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37-景岳全书-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至化,自收至靥,无不赖此热力为之主,是诚痘疹之用神,必不可少,亦不必疑者也。惟 
是热甚而毒甚者,则不得不清火以解其毒。然必有内热真火脉证,方可治以清凉,此不过数 
十中之一二耳。如无内热,而但有外热,此自痘家正候,必不可攻热以拔元气之力,以伤脾 
肾之源。奈近代痘科全不知此,但见发热,则无论虚实,开口止知解毒,动手只知寒凉,多 
致伤脾而饮食日减,及靥时泄泻而毙者,皆其类也。此误最多,不可不察。 
一、痘疮不起,如毒盛而不可起者,此自不救之证,不必治也。若别无危证而痘不起者 
,总由元气无力,但培气血,则无有不起。近见痘科凡逢此证,则多用毒药,如桑蚕、穿山 
甲之类,逼而出之,见者以为奇效,而不知起发非由根本,元气为毒所残,发泄太过,内必 
匮竭,以此误人,所当切省。 
一、妇人经脉滞逆,或过期不至,总由冲任不足而然。若不培养血气,而止知通经逐瘀 
,则血以日涸,而崩漏血枯等证,无所不至矣。 
一、凡情欲致伤,多为吐血失血,及或时发热,此真阴受伤之病。若但知治火,而不知 
治阴,则阴日消亡,而劳瘵反成矣。 
一、痰证必有所因,是痰本不能生病,而皆因病生痰也。若止知治痰,而不知所以生痰 
,则痰必愈甚,未有可消而去者也。 
一、膨满总由脾胃,脾胃虽虚,未必即胀。若但知消导,则中气愈虚,而胀必日甚矣。 
一、气滞隔塞,总属脾虚不运,故为留滞。若不养脾而但知破气,则气道日亏,而渐成噎 
隔等病。 
一、小水短赤,惟劳倦气虚及阴虚之人多有之。若以此类通作火治,而专用寒凉,则变 
病有不可测矣。 
一、脉虚证热,本非真火。若作热治,而肆用寒凉,则轻者必重,重者必死。 
一、病本大虚而治以微补,药不及病,本无济益。若疑为误而改用消伐则死。 
一、病有缓急,效有迟速。若以迟病而求速效,则未免易医,易医多则高明本少,庸浅 
极多,少不胜多,事必败矣。 
一、任医须择贤者,而于危急之际,尤不可苟。若彼宵小之辈,惟妄 已长,好翻人按 
,不幸遇之,多致淆惑是非,生命所系不浅。 
一、经曰∶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坚盛者伤于食。此本以阳明太阴之脉分言表里,而 
王叔和以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因致后人每以左脉辨外感,右脉辨内伤。岂左无内伤,而右 
无外感乎?谬甚!谬甚! 
一、经曰∶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 
治其内,反者益甚。 
一、病患善服药者,闻其气,尝其味,便可觉宜否之优劣,固无待入腹而始知也。独悯 
乎无识无知者,但知见药服药,而不知药之为药;但知见医求医,而不知医之为医,亦可悲矣。 

卷之三道集传忠录(下)
京师水火说(三十一)
属性:水火者,养生之本。日用之物,用水火而不察其利病,则适足以伤人,而实人所不知也 
。故水品分差等,火性言优劣,固非欺我者也。姑无论其他,试以燕京之水火言之。凡水之 
佳者,得阳之气,流清而源远,气香而味甘;水之劣者,得阴之性,源近而流浊,气秽而味 
苦。而京师之水则有两种,曰甜水,曰苦水是也。即其甜者亦未甚佳,而其苦者乃为最劣。 
盖水之味苦者,以其多碱。试取墙间白霜,火之皆燃,水中所有,即此物也。即朴硝也。其 
性则五金八石皆能消化,因而命名曰硝。故善于推荡积滞,攻破 坚。凡脾弱之人服之 
多泄,是所验也。使无其实,而朝夕用之以养生。吾恐人之脏腑,有更非五金八石之可比, 
其为潜消暗耗,剥人元气于罔觉之中,大有可畏者。或曰∶未必然,果若所云,则吾未见斯 
地之乏人,亦未见斯地之皆病,何子之过虑也?予曰∶噫,此正所谓罔觉也。请以寿夭而纪 
其验,则水土清甘之处,人必多寿,而黄发儿齿者,比比皆然;水土苦劣之乡,暗折天年, 
而耄耋期颐者,目不多见。虽曰寿乡未必全寿,夭乡未必皆夭。若以强者而滋养得宜,岂不 
更寿?弱者而饮食不佳,岂不更夭?远者不能概知,第以京师较之吾乡,则其寿夭之殊,不无 
大有径庭矣。职此之由,谓非水土之使然与? 
又若火之良否,原自不同,故先王取用,四时有异。惟是京师用煤,必不可易。虽用煤 
之处颇多,而惟京师之煤,气性尤烈,故每熏人至死,岁岁有之,而人不能避者无他,亦以 
用之不得其法耳。夫京师地寒,房室用纸密糊,人睡火炕,煤多热于室内。惟其房之最小而 
最密者,最善害人。其故何也?盖以水性流下,下而不泄,则自下满而上;火性炎上,上而 
不泄,则自上满而下。故凡煤毒中人者,多在夜半之后,其气渐满,下及人鼻,则闭绝呼吸 
,昧然长逝,良可慨悯。凡欲避其毒者,惟看房室最密之所,极为可虑。但于顶格开留一窍 
,或于窗纸揭开数楞,则其气自透去,不能下满,乃可无虑矣。然总之窗隙不如顶核,为其 
透气之速也。设有中其毒者,必气闭声挣,不能自醒,速当呼之,饮以凉水,立可解救。或 
速令仆地,使其鼻吸地气,亦可解救。然待其急而救疗,恐有迟误而无济于事。孰若预有以 
防之为愈也。此京师水火之害,举京师而言,则他处可以类推矣。凡宦游京国及客处异地者 
,不可不知此二说,以为自珍之本。 

