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37-景岳全书-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熏洗数次即愈。 
又方∶用谷树叶煎汤温洗,以火烘干,随用柏白油擦之,再以火烘干,少顷又洗又烘, 
如此日行三次,不过三、五日即愈。 
x秘传水银膏x 擦治杨梅风毒溃烂危恶,多年不愈者,经验神方。 
黄柏 黄连(各一钱) 川大黄(五分,三味另研) 雄璜 胆矾 青黛 儿茶 铜青(各三分) 
轻粉 枯矾(各四分) 大枫子(去油,取净霜五分,黑者勿用) 珍珠(一分半,生用) 冰片(一分) 
半,二味另研) 人言(人壮者七厘,弱者半分,中者六厘) 
上十四味为极细末,分作三分,每分约一钱八分。 
x番打麻x 另为末。若疮重而人壮能食者,每分用五分;人弱不起者,每分用三分;中者 
四分。以末入前药各分内研匀。 
水银 人健者,每分用一两,或八、九钱;中者,或五、六钱;卧床不起而极弱者,只 
可用三钱,决不可再多矣。 
上先将麻、汞并前药各一分,俱入盏内,再入真芝麻油少许,用手指研开,务使汞药混 
为一家,渐次增油,久研,以不见汞星为度,大约如稀糊可矣。一、擦法∶用此药擦手足四 
腕动脉处,每药一分,务分擦三日,每日早晚各擦一次,每次以六、七百数为度,擦完用布 
包之。擦药时,凡周身略有破伤处,俱用无麝膏药贴之,膏药须浓摊,每二日一换,换时不 
可经风,常须避帐幔中,冬月须用浓被暖炕,他时亦须常暖,南方则多用被褥盖垫可也。擦 
至七日,毒必从齿缝中发出,口吐臭涎。若口齿破烂出血,但用甘草、蜂房煎汤,候冷漱解 
,不可咽下。轻者只以花椒汤漱之亦可。擦处必皮破,不可畏疼而少擦也。忌盐十余日,多 
更好,并鱼腥、生冷、沙气、发风等物一个月,尤忌房事。外如牛肉、烧酒、团鱼之类,须 
忌二、三年。惟荞麦面、羊肉则终身忌之。治杨梅疮初发者,五六日可愈。但每分用汞四、 
五钱足矣。若治蛀干疳疮,或咽喉溃烂,或遍身牛皮疮癣,俱照前中治法。若治久烂 疮, 
烂处难擦,则擦脚心,俱照前中治法,亦布包贴膏如前。一、自擦起之日,即当服后败毒散 
,至七日后,发口则止。 
x二十四味败毒散x(随前水银膏) 
当归 川芎 生地 熟地 芍药 牛膝 防风 荆芥 白芷 防己 忍冬 桔梗 羌活 
独活 白鲜皮 薏仁 连翘 木通 陈皮 粉草 黄柏 知母 栀子 黄连 
上每帖加土茯苓干者四两,鲜者须半斤,用水六碗,煎三碗,分三次,每日早、午、晚 
各服一碗。上方后四味,须察其人阴阳寒热,酌而用之。 
按∶上水银膏方,凡用此者,其于筋骨经络无处不到,既能追毒,亦善杀虫。若用治大 
麻风证,必有奇效,但未经试,故表诸此,以俟后人试用之。或于大风条择煎剂之相宜者同 
用尤妙。倘获济人,其幸多矣。 
x 疮隔纸膏x 
黄占(五两) 飞丹 铅粉(各四两) 轻粉 乳香 没药(各二钱) 冰片(三分) 麻油(春夏二两, 
秋冬三两) 
上先将占油煎五、六沸,下乳、没,再二、三服,下轻粉,随下丹粉,槐柳枝搅十余沸 
,取起冷定,后下冰片搅匀,瓶盛,浸水中一宿出火毒。先以苦茶洗疮净,将膏用薄油纸刺 
孔浓摊,间日番背面贴之,三日一换,三贴即可愈。 
x收疮散x 治湿烂诸疮,肉平不敛,及诸疮毒内肉既平,而口有不收者,皆宜用此,最妙。 
滑石(飞,一两) 赤石脂(飞,五钱) 粉甘草(三钱) 
上为末,干掺,或用麻油调敷。或加枯矾一钱,痒者极宜。若痒甚者必有虫,先用水银 
三、四钱,同松香二钱研匀后,拌前药和匀敷之。 

卷之五十二图集·古方八阵
古方总目
属性:(以下总列共一十三卷) 

