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37-景岳全书-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丝。补中强志,壮肾添精,腰痛殊功,足疼立效。除阴囊寒湿,止小水梦遗。因其气温,故暖子 
宫;因其性固,故安胎气。内热火盛者,亦当缓用。 
x山茱萸x(百六一)味酸涩,主收敛,气平微温,阴中阳也。入肝肾二脏。能固阴补精,暖腰膝, 
壮阴气,涩带浊,节小便,益髓兴阳,调经收血。若脾气大弱而畏酸者,姑暂止之,或和以甘草、 
煨姜亦可。 
x苏木x(百六二)味微甘微辛,性温平,可升可降,乃三阴经血分药也。少用则和血活血,多用则 
行血破血。主妇人月经不调,心腹作痛,血癖气壅。凡产后血瘀,胀闷势危者,宜用五两,水煮浓 
汁服之。亦消痈肿死血,排脓止痛,及打扑瘀血,可敷。若治破伤风,宜为末酒服,立效。 
x川椒x(百六三)味辛,性热,有小毒。本纯阳之物,其性下行,阳中有阴也。主温中下气,开 
通腠理,散肌表寒 
邪,除脏腑冷痛,去胸腹留饮,停痰宿食,解郁结,温脾胃,止咳逆呕吐,逐寒湿风痛,疗伤寒温 
疟,水肿湿疸,除齿痛,暖腰膝,收阴汗,缩小便,温命门,止泄泻下痢,遗精脱肛,杀蛔虫鬼疰 
蛊毒蛇虫诸毒。久服之能通神明,实腠理,和血脉,坚齿牙,生须发,明耳目,调关节,耐寒暑。 
若中其毒,惟冷水、麻仁浆可以解之。 
x胡椒x(百六四)味辛,性大热,纯阳也。善走气分。温中下气,暖肠胃,消宿食,辟臭恶,除 
寒食寒痰,寒饮吐水,止反胃呕吐霍乱,虚寒胀满,心腹疼痛,去冷积阴毒,壮肾气,治大肠寒滑 
冷痢,杀一切虫鱼鳖蕈诸药食阴凝之毒。若治风虫牙痛,须同萆茇为末,熔蜡为细丸,塞孔中即愈。 
x金樱子x(百六五)味涩,性平。生者色青酸涩,熟者色黄甘涩,当用其将熟微酸而甘涩者为妙。 
其性固涩,涩可固阴治脱,甘可补中益气。故善理梦遗精滑,及崩淋带漏,止吐血衄血,生津液, 
安魂魄,收虚汗,敛虚火,益精髓,壮筋骨,补五脏,养血气,平咳嗽,定喘急,疗怔忡惊悸,止 
脾泄血痢及小水不禁。此固阴养阴之佳品,而人之忽之亦久矣,此后成宜珍之。 
x槐蕊x(百六六)味苦,性寒。清心肺脾肝大肠之火,除五内烦热,心腹热疼,疗眼目赤痛热泪。 
炒香嚼咽,治失音喉痹。止吐血衄血,肠风下血,妇人崩中漏下,及皮肤风热。凉大肠,杀疳虫, 
治痈疽疮毒,阴疮湿痒痔漏,解杨梅恶疮,下疳伏毒,大有神效。 
x柏子仁x(百六七)味甘平,性微凉。能润心肺,养肝脾,滋肾燥,安神魂,益志意。故可定惊 
悸怔忡,益阴气,美颜色,疗虚损,益血止汗,润大肠,利虚秘,亦去百邪鬼魅,小儿惊痫。总之, 
气味清香,性多润滑,虽滋阴养血之佳剂,若欲培补根本,乃非清品所长。 
x枳壳x(百六八)即枳实之迟收而大者。较之枳实,其气略散,性亦稍缓,功与枳实大类。但枳 
实性重,多主下行削坚,而此之气轻,故多主上行破气。通利关节,健脾开胃,平肺气,止呕逆反 
胃霍乱咳嗽,消痰消食,破心腹结气, 瘕 癖,开胸胁胀满痰滞,逐水肿水湿泻痢,肠风痔漏, 
肛门肿痛。因此稍缓,故可用之束胎安 
胎,炙热可熨痔肿。虚者少用,恐伤元气。 
x枳实x(百六九)味苦微酸,微寒,气味俱浓,阴中微阳。其性沉,急于枳壳。除胀满,消宿食, 
削坚积,化稠痰,破滞气,平咳喘,逐瘀血停水,解伤寒结胸,去胃中湿热。佐白术亦可健脾,佐 
大黄大能椎荡。能损真元,虚羸勿用。 
x蔓荆子x(百七十)味苦辛,气清,性温,升也,阳也。入足太阳、阳明、厥阴经。主散风邪, 
利七窍,通关节,去诸风头痛脑鸣,头沉昏闷,搜肝风,止目睛内痛泪出,明目坚齿,疗筋骨间寒 
热湿痹拘挛,亦去寸白虫。 
x五加皮x(百七一)味辛,性温。除风湿,行血脉,壮筋骨,明目下气。治骨节四肢拘挛,两脚 
痹痛,风弱五缓,阴痿囊湿,疝气腹痛,小便遗沥,女人阴痒。凡诸浸酒药,惟五加皮与酒相合, 
大能益人,且味美也。仙家重此,谓久服可以长生,故曰∶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银满车。虽未必 
