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月02日巴顿 (下)马骏-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月2日 《巴 顿》(下) 马 骏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03日 10:11
                   


              主讲人简介: 
              马 
            骏:法学博士。1953年生,曾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国防大学和北京大学,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军事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外国军事思想和军事历史研究工作,现执教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为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会理事。著有《世界经典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风云人物》等著作。 

              内容简介: 
              在二战的美军将领中,巴顿以其鲜明的个性而备受争议,他做事的随心所欲在战场上也不例外。1918年,美国发动圣米耶尔战役,对德国实施作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仗。9月13日,巴顿率领他的坦克旅参加了这次战役,在没有接到任何指令下,巴顿冒然进攻,虽然成为1918年协约国最早进入兴登堡防线的部队,但却暴露了美军有坦克的秘密,巴顿的这次轻率之举,遭到上司的严厉斥责,然而也是这次的冒然行事,却引起了美军另一位高级将领的注意,巴顿的军事生涯由此改变。 

              巴顿无疑是一代名将。赫赫战功使巴顿威望大增,官运亨通,晋升为四星上将,甚至被吹捧为“军事奇才”。他对目标的追求坚定不移,他对战争无比热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次战役中,没有任何一位高级将领有过像巴顿那样神奇的经历和惊人的战绩。他自认为赢得战争靠两样东西,那就是胆量与鲜血。其实,在这些光怪陆离的表象背后,巴顿还有他能打胜仗的秘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涌现的军事将领中,巴顿的军事生涯真可谓跌宕起伏,摇摆不定,尽管他战功显赫、所向披靡,在沙场的表现近乎完美,但他鲜活独特的个性让任何完美都与他无缘。他会把一件坏事情办好,也会把一件好事情办糟。在巴顿的一生中,有赤胆铁心 
            作战勇猛的华丽词汇,还有傲慢偏激、口无遮拦的不美字句。前者给了巴顿无比的荣耀,后者则让这位老将几经沉浮,甚至影响到了前程。 
              巴顿的死亡就像他的性格那样,有很多值得人们琢磨的地方。巴顿的辉煌得利于战争。他简直就像是为战争而生的,没有了战争,他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即使活着,他也活得没有一点精神。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不久,巴顿真的死了,他的死应验了一句话,他就是为战争而生的人,战争的结束意味着他生命的终结。巴顿的出现证明了人类多彩生活的另一种可能,那是一种视荣誉为生命的人,这位曾经叱咤战争舞台的风云人物在结束他个人的演出之后安静地离开了。 

              (全文) 
              中国有句俗话千里马还要由伯乐去认,巴顿就是这么一个人,巴顿的经历也充分说明了这句话的哲理。二战爆发的时候,巴顿在美军还真没有太大的名气,至少那时候的巴顿,远远不及后来的巴顿。有千里马还要有伯乐识货,否则尽管是千里马,也只能仰天长鸣,发出怀才不遇的悲叹。那么巴顿的伯乐是谁呢?这个人就是乔治·马歇尔,马歇尔和巴顿的相识还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当时马歇尔正在潘兴手下面的一个第一集团军当作战处处长,巴顿担任装甲旅的旅长,两个人并没有什么深交,只是在一个部队任职,见面打个招呼而已,那么在圣米耶尔战役中,我上次讲的圣米耶尔战役中,巴顿鲁莽的行为受到上司罗肯巴克准将的申斥,这个事情发生之后,自然让在集团机关工作的马歇尔知道了。马歇尔非常欣赏巴顿的行为,马歇尔对圣米耶尔战役中巴顿的鲁莽行为,认为是无可厚非,马歇尔说如果我是巴顿,我当时也会那样做,所以就这么一件事,两个人就建立了友谊了。1939年9月美国总统罗斯福任命马歇尔担任陆军参谋长并晋升为五星上将,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只是美国没有参战,那么马歇尔以一个军事家和政治家的脑袋,很快敏锐地感受到美国受到战争的侵袭,美国加入这场战争是迟早的事情,他认为必须立即加速军备建设。所以说他向罗斯福总统力荐自己的军事发展计划,并且很快获得了国会的批准,那么他这个军事发展计划的内容就有组建装甲部队的内容,那么由谁来担任新组建装甲部队的军官呢?马歇尔立即想到了巴顿。有人听说这件事情,你要起用巴顿,就提醒马歇尔,他说巴顿是一匹没有缰绳的马,小心你让他踢着,但是马歇尔不为所动。这样呢,年已55岁的巴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也就是1940年7月,被任命为装甲旅的旅长。巴顿上任了,他来到了位于本宁堡的装甲旅的旅部,但是他看到的是什么呢?三百多辆坦克,大多数是开不动的,他的士兵是什么呢?是一群刚刚进入装甲部队的新兵,有的士兵的衣服上还沾上女人的泪痕,那么巴顿就是在这样一支部队开始他的创业。 

