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37-景岳全书-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氏)x六一顺气汤x 以代大小承气、大柴胡、大陷胸等汤之神药也。此汤治伤寒热邪传 
里,大便结实,口燥咽干,怕热谵语,揭衣狂走,斑黄阳厥,潮热自汗,胸胁满硬,脐腹疼 
痛等证,效不尽述。 
大黄 枳实 黄芩 浓朴 柴胡 甘草 芍药 芒硝 
水煎服。欲峻者,大黄后入。凡伤寒过经,及老弱或血气两虚之人,或妇人产后,有下 
证,或有下后不解,或表证尚未除而里证又急,不得不下者,用此汤去芒硝下之则吉。盖恐 
硝性峻急,故有此戒。经云∶转药孰紧?有芒硝者紧也。今之庸医,不分当急下、可少与、 
宜微和胃气之论,一概用大黄、芒硝乱投汤剂下之,因兹枉死者多矣。仲景云∶荡涤伤寒热 
积皆用汤液,切禁丸药,不可不知也。 
(仲景)x大陷胸汤x 治大结胸手不可按。 
大黄(四钱) 芒硝(三钱) 甘遂末(二分,此从近数) 
用水一钟半,先煎大黄至一钟,纳芒硝,煎一二沸去 ,纳甘遂末和匀服,得利则 
止。此药极峻,必不得已而用之。原方用大黄六两、芒硝一升、甘遂末一钱,水六升,如 
前法煮二升,分二服。得快利,止后服。 
x小陷胸汤x 方在寒阵。 
治小结胸,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 
(河间)x大黄汤x 治泻痢湿热邪盛,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日夜无度者。 
大黄(一两) 
上细锉,好酒二大盏浸半日。煎至一盏半,去大黄,分二服,顿服之。痢止,一 
服;如未止,再服,以利为度,服芍药汤以和之。痢止,再服黄芩汤和之,以撤其毒。 
《外科》x大黄汤x 方在外科。 
治肠痈小腹坚肿。 
《金匮》x大黄甘草汤x 治食已即吐。按此汤必下焦胀实,大便秘结不通,而格拒吐食者 
方可用之。若因胃虚而食已即吐者,此则大非所宜,用者不可误认。 
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金匮》x大黄硝石汤x 治黄胆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表和里实者宜用之。 
大黄 黄柏 硝石(各四两) 栀子(十五枚)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纳硝,更煮取一升,顿服。 
《金匮》x栀子大黄汤x 治酒疸心中懊 ,或热痛。 
栀子(十四枚) 大黄(一两) 枳实(五枚) 豉(一升) 
上用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河间)x防风通圣散x 治诸风潮搐,手足螈 ,小儿急惊便结,邪热暴甚,肌肉蠕动,一 
切风热疥痢等疾。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麻黄 连翘 蒲荷叶 大黄 芒硝(各五钱) 石膏 黄芩 桔 
梗(各一两) 滑石(三两) 甘草(二两) 荆芥 白术 栀子(各二钱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钟,生姜三片,煎六、七分,温服。《医统》方各五分,用 
水二钟煎服。痰嗽加半夏;闭结加大黄二钱;破伤风加羌活、全蝎各五分。此方有四∶贾同 
知方无芒硝;崔宣武方无芒硝,有缩砂;《疠疡机要》有白芷、蒺藜、鼠粘子、甘草。 
x双解散x 方在痘疹。治痘疹表里俱实。 
x牛黄双解散x 方在外科。治便痈热毒,大小便秘。 
《局方》x凉膈散x 泻三焦六经诸火。 
大黄 朴硝 甘草(各一钱) 连翘(一钱半) 栀子 黄芩 蒲荷(各五分) 
水一钟半,加竹叶七片,煎八分,入蜜一匙,和匀服。 
(东垣)x凉膈散x 方在痘疹。 
解痘疹内热良方。 
(陶氏)x黄龙汤x 治热邪传里,胃有燥粪结实,心下硬痛而下利纯清水,身热谵语发渴。 
此非内寒而利,乃因汤药而利也,名曰积热利证,宜急下之。身有热者,宜用此汤;身无热 
者,宜六一顺气汤。医家有不识此证者,便呼为漏底伤寒,即用热药止之者,是犹抱薪救火 
也,误人多矣。 
大黄 芒硝(老弱者去此) 浓朴 甘草 人参 当归 
水一钟半,生姜三片,枣二枚,煎服。 
《良方》x黄龙汤x 方在妇人。治妊妇感冒风寒,热入胞宫,寒热如疟。 
(钱氏)x黄龙汤x 方在小儿。治小儿感冒发热,或寒热往来。 
(子和)x玉烛散x 治血虚有滞,或妇人经候不通,腹胀作痛。此四物汤对调胃承气汤也。 