然,然亦必有可贵者。 
x川楝子x(百七二)味苦,性寒,有小毒,阴也。能治伤寒瘟疫烦热狂躁,利小水,泻肝火,小 
肠膀胱湿热,诸疝气疼痛,杀三虫疥癞,亦消阴痔。丸散汤药任意可用,甄权言其不入汤使,则失 
之矣。 
x苦楝根x 味大苦。杀诸虫,尤善逐蛔。利大肠,治游风热毒恶疮。苦酒和涂疥癣甚良。 
x女贞子x(百七三)味苦,性凉,阴也,降也。能养阴气,平阴火,解烦热骨蒸,止虚汗消渴, 
及淋浊崩漏,便血尿血,阴疮痔漏疼痛。亦清肝火,可以明目止泪。 
x桑白皮x(百七四)味甘微辛微苦,气寒。气味俱薄,升中有降,阳中有阴。入手太阴肺脏。气 
寒味辛,故泻肺火;以其味甘,故缓而不峻。止喘嗽唾血,亦解渴消痰,除虚劳客热头痛。水出高 
原,故清肺亦能利水。去寸白,杀腹脏诸虫。研汁治小儿天吊惊痫客忤,及敷鹅口疮,大效。作线 
可缝金疮。既泻肺实,又云补气,则未必然。 
x黄柏x(百七五)味苦微辛,气寒,阴中微阳,降也,善降三焦之火。制各以类,但其性多沉, 
尤专肝肾,故曰足少阴本经、足太阳、厥阴之引经也。清胃火呕哕蛔虫,除伏火骨蒸烦热,去肠风 
热痢下血,逐二便邪火结淋。 
上可解热渴口疮,喉痹痈疡;下可去足膝湿热,疼痛痿蹶。此其性寒润降,去火最速。丹溪言其制 
伏龙火,补肾强阴。然龙火岂沉寒可除?水枯岂苦劣可补?阴虚水竭,得降愈亡,扑减元阳,莫此 
为甚。水未枯而火盛者,用以抽薪则可,水既竭而枯热者,用以补阴实难,当局者慎勿认为补剂。 
予尝闻之丹溪曰∶火有二∶君火者,人火也,心火也,可以湿伏,可以水灭,可以直折,黄连之属 
可以制之;相火者,天火也,龙雷之火也,阴火也,不可以水湿折之,当从其性而伏之,惟黄柏之 
属可以降之。按此议论,若有高见,而实矫强之甚,大是误人。夫所谓从其性者,即《内经》从治 
之说也。经曰∶正者正治,从者反治。正治者,谓以水制火,以寒治热也。从治者,谓以火济火, 
以热治热也,亦所谓甘温除大热也。岂以黄连便是正治,黄柏便是从治乎?,即曰黄连主心火,黄 
柏主肾火,然以便血溺血者,俱宜黄连,又岂非膀胱、大肠下部药乎?治舌疮口疮者,俱宜黄柏, 
又岂非心脾上部药乎?总之,黄连、黄柏均以大苦大寒之性,而曰黄连为水,黄柏非水,黄连为泻, 
黄柏为补,岂理也哉?若执此说,误人多矣,误人多矣。 
x栀子x(百七六)味苦,气寒。味浓气薄,气浮味降,阴中有阳。因其气浮,故能清心肺之火, 
解消渴,除热郁,疗时疾躁烦,心中懊 ,热闷不得眠,热厥头疼,耳目风热赤肿疼痛,霍乱转筋。 
因其味降,故能泻肝肾膀胱之火,通五淋,治大小肠热秘热结,五种黄胆、三焦郁火,脐下热郁疝 
气,吐血衄血,血痢血淋,小腹损伤瘀血。若用佐使,治有不同∶加茵陈,除湿热疸黄;加豆豉, 
除心火烦躁;加浓扑、枳实,可除烦满;加生姜、陈皮,可除呕哕;同玄胡索,破热滞瘀血腹痛。 
此外如面赤酒 ,热毒汤火,疮疡肿痛,皆所宜用。仲景因其气浮而苦,极易动吐,故用为吐药, 
以去上焦痰滞。丹溪谓其解郁热,行结气。其性屈曲下行,大能降火从小便泄去,人所不知。 
x郁李仁x(百七七)味苦辛,阴中有阳,性润而降。故能下气消食,利水道,消面目四肢大腹水 
气浮肿,开肠中结气滞气,关隔燥涩,大便不逸,破血积食癖。凡妇人、小儿实热结燥者皆可用。 
x诃子x(百七八)味苦酸涩,气温。苦重酸轻,性沉而降,阴也。能消宿食膨胀,止呕吐霍乱, 
定喘止嗽,破结气,安久痢,止肠风便血,降痰下气,开滞涩肠,通达津液,疗女人崩中胎漏带浊, 
经乱不常。若久痢肛门急痛,或产妇阴痛者,宜和蜡烧烟熏之,或煎汤熏洗亦可。若痰嗽咽喉不利, 
宜含数枚,咽津殊效。其有上焦元气虚陷者,当避其苦降之性。 
x侧柏x(百七九)味苦,气辛,性寒。善清血凉血,止吐血衄血,痢血尿血,崩中赤白,去湿热 
湿痹,骨节疼痛。捣烂可敷火丹,散 腮肿痛热毒,及汤火伤,止痛灭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