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37-景岳全书-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皮肉不变,邪气在内,宜用内疏黄连汤治之。然做呕脉实,毒在内也。遂以前汤通利二三 
行,诸证悉去,更以连翘消毒散而愈。 
金台王时亨,年逾四十,患臂毒 痛作呕,服托里消毒药愈甚,予用凉膈散二剂顿退 
,更以四物汤加芩连,四剂而消。(薛按) 
胃寒作呕,证如顾浩室人,年逾四十,患发背,治以托里药而溃。忽呕而疮痛,胃脉弦 
紧,彼以为余毒内攻。东垣云∶呕吐无时,手足厥冷,脏腑之虚也。丹溪云∶溃后发呕不 
食者,湿气侵于内也。又云∶脓出而反痛,此为虚也,今胃脉弦紧,木乘土位,其虚明矣。 
予欲以六君子汤加酒炒芍药、砂仁、藿香治之。彼自服护心散,呕愈甚,复邀治。仍用前药, 
更以补气血药,两月而愈。大抵湿气内侵,或感秽气而作呕者,必喜温而脉弱,热毒内攻而 
作呕者,必喜凉而脉数。必须辨认明白。亦有大便不实,或腹痛,或膨胀,或呕吐,或吞酸 
嗳腐,此皆肠胃虚寒也,以理中汤治之。如不应,加熟附子二三片。予尝饮食少思,吞酸嗳 
腐,诸药不应,惟服理中汤及附子理中丸有效。盖此证皆因中气虚寒,不能运化郁滞所致, 
故用温补之剂,使中气温和,自无此证矣。张生患漆疮作呕,由中气虚弱,漆毒侵之,予以 
六君子汤加砂仁、藿香、酒炒芍药治之,彼不信,另服连翘消毒散,呕果甚。复邀治,仍以 
前药,外用麻油调铁锈末涂之而愈。(薛按) 
戴氏曰∶如恶心者,无声无物,欲吐不吐,欲呕不呕,虽曰恶心,实非心经之病,皆在 
胃口上,宜用生姜,盖能开胃豁痰也。(名元礼南院使) 

卷之四十六圣集·外科钤(上)外科钤(上)
作渴(三十三)
属性:李氏曰∶人病疽多有,愈后发渴而不救者,十有八九;或先渴而后患疽者,尤为难治。急用 
加减八味丸可免前患。若疽安而渴者,服此丸则渴止。疽安而未渴者,预服此丸,则永不生 
渴。或未发疽而先发渴者,服此不惟渴止,且疽亦不作,气血加壮,真神剂也。又曰∶痈疽 
已安之后,或未安之际,口舌燥黄,如鸡内金者,乃肾水枯竭,心火上炎。此证最恶。古人 
云∶玉华池竭七朝亡。若误投以丹药,则祸在反掌,急用加减八味丸、桑枝煎、五味子汤, 
以滋补之。又云∶一贵人病疽未安而渴作,一日饮水数升。予以加减八味丸治之,诸医大笑 
云,此能止渴,我辈当不复业医。皆用木瓜、紫苏、乌梅、人参、茯苓、百药煎等剂,服多 
而渴愈甚。不得已用此药,三日渴止,久服遂不复渴,饮食加倍,健于少壮。盖此药非出鄙 
见,自为儿时,闻先君言有人病渴,用渴药累年不愈,一名医使服此药,降心火,生肾水为 
最。家藏此方,亲用尝验,患者当知所鉴。(详《外科精要》) 
马益卿曰∶痈疽作渴,乃气血两虚,宜用参 以补气,当归、地黄以养血,或用黄 六 
一汤,或用忍冬丸。其方以忍冬藤入瓶内,加无灰酒,微火煨一宿,取出晒干。少加甘草, 
俱为末,仍用余酒调糊,为丸桐子大。每服百余丸,温酒下,兼治五痔诸瘿气。 
立斋曰∶尺脉大或无力而渴者,宜滋阴降火。上部脉沉实而渴者,宜泻火。上部脉洪数 
而渴者,宜降火。胃脉数而渴者,宜清胃火。气虚不能生津液而渴者,宜补中气。脉大无力 
或微弱而渴者,宜补气血。脓血大泄或疮口出血而渴者,宜大补气血。如不应,急用独参汤。 
薛氏《枢要》曰∶疮疡作渴,若 肿发热,便利调和者,上焦热也,用竹叶石膏汤。 
肿痛发热,大便秘涩者,五内热也,用四顺清凉饮。 肿痛甚者,热毒蕴结也,用仙方活 
命饮。漫肿微痛者,气血虚壅也,用补中益气汤。若胃火消烁而津液短少者,用竹叶黄 汤 
。若胃气虚弱不生津液者,用补中益气汤。若胃气受伤内无津液者,用七味白术散。若肾水 
干涸作渴,或口舌干燥者,用加减八味丸。或先口干作渴,小便频数,而后患疽,或疽愈后 
作渴饮水,或舌黄干硬小便数而疽生者,尤其恶也,苟能逆知其因,预服加减八味丸、补中 
益气汤,以滋化源,可免是患。《心法》曰∶予治疮疡作渴,不问肿溃,但脉数发热而渴, 
以竹叶黄 汤治之。脉不数,不发热,或脉数无力而渴,或口干,以补中益气汤。若脉数而 
便秘,以清凉饮。若尺脉洪大,按之无力而渴,以加减八味丸,若治口燥舌黄,饮水不歇, 
此丸尤妙。 