卷之三道集传忠录(下)
医非小道记(三十二)
属性:予出中年,尝游东藩之野,遇异人焉。偶相问曰∶子亦学医道耶?医道,难矣。子其慎 
之。予曰∶医虽小道,而性命是关,敢不知慎,敬当闻命。异人怒而叱曰∶子非知医者也。 
既称性命是关。医岂小道云哉?夫性命之道,本乎太极,散于万殊。有性命然后三教立,有 
性命然后五伦生。故造化者,性命之炉冶也。道学人,性命之绳墨也。医药者,性命之赞育 
也。然而其义深,其旨博,故不有出人之智,不足以造达微妙。不有执中之明,不足以辨正 
毫厘。使能明医理之纲目,则治平之道如斯而已。能明医理之得失,则兴亡之机如斯而已。 
能明医理之缓急,则战守之法如斯而已。能明医理之趋舍,则出处之义如斯而已。洞理气于 
胸中,则变化可以指计,运阴阳于掌上,则隔垣可以目窥。修身心于至诚,实儒家之自治; 
洗业障于持戒,诚释道之自医。身心人己,理通于一,明于此者,必明于彼。善乎彼者,必 
善于斯。故曰∶必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必有真知,而后有真医。医之为道,岂易言哉。若 
夫寻方逐迹,龊龊庸庸,椒、硫杀疥,葱、薤散风,谁曰非医也?而缁衣黄冠,总称释道; 
矫言伪行,何非儒流?是泰山之与丘垤,河海之与行潦,固不可以同日语矣。又若阴阳不识 
,虚实误攻,心粗胆大,执拗偏庸,非徒无益而反害之之徒。殆又椒、硫、葱、薤之不若。 
小道之称,且不可当。又乌足与言医道哉!医道,难矣。医道,大矣。是诚神圣之首传,民 
命之先务矣。吾子其毋以草木相渺,必期进于精神相贯之区,玄冥相通之际,照终始之后先 
,会结果之根蒂,斯于斯道也。其庶乎为有得矣。子其勉之!予闻是教,惭悚应诺,退而皇 
皇者数月,恐失其训,因笔记焉。 

卷之三道集传忠录(下)
病家两要说
属性:(三十三,一、忌浮言,二、知真医) 
医不贵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延医,而贵于能延真医。夫天下事,我能 
之,人亦能之,非难事也;天下病,我能愈之,人亦能愈之,非难病也。惟其事之难也,斯 
非常人之可知;病之难也,斯非常医所能疗。故必有非常之人,而后可为非常之事,必有非 
常之医,而后可疗非常之病。第以医之高下,殊有相悬。譬之升高者,上一层有一层之见, 
而下一层者不得而知之;行远者,进一步有一步之闻,而近一步者不得而知之。是以错节盘 
根,必求利器;阳春白雪,和者为谁?夫如是,是医之于医尚不能知,而矧夫非医者。昧真 
中之有假,执似是而实非;鼓事外之口吻,发言非难,挠反掌之安危,惑乱最易。使其言而 
是,则智者所见略同。精切者已算无遗策,固无待其言矣。言而非,则大隳任事之心,见几 
者宁袖手自珍,其为害岂小哉!斯时也,使主者不有定见,能无不被其惑而致误事者,鲜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