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式太极拳推手精义-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拳谱中讲的劲法很多,也比较繁琐。这里我着重对滚、错、折、磨、弹、冷、正、侧、定、断、刀、锯、拍、掸、拽、擎、踏、重、离这十九种比较重要的劲法作些解说: 


   (一)滚劲: 

    “滚是沿立圆轨迹旋转的意思。与对方一接触,就在接触点上根据接触方式.向上、向下或向侧前、侧后方滚动。滚动时要内外相合,使对方劲头落空,并将自身的内劲渗入对方体内。 


     (二)错劲: 

    “错”是前后左右错开对方来力之顶点的意思。在与对方接手时,在接触点不变的情况下,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稍转动,避开对方来力的顶端,再将自身的内、劲渗入对方体内。 


    (三)折劲: 

     折劲如翻板。向上下翻滚或内外折动,使对方的来力落空。与对方一接手,接触点就是翻板的正中。翻板向上翻,内劲自下而上地渗入对方体内。翻板向下压,内劲则由上而下地渗入对方体内。 


     (四)磨劲: 

                               
    “磨”是研磨的意思。接手时,在接触点上沿平圆轨迹转动,手与肘相互配合,恰似在研墨。圆圈的大小要根据对方来力的大小而定。对方为大则圈大,对方力小则圈些手、肘由内向外磨转时,要有抛出之意,来力必被甩出。由外向内磨转时犹如漩涡向里旋卷,使来力坠入漩涡之中。 


     (五) 弹劲: 

     即是弹簧力。在用弹劲时要先蓄后发。弹劲是先借对方之力压缩弹簧,然后猛然撒放,将对方弹出。弹簧力取决于内气的鼓荡和体内钟锤的前后摆动。 


    (六) 冷劲: 

    发冷劲要突然。看准对方身体的重要部位,以短暂、刚健的内劲突然击之。冷劲实为柔中刚、软中硬的厉害劲法,击到对方躯体上虽不伤表皮,却使内脏不适。突发冷劲极易使对方受内伤,故不可轻易使用。 

    (七) 正劲: 

     即上直之劲。与对方一接手,要很快听出对方来劲的方向。凡来劲都有两端,一端是劲头,一端是劲源。对方劲头无论有什么变化,劲源始终与劲头保持直线联系。迎面直接对方的来力,通过其劲头控制其劲源即为正劲。 


    (八)侧劲: 

     与对方接手,即避开对方来力的顶峰(即劲头的正面)转接顶峰周围(即接侧),然后利用侧点控制对方的劲源,并由侧点向对方劲派发内劲将其击出。接侧点和发侧劲都是为了避开对方来力的正顶,迂回进攻。 


     (九) 定劲: 

    与对方接手后,首先要听对方力的变化情况,如果对方旋转灵活毫无定向,此时发之必然落空。必须先把对方灵活变动的身形定住,然后才能发之。定劲有两种:一种是指定,亦称点定”就是要在对方身体上任何部位,以手指的刺劲,向其劲派上刺点,使对方产生反应,并借此反应发之。第二种是吸定”。当对方变动不定时,可用手法听出对方来力的方向,用掌心吸引其来力,使对方感觉一空而产生暂时的停滞,我可惜此时机击发对方。 


     (十) 断劲: 

     拳谱中讲要劲断意不断,使用断劲击发时,亦不能断意,必须在沾、连、粘、随的基础上,掌握对方的中心。然后与对方脱离接触,手距对方身体的远近以利于吸引对方和便于发劲为宜。断后即拍为断拍”。发拍劲如投石。拍劲影响人的内气。用断劲顺对方来力方向吸引,称为断吸或断引。用断劲憋住对方的内气,称做断截”。用断劲要求得机得势,掌握好时机是非常关键的。发断劲时,必须用手法找出对方的缺陷,一断即发。 


     (十一)刀劲: 

      此劲由手如刀锯而来。刀劲是以前臂的尺骨侧为刀切入对方接触处。切入时肘往腰圈上沉坠。刀劲要求短促。向前切要配合以按、挤、采内劲,向后切要配合以采、捋.列内劲。 
       

    (十二)锯劲:亦由手如刀锯而来。在刀劲未能切入时,前臂立即内旋,用前臂内侧向前或向后锉锯,以肘为后援力。往前锯不奏效就向后锯。使用锯劲时腰圈要摊开与肘虚接。向前锯要配合以采、按、挤内劲,向后锯要配合以采、捋、列内劲。 