卷之四十六圣集·外科钤(上)外科钤(上)
泻痢(三十四)
属性:立斋曰∶疮疡大便泄泻,或因寒凉克伐,脾气亏损。或因脾气虚弱,食不克化。或因脾 
虚下陷,不能升举。或因命门火衰,不能生土。或因肾经虚弱,不能禁止。或因脾肾虚寒, 
不能司职。所主之法,若寒凉伤脾,六君加木香、砂仁,送二神丸。脾虚下陷,用补中益 
气,送二神丸。命门火衰,用八味丸料,送四神丸。肾虚不禁,用姜附汤加吴茱萸、五味。 
脾肾虚寒,用参附汤,送四神丸。《病机》云∶脉沉而细,身不动作,睛不了了,饮食不下 
,鼻准气息者,姜附汤主之。身重,四肢不举者,参附汤主之。仲景云∶下痢肠鸣,当 
温之。脉迟紧,痛未止,当温之。大孔痛,当温之。心痛当救里,可与理中、附子、四逆辈 
。《精要》云∶痈疽呕吐,肾脉虚者,不治。凡此难治之证,如按前法治之,多有可生者。 
御医王彭峰之内,年逾四十,背疽不起发,泄泻作呕,食少厥逆,脉息如无,属阳气虚 
寒。用大补剂加附子、姜、桂,不应。再加附子二剂,泻愈甚。更以大附子、姜、桂各三 
钱,参、 、归、术各五钱,作一剂,腹内始热,呕泻乃止,手足渐温,脉息遂复。更用大 
补而溃,再用托里而敛。十年后,仍患脾胃虚寒而殁。(薛按) 

卷之四十六圣集·外科钤(上)外科钤(上)
大便秘结(三十五)
属性:立斋曰∶疮疡大便秘结,若作渴饮冷,其脉洪数而有力者,属实火,宜用内疏黄连汤。 
若口干饮汤,其脉浮大而无力者,属气虚,宜八珍汤。若肠胃气虚而燥而不通者,宜用十全大 
补汤培养之。若疮证属阳,或因入房伤肾,而不通者,宜用前汤加姜附回阳,多有得生者。若 
饮食虽多,大便不通,而肚腹不胀者,此内火消烁,切不可通之。若肚腹痞胀,而直肠干涸 
不通者,宜用猪胆汁导之。若误行疏利,复伤元气,则不能溃敛。经曰∶肾开窍于二阴,藏 
精于肾。津液润则大便如常。若溃疡有此,因气血亏损,肠胃干涸,当大补为善,设若不 
审虚实,而一于疏利者,鲜有不误。若老弱或产后而便难者,皆气血虚也,猪胆汁最效。甚 
者多用之。更以养气血药助之,万不可妄行攻伐。 
居宾鸥,仲夏患发背,黯肿尺余,皆有小头如铺粟状,四日矣。此真气虚而邪气实也。 
遂隔蒜灸之,服活命饮二剂,其邪顿退。乃纯补其真阴,又将生脉散以代茶饮,疮邪大退。 
余因他往三日,复视之,饮食不入,中央肉死,大便秘结,小便赤浊。余曰∶中央肉死,毒 
气盛而脾气虚也。大便不通,肠虚而不能传送也。小便赤浊,脾虚而火下陷也治亦难矣。 
彼始云∶莫非间断补药之过也。余曰∶然。乃急用六君子加当归、柴胡、升麻,饮食渐进, 
大便自通。外用乌金膏,涂中央三寸许,四周红肿渐消,中央黑腐渐去。乃敷当归膏,用地 
黄丸与前药间服,将百剂而愈。(薛按) 

卷之四十六圣集·外科钤(上)外科钤(上)
小便淋涩不利(三十六)
属性:立斋曰∶疮疡,小便淋漓频数,或茎中涩者,肾经亏损之恶证也,宜用加减八味丸,以 
补阴。足胫逆冷者,宜用八味丸,以补阳。若小便频数而黄者,宜用四物汤加参、术、麦门 
、五味,以滋肺肾。若小便短而少者,宜用补中益气加山药、麦门、五味,以补脾肺。若热 
结膀胱而不利者,宜用五淋散,以清热。若脾气燥热而不能化者,宜用黄芩清肺饮,以滋阴 
。若膀胱阴虚,阳无以生者,宜用滋肾丸。若膀胱阳虚,阴无以化者,宜用六味地黄丸。肾 
虚之患,多传此证,非滋化源则不救。若用黄柏知母反泻其阳,是速其危也。若老人阴痿思 
色,精气内败,茎中痛而不利者,用加减八味丸加车前子、牛膝。不应,更加附子,多有复 
生者。若精已竭而复耗之,大小便中牵痛,愈痛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