卷之五十二图集·古方八阵古方总目
附古方条序
属性:愚按∶古方之散列于诸家者,既多且杂,或互见于各门,或彼此之重复,欲通其用,涉 
猎固难,欲尽收之,徒资莠乱,今余采其要者,类为八阵,曰补、和、攻、散、寒、热、固 
、因;八阵之外,复列有妇人、小儿、痘疹、外科之四方。且于诸方之中,仍以类聚,庶乎 
奇正罗列,缓急并陈,或舍短可以就长,或因此可以校彼,慧眼所及,朗如日星,引而伸之 
,触类而长之,因古人之绳墨,得资我之变通,医中之能事,斯亦先几一着也,凡我同志, 
其加省焉。 
一曰补阵 存亡之几,几在根本,元气既亏,不补将何以复,故方有补阵。 
二曰和阵 病有在虚实气血之间,补之不可,攻之又不可者,欲得其平,须从缓治,故 
方有和阵。 
三曰攻阵 邪固疾深,势如强寇,速宜伐之,不可缓也,故方有攻阵。 
四曰散阵 邪在肌表,当逐于外,拒之不早,病必日深,故方有散阵。 
五曰寒阵 阳亢伤阴,阴竭则死,或去其火,或壮其水,故方有寒阵。 
六曰热阵 阴极亡阳,阳尽则毙,或祛其寒,或助其火,故方有热阵。 
七曰固阵 元气既伤,虚而且滑,漏泄日甚,不尽不已,故方有固阵。 
八曰因阵 病有相同,治有相类,因证用方,亦有不必移易者,故方有因阵。 
附列四方 古方于八阵之外,其有未尽者,如妇人有经脉胎产之异,小儿有养育惊疳之 
异,痘疹有出没变化之异,外科有经脏表里之异,随几应变,治有不同,故并列方目于下。 

卷之五十三图集·古方八阵
补阵
属性:x四君子汤x 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大便不实,体瘦面黄,或胸膈虚痞,吞酸痰嗽, 
或脾胃虚弱,善患疟痢等证。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二钱) 炙甘草(一钱) 
加姜、枣,水煎服。或加粳米百粒。 
x加味四君汤x 治痔漏下血,面色痿黄,怔忡耳鸣,脚软气弱,及一切脾胃气虚,口淡, 
食不知味,又治气虚不能摄血,以致下血不禁。 
人参 白术(炒) 茯苓 炙甘草 黄 (炙) 白扁豆(炒) 
上水煎服。或为末,每服三钱,滚汤调服。 
x生附四君汤x 方在小儿。治脾胃虚寒吐泻。 
x五味异功散x 治脾胃虚寒,饮食少思,呕吐,或久患咳嗽,面浮气逆腹满等证。 
人参 白术(炒) 茯苓 炙甘草 陈皮(各一钱) 此即四君子汤加陈皮也 
上加姜、枣,水煎服。 
x六君子汤x 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久患疟痢,或食饮难化,或呕吐吞酸,或咳嗽喘 
促若虚火等证,须加炮姜,其功尤速。 
即前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各一钱五分。 
x加味六君汤x 治一切脾胃虚弱泄泻,及伤寒病后米谷不化,肠中虚滑,发渴微痛久不瘥 
者,及治小儿脾疳泻痢。 
人参 白术 黄 山药 甘草 白茯苓(各一两) 砂仁 浓朴 肉豆蔻(面裹煨,各七钱) 
上每服一两,用水煎服;或为细末,用米汤调服二钱,不拘时。 
x香砂六君子汤x 治过服凉药,以致食少作呕,或中气虚滞,恶心胀满等证。 
人参 白术 茯苓 半夏 陈皮(各一钱) 砂仁(炒) 藿香(各八分) 炙甘草(六分) 
上姜水煎服。 
(《局方》)x四物汤x 治血虚营弱,一切血病,当以此为主。 
熟地黄 当归(各三钱) 川芎(一钱) 芍药(二钱) 
水二钟,煎服。 
(薛氏)x加味四物汤x 
即前方加山栀、柴胡、丹皮。 
(《正传》)x加味四物汤x 治血热阴虚诸痿,四肢软弱不能举动。 
当归(一钱) 五味子(九粒) 熟地(三钱) 麦冬 黄柏 苍术(各一钱) 白芍药 川芎(各七分半) 
人参 黄连(各五分) 杜仲(七分半) 牛膝(足不软者不用) 知母(各三分) 
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温服。酒糊丸服亦可。 
(东垣)x加减四物汤x 方在寒阵。治肠风下血。 
(《保命》)x柴胡四物汤x 治日久虚劳,微有寒热,脉滑而数者。 
当归 熟地 芍药 川芎(各钱半) 柴胡(八分) 人参 黄芩 半夏 甘草(各三钱) 
加生姜三片,水煎服。 
(万氏)x柴胡四物汤x 方在痘疹。治疹后余热。 
x奇效四物汤x 方在妇人。治肝经虚热血崩。 
x增损四物汤x 方在妇人。治脾虚不摄,去血不止。 
(《元戎》)x四物汤x 方在攻阵。治血虚脏结。 
(《良方》)x加减四物汤x 方在妇人。治妇人血积。 
x四物二连汤x 方在妇人。治妇人阴虚内热。 
(《局方》)x八珍汤x 治气血两虚,调和阴阳。 
即前四君子、四物汤相合也。本方加黄柏、知母,即名补阴八珍汤,方见外科三二。 
x十全大补汤x 治气血俱虚,恶寒发热,自汗盗汗,肢体困倦,眩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