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故君薨称子某,既葬称子,明继体以系民臣之心。 
  '疏'“逾年称公”。解云:庄二十年传云尔,故据难之。
 
  不可旷年无君。故逾年称公。缘孝子之心,则三年不忍当也。孝子三年志在思慕,不忍当父位,故虽即位,犹於其封内三年称子。子张曰:“《书》云:‘高宗凉闇,三年不言。’何谓也?”孔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巳以听冢宰三年。”○凉,音亮,又音良。闇,如字,又音阴。毛伯来求金何以书?讥。何讥尔?王者无求,求金非礼也。然则是王者与?据未称王。○与,音馀。曰:“非也。”非王者,则曷为谓之王者?王者无求。曰:“是子也,虽名为三年称子者,其实非唯继父之位。继文王之体,守文王之法度,文王之法无求,而求,故讥之也。”引文王者,文王始受命,制法度。 
  夫人姜氏如齐。奔父母之丧也。不言奔丧者,尊内,犹不言朝聘也,故以致起得礼也。书者,大夫家,危重。言如齐者,大夫系国。 
  '疏'注“奔父母之丧也”。○解云:知者,正以诸侯夫人尊重,既在夫家,终身不反,唯三年之丧,乃可越竟而奔之。今此夫人如齐,直书不讳,故知其奔父母之丧也。○注“故以致起得礼也”。○解云:正以《春秋》之例,夫人违礼而出会者,皆不致之,唯此一文而书至,故庄二年注云“有出道乃致,奔丧致”是也。○注“书者”至“危重”。○解云:欲道夫人如齐奔父母之丧,礼既许之,则是常事,而书之者,但此夫人所適,乃是大夫之家,卑于夫人,有不制之义,而危重之,是以书也。○注“言如齐”至“系国”。○解云:案上四年“逆妇姜”之下,注云“不言如齐者,大夫无国也”。与此违者,正以四年经云“夏,逆妇姜于齐”,逆至共文,又不书如齐,见其娶于大夫矣,故不言如齐,正由大夫无国故也。今此夫人,仍彼妇姜一也,经书如齐,明知正由大夫系国故也,何者?今既尊内不言奔丧,若去如齐,即文不可施,是以将大夫系国,书如齐矣。
 
  二月,叔孙得臣如京师。 
  辛丑,葬襄王。 
  王者不书葬,此何以书?不及时书,过时书,重录失时。 
  '疏'“王者不”至“以书”。○解云:正以隐三年“天王崩”之下,师作解云“天子记崩不记葬,必其时也”,故此弟子据而难之。○“不及时书,过时书”。○解云:其不及时书者,即宣二年十月“天王崩”,三年正月“葬匡王”,昭二十二年“夏,四月,乙丑,天王崩。六月,叔鞅如京师。葬景王”之属是也,以其不及七月,故书之也。其过时书者,上下无文,唯桓十五年“三月,乙未,天王崩”至庄三年夏,“五月,葬桓王”,盖以当之。○注“重录失时”。○解云:以天下共葬一人而不如礼,故恩录之,剌其失时矣。
 
  我有往者则书。谓使大夫往也,恶文公不自往,故书葬,以起大夫会之。日者,僖公成风之丧,襄王比加礼,故恩录之,所以甚责内。○恶,乌路反。 
  '疏'注“日者”至“责内”。○解云:如此注者,正以昭二十二年“六月,叔鞅如京师。葬景王”之属不日故也。言襄王比加礼者,即元年“叔服来会葬”,五年“荣叔归含且赗”,“召伯来会葬”之属是也。
 
  晋人杀其大夫先都。 
  三月,夫人姜氏至自齐。出独致者,得礼,故与臣子辞。月者,妇人危重,从始至例。 
  '疏'注“出独”至“子辞”。○解云:书致者,臣子喜其脱危而致,故曰与臣子辞耳。○注“月者”至“始至例”。○解云:独行无制,恐有非礼之恶,故曰危重也。言从始至例者,即宣元年“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成十四年“九月,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之属是也。
 
  晋人杀其大夫士縠,及箕郑父。 
  楚人伐郑。 
  公子遂会晋人、宋人、卫人、许人救郑。 
  夏,狄侵齐。 
  秋,八月,曹伯襄卒。 
  九月,癸酉,地震。地震者何?动地也。动者,震之故。传先言动者,喻若物之动地以晓人也。 
  '疏'“地震者何”。○解云:大阴沈重,本无动性而书震,故执不知问。
 
