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影响未来中国传媒30人-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就是一个整版就是一篇报道。

    采访者:“冰点”这个名字据说是你随口就叫出来的,就这么简单吗?

    李大同:那时各个报纸都在炒作自己的报道,动辄称自己报道的是焦点,对这种自我标榜我极为反感,但是我自己的版也要命名,好让读者记住你,大伙在那儿想这想那,真是比给儿子起名还要难。后来把我给搞烦了,突然就冒出一句,别人叫“焦点”、“热点”,我就是个“冰点”。

    大家都愣在那儿,琢磨琢磨说,“冰点”,不错,还真有一点味道。

    “冰点”的名字一出来,就会对内容产生限制,这就是要鞭策我们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关注普通人的想法。

    采访者:《冰点》用什么来震撼读者呢?

    李大同:首先是题材。用什么做第一篇,真是绞尽脑汁,但是机会就是这样出现了。我看到《北京晚报》一副小照片,照片说明是“北京还剩七只粪桶,背粪桶的都是老知青”。照片就是一个背影,一个粪桶突出半个脑袋,在一个极窄的小胡同里。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

    采访者:有一种感觉震撼了你的心灵深处?或者说是一种时代的印记?

    李大同:现在可以说是一种职业经验和生活经验与某个线索之间产生的共振,这是新闻工作者经过常年历练产生的感觉。新闻价值的判断,通常不是像学校里学的那样,根据教科书某某定义来判断它是不是新闻,而是你常年积累起来的职业的直觉,一看线索,你脑子几乎会看见读者在读它时是什么样子,这是一种听起来很玄的东西,但是它对我来说是活生生的。

    当时我还不能用语言对这种判断做精确表达。但我首先知道粪桶是个什么东西。它是上世纪50年代教化人民的一个图腾用具,那时为什么社会最底层的一个工人会受到国家主席的接见,大中学生抢着要去背这个粪桶,而且背这个粪桶要左摇右晃,而且要把里面的粪水摇出来,从头到尾洒下来?那时把粪桶抬到了“思想革命化”的至高无上的地步。而现在背粪桶的是谁?是老知青。我本人就是老知青,在草原插队十年。知青这代人倒霉,生下来就赶上“三年困难时期”,饿肚子;上学,赶上“文化大革命”,中断学业上山下乡。在当时他们是“走在时代的前面了”。大浪淘沙,十年过去了,他们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了,终于明白过来。

    这两种事物结合在一起,是从最高点跌落到社会最底层,我能体会到这种政治波谲云诡,那种无奈,那种令人伤感、感叹的东西等等,这样的感悟空间在我这儿都很具体。

    采访者:你的这个想法产生到记者写出稿子有多长时间?

    李大同:一个多月时间。当时没有任何人相信这个题目有人看,有价值。领这个题目的是一位漂亮的女记者。我说那你可要受苦了,这可不是一般的活儿,要跟着他,从早跟到晚,他背粪,这个胡同他进去几趟,你就要跟着走几趟,要来来回回地走你才会有感觉。还要到他们家里去,和他老婆聊,和孩子聊,要完整地观察他们怎么在活着。

    稿子几经修改出来了,出报当天晚上我睡不着觉,因为这是我的第一个“儿子”,早上爬起来就往报社赶,一进报社我就知道成功了,因为传达室的老大爷、司机班的哥们儿都在说“粪桶”,见到我就伸大拇指。刚坐到办公桌前就有一个读者电话打进来,说着说着就哭了,听得我眼睛直发热。

    采访者:你回忆的是八年前的一幕,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你的激动,这是否更让你验证了你赋闲那段时间总结出来的新闻理念?

    李大同:是的,我们可以总结一点东西了,普通人民为何那么关心这样的报道?因为他们在里面看到了他们自己。以前,普通人在大报上一丝一毫的地位都没有,如果普通人被报道出来,他一定是政治教化的模式,比如欧阳海,雷锋。不是人们关心他们的生活,而是要用他们来“教育”你。换句话说,在以往的新闻中,公众在普通人身上看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偶像和圣徒。

    总结得深刻一点的话,我们等于开发了一个新闻的宝藏。《冰点》并不是写普通人的故事就行了,这是误解了《冰点》,《冰点》走的道路实际上是挖掘普通人当中不普通的故事,它要具有明确的社会背景指向和很强的历史感。

    采访者:是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不普通的事?

