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含解脱道次第600十480问答合订本-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舍:能提得起,也放得下,离开二元对立。(不执著,不起爱憎)
十八、怎样才能接纳别人的不足?
答:先承认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脸没有比别人白。真心接纳自己,才能将心比心,接纳别人的不足。
十九、怎样生起惭愧心?
答:回来如实发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贪、瞋、痴;看到自己的脸黑,真诚的面对自己,放下种种的虚伪、种种包袱。宁要真的丑,不要假的美,才能生起惭愧心。
二十、什么是花开见佛悟无生?
答:花开,就是智慧的开展。心柔软、放开、归零,了解生命的意义;了悟生死大事,所有的不安、所有的苦消失,把过去的种种框框、界线不断的破除掉。这样,生命就会不断的开花、开花。见佛,是体悟到了实相、真理。见佛不是见到某某佛像。悟无生,是体证到无我,进入到不生不死的世界。
二十一、什么是惑、业、苦?
答:惑:是无明;业:是因无明而造作;苦:是因造业而受苦报。
二十二、修行用功的着力点在哪儿?
答:就是要看到贪瞋痴的心态,只要没有解脱,每个人都有贪瞋痴。修行用功的着力点,就是在历缘对境之中,随时回来看到我们贪瞋痴的展现,能看到才能断除。
二十三、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作用?
答:软化僵硬的心,开扩狭窄的心,有助于进入四禅八定。
二十四、修“慈悲喜舍”哪一个在先?
答:悲心在先,就是看到自己的苦;看到众生的苦;看到不可抗拒的老、病、死。最重要的是看到自己内心的不安,才能产生悲心——悲悯众生。
增补:
27、如何理解仁者无敌?(27页)
答:我们内心的不安,是来至于我们有很多不想要的境界,还有很多敌人,很多逆境,当一个人能够慢慢扩展我们的心胸、界限,你的敌人也会化为你的朋友,于是很多的担忧不安会消失于无踪,当你的心量扩展到无量无边,你就没有敌人。
28、修行如何,家人是首先的检验者的认识是怎样的?(28面)
答:一个人真正在修行,随时都会散发出一种柔和安详的气氛,家人会感受到你的改变,原来你是一家之主,常常展现大男人主义,现在慢慢柔软、转化,让家人真正能够感受到自己的那一份柔软安详。这就是在学佛方面,具体展现你的闻思修,家人是一个很好的检验者,慈悲要从自己开始,从自己家人开始,我们往往很容易对外人慈悲,很不容易对家人、对自己慈悲,尤其是不容易对自己家人慈悲。
29、黑洞的容量有多大?(32页)
答:可以装得下你的所有财产,所有的名利地位,所有的国土江山,装得下你所有的一切,这就是黑洞的厉害。
30、生死轮回的重点原因是什么?(34页)
答:就在于贪、瞋、痴、因为有三毒烦恼,才有生死轮回,你要了脱生死轮回,必须针对贪、瞋、痴着手。
31、历缘对境怎么解释?(35页)
答:历缘就是在日常生活、在工作、在待人处事之中,所经历的各种缘,对境就是面对各种境界,也就是在一切的行、住、坐、卧、日常生活,工作之中面对所呈现出的各种境界,随时回来看到自己贪、瞋、痴、的展现,当你能看到的时候,才能断除,如果看不到,没有反观能力,就不可能断除。
32、什么叫三妙行?(37页)
答:修行的行就是代表我们的身、口、意行。口行是讲话,身行是动作,意行就是意念,当我们身心柔软、祥和、慈悲,就会展现出三种美妙的身、口、意之行、就叫做三妙行。
33、怎么破除身见结?(38页)
答: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一定是要身见结破除以后才能做得到,因为他看到自己跟众生是一体的,看到众生在茫茫人生苦海里,没有办法真正的安心,再加上当他慢慢走上正法之路解脱之后,回来看众生在苦海中浮浮沉沉,他那一种悲悯之心的生起,必然是由衷而发。因为你的悲心是来自于见到众生的苦,这时候才能够身见结破除,你才能够无条件,无所求慈悲一切众生,才能真正慢慢来到无我。
34、怎样才能做到无我?(39页)