  何以书?记异也。天动地静者,常也。地动者,象阴为阳行。是时鲁文公制於公子遂,齐、晋失道,四方叛德,星孛之萌,自此而作,故下与北斗之变所感同也。不传天下异者,从王内录可知。○行,下孟反。孛,音佩。 
  '疏'注“孛星”至“同也”。○解云:即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是也。言与北斗之变所感同者,即十四年注云“齐、晋并争,吴、楚更谋,竞行天子之事。齐、宋、莒、鲁弑其君而立之应”是也。○注“不传”至“可知”。○解云:僖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传云“何以书?记异也。外异不书,此何以书?为天下记异也”。今此地震为内录之,内为新王天下明矣,故言不传天下异者,从王内录可知。
 
  冬,楚子使椒来聘。椒者何?楚大夫也。楚无大夫,此何以书?始有大夫也。入文公所闻世,见治升平,法内诸夏以外夷狄也。屈完、子玉得臣者,以起霸事,此其正也。聘而与大夫者,本大国。○椒,子遥反,一本作“萩”子小反。见,贤遍反。 
  '疏'“椒者何”。○解云:欲言大夫,不言其氏;欲言微者,书名见经,故执不知问。○注“入文”至“升平”。○解云:知文公为所闻之世者,《春秋说》云“文、宣、成、襄所闻之世”是也。言见治升平者,升,进也,欲见其治稍稍上进而至于平也。○注“内诸夏外夷狄”。○解云:即成十五年冬,“叔孙侨如会晋士燮”以下“会吴于锺离”,传云“曷为殊会吴?外吴也。曷为外也?《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是也。○注“屈完”至“霸事”。○解云:僖四年夏,“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传曰“屈完者何?楚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尊屈完也。曷为尊屈完?以当桓公也”,何氏云“增倍使若得其君,以醇霸德,成王事也”是也。其子玉得臣者,即僖二十八年夏,“楚杀其大夫得臣”,何氏云“楚无大夫,其言大夫者,欲起上楚人本当言子玉得臣,所以详录霸事”是也。然则彼二人皆是传闻之世,未合书之而书之者,欲起齐桓、晋文霸事故也。○注“此其正”至“大国”。○解云:等是夷狄,而舒越之属皆无大夫,而楚得有大夫者,正以本是大国,故入所闻之世,於是见法矣。
 
  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据屈完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许,与也。足其氏,则当纯以中国礼责之,嫌夷狄质薄,不可卒备。故且以渐。○卒,七忽反。 
  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禭。其言僖公成风何?兼之。兼之非礼也。礼主于敬,当各使一使,所以别尊卑。○禭,音遂,赠丧之衣服。一使,所吏反。别,彼列反,下同。 
  '疏'“其言僖公成风之禭何”。○解云:欲言非礼,礼有禭文;欲言是礼,而二人并致,故执不知问。
 
  曷为不言及成风?据及者,别公夫人尊卑文也。连成风者,但问尊卑体当绝,非欲上成风使及僖公。○上,时掌反,又如字。 
  '疏'注“据及”至“卑文也”。○解云:即僖十一年“夏,公及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阳穀”是也。
 
  成风尊也。不可使卑及尊也。母尊序在下者,明妇人有三从之义:少系父,既嫁系夫,夫死系子。○少,诗召反。 
  葬曹共公。○共,音恭。 

 
  


  
  
《春秋公羊传注疏》



文公卷十四(起十年,尽十八年) 

 文公卷十四(起十年,尽十八年)   


 
  十年,春,王三月,辛卯,臧孙辰卒。 
  夏,秦伐晋。谓之秦者,起令狐之战,敌均不败,晋先昧以师奔秦,可以足矣,而犹不知止,故夷狄之。 
  楚杀其大夫宜申。○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公子遂之所招。及苏子盟于女栗。○女,音汝,本亦作汝。 
  冬,狄侵宋。 
  楚子、蔡侯次于屈貉。鲁恐,故书,剌微弱也。○屈貉,居勿反,又音厥;下麦,又户各反,二传作“厥貉”。 
  十有一年,春,楚子伐圈。○圈,求阮反,一音卷,《说文》作“圈”,《字林》臼万反,二传作“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