两河治涝的工部尚书陈鉴,三人不仅同是元宁九年进士,而且都曾是五绝门人,被时人称为“新流”。但与另两人仅听过五绝先生讲学不同,他是五绝先生的入室弟子,且排在今上之后位列三席。

    当年明明是怀着同样的理想,要不惜一切代价中兴大魏,为何今日会走到这一步呢。那个曾经的二哥,为何在即位后会变成这样。

    季君则兀自揣测着圣意,根本没听见孙渭在说些什么。

    直至到了奉天门,他才稍稍回神。

    “待会儿听政,还请君则兄主持公道啊!”孙渭哀求道。

    大魏施行的是单日上朝,双日听政。换句话说单日才是皇帝陛下的工作日,双日若百官有事可在外朝宫殿正门——奉天门等候,若陛下起得早心情好,那便会举行御门听政,若舍不得老婆孩子热炕头,那各位大人们就请洗洗睡吧明日请早。

    在这一点上,比起连朝都不上,三百六十日天天热炕头的先帝而言,今上算是位十分称职的皇帝,至少今日以前从不曾缺席听政。

    当然,是今日以前。

    “什么?今日免政?”早早候在奉天殿的百官们炸开了锅。

    “君则兄,这可如何是好,可如何是好啊。”孙渭嚎啕大哭起来。

    这下皇上听也不听,摆明是不给活路。就算皇上不想清流独大,有意平衡朝野势力,但何至于闭塞圣听,连机会都不留。

    想到这,季君则拉住前来传令的大太监,不留声色地塞了点辛苦费。“钱公公,皇上昨夜歇在哪儿?”

    掂了掂袖中的银子,大太监笑开了脸。“回季大人,昨晚上皇上宿在西苑,没翻牌子。”

    西苑?他心叫不好。“昨日在西苑班房值宿的是哪位大人?”季君则急问。

    “是首辅大人啊。”惊讶于季尚书的毫不知情,大太监道,“昨夜皇上在乾清宫诏对首辅大人,还拟了圣旨呢。”

    “什么圣旨?”他紧捉钱公公的衣袖。

    “季大人这么想知道,为何不来问老夫啊。”身后响起得意的笑声。

    “首辅大人。”

    周围人纷纷寒暄巴结。

    藏起忧色,季君则作揖行礼。“大人,早。”

    “嗯。”盯着他微折的腰,首辅享受道,“想知道昨夜那道圣旨下给谁么?”

    “请首辅大人赐教。”

    “季大人也该知道,如今皇上最缺的是钱,可惜户部无用不能为皇上分忧。”说着,老目瞟了一眼身侧,吓得户部官员不住颤抖,生怕这道圣旨砍到自己头上,

    “老夫辗转反侧,终于想到了一个可解燃眉之急的好方法。”

    此言一出,孙渭连忙止了哭:“还望首辅大人赐教!”

    他手脚并用地抱住郑首辅,仿佛抱着求生浮木,也不管是清流还是浊流,只要能救命就好。

    就算当年再有抱负,可在生死面前终究糊涂。

    季君则冷冷看着毫无原则可言的孙渭,心下有了计较。

    “怎么季大人猜到了?也对季大人可是百年难见的年轻俊才,就算入不了阁,可这种法子总该想的到的。”语带讽刺,郑首辅得意非常地看向他,“全国二十一家户巨富,随便抽掉几家就可解今冬银亏啊。”

    闻言,百官皆愣。

    “大人是说……抄家?”季君则不可置信地盯着他。

    “季大人果然聪明。”

    杀鸡取卵,这无异于自毁长城。这老狗,这老狗!

    手不可抑制地颤抖着。“首辅大人可知此举的后果。”

    “后果?反正‘贼开花’的把戏比比皆是,这次不过是换成几家巨富罢了,又能出什么事,还是说季尚书有更好的法子为皇上分忧?”

    说完郑首辅得意一笑,叫来刑部尚书便离开大殿。

    “完了!完了!”头发散乱,孙渭嚎啕大哭。

    “这可是转机啊,大人。”户部官员纷纷劝慰。

    “你们懂什么,懂什么!这回老夫必死,户部必死!老夫要回去交代后事!”

    推开众人,孙渭仰面狂笑地跑出大殿。见此,百官皆称孙渭疯了,只有他明白孙渭清楚的很。

    大魏开国至今已有百年,由最初的实物为赋,到如今统一以银为税,这便是商贾的胜利。在复杂的帝国税赋血脉中,商贾看似弱者,实际上却掌控者实物与银的交换,尤其是巨富商户。

    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

    全国这二十一家巨富之所以为巨,不在于钱资家产之盛,而在于通货范围之广。

    关于这点,只读农本商贱孔孟之道的朝臣们怎会懂?欲将五绝之说斩草除根的今上又岂会用?

    陛下啊陛下,如今您该防的不是五绝门人,而是那个将绝天下的老匹夫啊!

    想到这他心急如焚,健步如飞地跑向乾清门。

    “今日皇上谁也不见。”

    “请福公公再通传声。”

    “别为难咱家了季大人,皇上正烦着呢。”

    “烦着?”他抓住了重点,“内廷有事?”

    “哎,可不是,皇长子生病要娘,皇上又不准柳嫔娘娘去看他,现在娘娘正在乾清宫外跪着,求皇上准她母子一见呢。”

    说来真是可怜,这位娘娘是两年多前皇帝南下江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