答:《阿含经》里处处都有讲到无我,从五阴、六入处、六界方面解析无我,这是在理论上知道无我,而这里是要真正实际做出来。真的在日常生活中,去展现无我、无私、无条件、无所求、这样就是为法做见证,实际体悟佛法的精髓,然后又展现出来。你的悲心展现,处处所作所为是为世间少苦离苦,考量点是为众生,为世间这样能做多少,你就去做,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也没有其他动机。当你真正具足慈悲之心,才能够把身见结渐渐破除掉,当你的身见结破除掉之后,才能真正慢慢切入无我。
35、什么叫二元对立?(40页)
答:就是不断在分别是非、有无、优劣、大小……目的是衬托出己大人小,己优人劣,己高人低,比如修行人,认为别人修行不好,自己才是正法,自己才是正派的人,别人就不是,异于我者就是外道,顺我则是,逆我则非,这些都是二元对立。
36、看一个人是否在修行、有什么检验标准?(40…41页)
答:所有的修行,要能够有助于断除我们的贪、瞋、痴,如果你的修行没办法让你在历缘对境的时候,来检验自己的贪、瞋、痴,来断除贪、瞋、痴,那就是在世间法里面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检验标准。

第三章    体会世间苦难——老、病、死

二十五、为什么说老病死都是伟大的天使?
答:老病死经常在刺激你;唤醒你,醒来吧!不要再做梦了。不管你权位多高,财富多大,也没办法摆脱老病死的折磨。
二十六、什么是真正的消灾加持?
答:真正的消灾加持是来自于我们内心的祥和、柔软、冲突减少。有三妙行的具体展现,很多的灾难会化于无形。
二十七、众生的苦是怎样产生的?
答:来自于对抗“无常、无我”的自然法则。
二十八、苦海是怎样产生的?
答:是自己的知见、自己的视野、自己的框框,把我们束缚住了,让我们不能够解脱自在。本来实相真理是“无常、无我”的,但是众生偏偏一直在抓“常”、抓“我”,于是跟实相一直背道而驰,苦海就这样产生了。
二十九、众生不怕死是什么心态?怎样才能真正的不怕死?
答:是一种无奈,怕也没用,无选择余地。
体证到无常、无我,又做到无我。“自我”先死掉,了悟无生之理,即没有生死,生死一如。
三十、所有八万四千法门的目的是什么?
答:都是让我们的心澄静下来,然后有深度的去反观;有深度的去看现象界、去看实际存在的实相。有深度的来看我们内心的不安、内心的苦、内心的恐惧。
三十一、你的生死大事彻底解决了吗?
答:问问自己就知道,你可以欺骗得了别人,欺骗不了自己,也欺骗不了明眼人。因为内心安不安,一看都很清楚,你的眼神会如实展现你内心的安不安。
三十二、修行重要的转折点是什么?
答:修行很重要的关键是,能够看到自己的脸黑;看到自己的贪瞋痴的心态。当遇到境界生起了贪心、瞋心,能够看得到,这是修行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原来的心是向外看,解脱法是向内看,唯有回来看自己的不足,才能解脱自在。
三十三、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贪瞋痴该怎么做?
答:不是一直停留在指责、沮丧、负面的情绪里,这样又在伤害自己,是不对的。当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贪瞋痴,第一要生起惭愧心;第二要对自己慈悲,接受真实的自己;第三让自己归零重新再来。
三十四、禅宗有三句话代表三种境界,是哪三句话?
答:第一阶段:“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还没有体悟到“缘起法”和“无常法”之前,“见山是山”,是用“小我”在看山水,认为山是无情的,我是有情的,山是山,我是我,互不相干。
第二阶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经过闻思修证后,看到这个也无常,那个也无常;这个也无我,那个也无我。这是以头脑在解析的过程。
第三阶段“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同样是见山是山,但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心灵品质。第三个阶段是无我,证悟到真理实相,认识到山河大地、万事万物、一切众生都是一体的,自我只是一体世界里的一分子,“我”本来是不存在的。这种境界是,看山我就是山,看水我就是水,看花我就是花,与当下的境界溶为一体。
三十五、怎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