              当时美国的坦克零件大部分是从一家叫西尔斯·罗巴克公司订购的,然而当时陆军部的文犊主义,还有缺少经费这两个问题的困扰,使得装甲旅无法从正常途径从这个公司订货。因为你要想买坦克零件,要批,那边战争爆发,但是远在大洋另一端的美国还没参战呢,所以文牍主义层层批示,盖这个戳,签这个字也需要时间。另外还没钱,怎么办?巴顿自己掏腰包,巴顿就从自己的腰包掏出一大笔资金,自己去到西尔斯罗巴克公司订货,交现金,我不欠你账。一把一利索,所以自己掏腰包将全旅325辆坦克和数百辆机动车的零件购齐,开起来。那么巴顿究竟自己掏了多少腰包,从自己的腰包里掏了多少钱,这个数字致死他都没讲。当然这个前提条件巴顿他家里很有钱。那么对于士兵,他召开全旅的大会,他说“打仗靠的是勇敢,而不是女人的眼泪,你要想让关心自己的女人少流眼泪,你就应该勇敢地战胜敌人,否则你们的女人眼泪就算流成了河,也救不了你们的命,你们什么都不要怕,打仗也没有什么,以后看我老头怎么干,你们就怎么干。”所以说他的士兵一直到他当集团军司令官,都亲切地讲,“我们的老头”,就这样呢,一支最有战斗力的装甲部队在巴顿手中锻造出来了,他用这支装甲部队,开始了他一生中军事生涯的攀登历程。所有的美军军官包括对巴顿抱有成见的人,最后都认为巴顿是一位真正的骁将,巴顿的传记作者法拉克曾经说,他说巴顿辉煌的战功,使其他的所有美国将军的将星都黯然失色,这就是一个伯乐成就了一代名将。 

              巴顿这么能打仗,那么他的奥秘在什么地方呢?他的指挥艺术究竟来自哪儿呢?所以战后研究巴顿的人,都在探究着这个问题。一位名叫小埃德加·普里尔的巴顿传记作家道出了其中的奥秘,普里尔说“巴顿作为统率人物,其最大的特点是以他本人的尚武精神去激励部下,他用自己的个性成功地影响整个部队,尽管他的部属,有时恨他但仍然能够仿效他来言行,像他那样思索作战,巴顿的才智就是在于他能够率领全体官兵去完成难以完成的任务,这就是巴顿,这就是巴顿指挥艺术的奥秘。 

              下面我举几个例子来看看巴顿的指挥艺术,第一个是身先士卒。巴顿指挥艺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充分估计到战争中人的精神因素的作用,巴顿打仗凶狠,但绝不蛮干。他有一句名言:战争中不应让恐惧左右自己,我和美国国防大学军官座谈的时候,我就讲了这句话,他说你怎么知道这句话,我说巴顿有句名言,“在战争中不应让恐惧左右自己“。他说美国军人一般都知道巴顿这句名言,巴顿说要让士兵做到这一点,军官就必须身先士卒,他向他的下级军官发布最重要的指令应该是什么呢?他说”每个人在自己适当的职权范围内,都要身先士卒“。巴顿这样要求军官的,也这样要求自己,他经常做着他载有三颗将星的吉普车到部队去,视察他的部队作战情况。据第76师装甲师师长史密特回忆,有一次他们在抗击德军的反扑中,战争非常激烈,突然巴顿的吉普车出现在阵地上。士兵一看巴顿来了,因为巴顿的吉普车非常抢眼,它有三颗将星,我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