当归 川芎 芍药 地黄 大黄 芒硝 甘草(各等分) 
上 咀。水煎服。甚者倍用大黄。 
x四顺清凉饮子x 治大人小儿血脉壅实,脏腑生热,面赤烦渴,睡卧不宁,大便秘结。 
大黄 当归 芍药 甘草(各等分) 
上 咀。水煎服。 
《元戎》x四物汤x 治脏结秘涩。 
当归 熟地黄 川芎 白芍药 大黄(煨) 桃仁(各等分) 
上用水煎,或丸服亦可。 
(仲景)x抵当汤x 治伤寒热在下焦,少腹硬满,其人发狂,小便自利,下血乃愈,以 
太阳病瘀热在里也。 
水蛭(三十条,熬) 虻虫(三十个,熬,去翅尾)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酒浸) 
上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又,抵当丸,亦即此四味。 
(仲景)x十枣汤x 治悬饮内痛。 
芫花(醋拌经宿,炒微黑勿焦) 大戟(长流水煮半时,晒干) 甘遂(面裹煨,各等分) 
上为细末。先以水一钟半,煮大枣十枚至八分,去枣纳药末,强人一钱,弱人五分,平 
旦服之,不下更加五分,快下,徐以糜粥补之。 
(洁古)x三化汤x 治中风外有六经之形证,先以续命汤主之;内有便溺之阻格,此方主之。 
浓朴(姜制) 大黄 枳实 羌活(各等分) 
上 咀。每服一两,水煎服。微利则止。 
《选要》x透膈汤x 治脾胃不和,中脘气滞,胸膈满闷,噎塞不通,胁肋胀痛,痰涎呕逆,饮食不下。 
木香 白豆蔻 砂仁 槟榔 枳壳(麸炒) 浓朴(姜汁炒) 半夏(制) 青皮 橘红 甘 
草大黄 朴硝(各一钱) 
水一钟半,姜三片,红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金匮》x因陈蒿汤x 治伤寒发黄,及谷疸。发热不食,大小便秘,或食即头眩,是为谷疸。 
茵陈(九钱) 大黄(四钱半) 山栀(一钱半) 
上作二服,每服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温服。 
《河间》x芍药汤x 下血调气。经曰∶溲而便脓血,气行而血止,行血则便自愈,调气则后重除。 
芍药(一两) 当归 黄连(各五钱) 木香 甘草(炙) 槟榔(各二钱) 大黄(三钱) 官桂(一钱半) 
黄芩(五钱) 
上咀。每服半两,水二钟,煎一盏,食后温服。如血痢,则渐加大黄;如汗后脏毒,加 
黄柏半两,根据前服。 
愚按∶此汤乃河间之心方,然惟真有实热者可用,若假热假实者,误服则死。 
x枳实大黄汤x 治湿滞香港脚。 
羌活(钱半) 当归(一钱) 枳实(五分) 大黄(酒煨,三钱) 
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前空心温服,以利为度。 
x羌活导滞汤x 治风湿实滞香港脚。 
羌活 独活(各半两) 防己 当归(各三钱) 枳实(麸炒,二钱) 大黄(酒煨,一两) 
上每服五、七钱,水一钟半,煎至七分,温服,量虚实加减,微利则已。 
x牛黄泻心汤x 治心经实热,狂言妄语,神志不安。 
牛黄(另研,一两) 冰片(另研,一分) 朱砂(另研,二钱) 大黄(生,一两) 
上为细末,和匀。每服一、二钱,冷姜汤或蜜水调下。 
《宣明》x三棱散x 治积聚、 瘕, 癖不散,坚满痞闷,食不下。 
三棱 白术(炒,各二两) 蓬术 当归(各五钱) 木香 槟榔(各三钱) 
上为末。每服三钱,沸汤调下。 
x三棱丸x 治血 血瘕,食积痰滞。 
莪术(醋浸炒) 三棱(各三两) 青皮 麦芽(炒) 半夏(各一两) 
上共享好醋一钟,煮干焙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淡醋汤下。痰积,姜汤下。 
x三圣膏x 贴积聚 块。 
锻石(十两) 官桂(半两,为末) 大黄(一两,绵纹者,为末) 
上将锻石细筛过,炒红,急用好醋熬成膏,入大黄、官桂末搅匀,以瓷器收贮,用泊纸或 
柿漆纸摊贴患处,火烘熨之。 
《良方》x桃仁煎x 治血瘕。 
桃仁 大黄(炒,各一两) 虻虫(半两,炒黑) 朴硝(一两) 
上为末,以醇醋一钟,瓷器中煮三分,下前三味,不住手搅,煎至可丸,乃下朴硝,丸 
如桐子大。不吃晚食,五更初温酒下五丸,日午下秽物,如未见,再服。仍以调气血药补之 
。立齐曰∶向在毗陵,一妇人小便不通,脐腹胀甚。予诊之曰∶此血瘕也。用前药一服,腹 
痛,下瘀血血水即愈。此药猛烈大峻,气血虚者,斟酌与之。 
x穿山甲散x 治 痞瘀血,心腹作痛。 
穿山甲(炒焦) 鳖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