    李大同:不,其人整个的命运跌宕才能构成不普通,这是很难找到的。即便是普通人,新闻规律仍然在背后控制,新闻一定是“不普通”的,一定要有悬念。

    采访者:《冰点》创办之初,许多报道似乎专攻冷门,或者是走进灰色地带,你如何界定“灰色地带”?

    李大同:其实不是这个概念,我自己的定位就是拾遗补阙。《冰点》它传达的是另外一类信息,是提供给人们感悟思考的空间,提供一般新闻根本不可能提供的真实氛围。普通人一看,怎么和我这么像?马上就有共鸣。

    有人做了一个划分,新闻有两大类别,一类的功能叫做认知功能,另外一类的功能是感受功能,读者通过你描述的场景以及人物的命运,产生共振,触动某种情怀。《冰点》的报道提供的是这种感受空间的报道,能够和文中的主人翁的命运产生共鸣,为他流泪,为他紧张,为他高兴。《冰点》创办初期,这是我们的目标。

    采访者:《冰点》一度成为许多人的精神支柱,有的甚至把它看成解决问题的最后希望,你有没有让他们失望过?

    李大同:这是一种过高的评价,我们创作的只是一种好的报道,如此而已。《冰点》所设立的最高目标,就是让人看了标题之后从头到尾读完,我们没有别的其他的目标。你读完了觉得不好,你骂,证明我们的表现要素起了作用,你产生了情绪激动,这是美感的类型,这没有什么不好的。

    在某种程度上我也不讳言,我们就是要为日渐沉沦的社会道德体系立起一根柱子,我们关于普通人的报道,突出的都是善良、坚韧、关心别人、对生活充满希望,还有抗争,善与恶的较量。

    采访者:善良的人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麻烦,会来找你吗?

    李大同:我们的职业使命不是解决问题而是传达、传播出去,这是社会分工。我们不能靠一个《冰点》来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甚至也不能靠一家《中国青年报》来完成这样的事情。

第二部分 球场小,世界大 第33节 沸腾在冰点(2)

    采访者:你是否感到新闻的无力和无奈?

    李大同:新闻的无力和无奈将长期存在,这种状况将随着政治体制的改进逐渐改善。我是1979年进入《中国青年报》的,我们实际上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每一步的新闻进展,受挫,再进展,屡败屡战。可以肯定地说,今天的传媒环境和我们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中国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这就证明进步是切切实实在发生。

    你们一定要理解什么叫做新闻自由,不是老百姓说什么话你都登出来就是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是媒介工作者选择登什么,不登什么的权利。中国新闻的事业必定是一代人跟着一代人往前走,我们能做的就是这一代人在时空限制下能做的事情,我们做到头了,下一代人要跟上来。我相信是有希望的。

    采访者:《冰点》对《中国青年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有一天“冰点”融化了,会对中青报产生什么样的损失?

    李大同:中青报目前真正构成品牌的就是《冰点》。《冰点》要继续往下走,就需要从软新闻向硬新闻转化,因为《冰点》的这套绝活已经被某些媒体仿照过去了,不再是《冰点》的独门功夫。我们现在面临着回归到硬新闻。不过我们的硬新闻,是非常详尽的调查性报道,包括“克隆婴儿”,包括《本案维持原判》等都是硬新闻,软新闻能够符合选择标准的越来越少。毕竟时代不同了。

    采访者:有什么不同?

    李大同:今天我们在不断地向新闻的原生状态,或者叫做经典规则回归。现在我们评价一个新闻好不好,是按照国际新闻业的共同准则来判断的,这是整个新闻共同体信奉的理想和规则。

    采访者:作为全国性的报纸,该如何与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