    (十三)拍劲: 

     要求手不用力,腕部灵活不能僵硬。将腰部的内劲由肘通向掌,由掌拍出手外,使用拍劲时,掌不能与肘、腰接死。只有腕部松活,内劲才能出于拍出。拍在对方身上如同把东西从手中投出,对方不应感到疼痛。拍要拍在对方的顶力上,哪里有力就在哪里使用拍劲。对方被拍后,会象皮球那样跳起。如果拍一次不能奏效,可连续拍之,直至将对方拍跳起。 


    (十四)掸劲: 

     就是要象掸东西那样,用手将内劲掸向对方中心。使掸劲时,自已之手必须离对方的中心近,否则就掸不动对方。发掸劲内劲必须先到手,再由手掸出。只有掸得既快又准,对方才能被击出。 


      (十五)拽劲: 

     这种劲可看成是向对方扔过去的劲,与拍劲相似。与对方接手时,中指根要虚含,然后手一张,将内劲由中指根拽出。同时要以腰作为后援,才能把对方发出。 


     (十六)擎劲: 

     在接手时.若遇对方来力的顶点,要先下按其顶点。再微向内含,使对方脚跟提起。然后,立即将肘下沉,朝对方中心发之。 


    (十七)踏功: 

    与对方接手,我即将心气放松,随之肩肘松沉,手的动作如同足之下踏一样,将内劲踏向对方臀后或足跟。踏劲与采劲相似,踏劲不能用在顶点上,而应用在顶点之侧。踏可有微左、微右、微上、微下的变化。 

    踏劲有三种使用方法: 

    l、踏发:用按、挤、弹簧劲.螺旋劲等劲法与踏劲相混合,将对方发出称为踏发。 

    2、踏离:是踏上对方又急分开,使对方失中,并将对方扑来之势引向自身后侧。绝不能有任何阻拦对方的动作,才能将对方顺利引出。 


    3、踏断:是踏上对方后再用断拍劲,将对方发出。步骤为:踏上,分开,断拍。 

    (十八)重劲: 

     是与对方接触时,将自己的松沉劲施放在对方的中心上。自已的内力越充足,对方便越感沉重。 

     (十九)离劲: 

     在对方欲听我劲时,我要用似离非离、似粘非粘之劲,不让对方听清我之劲点。此劲称为离劲。若对方欲发我时,我还可用离劲引化。同时听清对方的力,再施内劲将对方发出。 


     二、关于点 

     下面就揉手中怎样区别“实点”、“滞点”、“聚点”、“空点”和“拿点”,怎样运用杨健侯论古钟五个点的发法问题作些解说: 


                               
    “实点”是指对方能够发挥、运用其实力的集中点。不能在这个点上与之相顶。因此,接手时,要设法接触对方实点的周围(即接侧),再由实点之侧面将自身的内劲发出。如果一时找不到对方的实点之侧,可以采用引进落空的方法重接寻找。 


                               
    “滞点”是对方不能灵活变化、不舒服之处。如我用内劲控制住了对方的滞点,对方就不敢再用力顶碰。若顶碰,对方必自跌出。 


    “聚点”是对方内劲凝聚之点、不能灵活变动之处。 

    “空点”是对方没有力或使不出力之处,如果我控制或击发对方的“空点”,对方便无力反抗。只有先将对方引进落空,才能击发对方的空点。 


   “拿点”是用来掌握、控制对方中心的点。 

   “发点”是用来击发对方中心的点。拿点和发点的区别需在学习揉手时,口传心授才能体会清楚。拿点不是发点,有些人将拿点当发点,向拿点击发对方,是不正确的。这样击发,对方不会弹跳而出。 
      杨健侯总把人的身体比做寺庙内悬挂的大钟。大意是说,古钟的中间,有一条垂直的绳线,吊着钟锤可以摆动,钟锤的高低可以自行调节。借钟喻人,可分为四段正点。 


    (一)五点部位名称如下: 

     l.顶点:位于人的咽喉下方。 

    2、上死点:在顶点和灵活点之间。 

    3、灵活点:相当于人的心口处。 

    4、下死点:在灵活点和下垂点之间。 

    5。、下垂点:位于两胯之中。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