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37-景岳全书-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下油熬数沸,下鸡子二枚,敲开连壳投之,熬焦捞去子,退火俟油定,下水银五钱, 
再加微火搅熬饭顷,即入丹渐收成膏,后下黄占再搅,候大温,下极细好朱砂一两五钱搅匀, 
瓷罐收贮。 
x神效当归膏x(三一四)治一切发背疮疡,汤火疼痛等证,去腐肉,生新肉,其效如神。 
凡洗拭换膏,必须预备即贴之,新肉畏风故也。如用白蜡尤好。此药生肌止痛,补血续筋, 
故与新肉相宜。 
当归 生地黄 黄蜡(各二两。白蜡当减半) 麻油(六两) 
上先将当归、地黄各一两入油煎黑去 ,又将二味各入一两煎至微焦,复去滓,乃入蜡溶 
化,候冷搅匀即成膏矣。用涂患处,以纸盖之,如有死肉,须用利刀剪去,则生肌尤速。 
x攻坚败毒膏x(三一五)亦名乾坤一气膏。专攻痞块,诸疮毒,痔漏。 
当归 熟地 生地 白芍药 赤芍药 南星 半夏 三棱 蓬术 木鳖 两头尖 穿山甲 
巴豆仁 肉桂 五灵脂 桃仁 续断 玄参 玄胡索 蓖麻子仁 白芷 羌活 独活 大黄 
红花 川乌 草乌 苏木 川芎 防风 杏仁(各一两) 
上用麻油四十两,浸诸药三日,桑柴火煎成,丹收后下细药。 
乳香(制) 没药(制,各一两) 真阿魏(一两半) 麝香(三钱) 
上方于细药中加芦荟、木香各一两,蟾酥三钱,即名消痞大成膏。 
x消痞膏x(三一六) 
三棱 蓬术 穿山甲 木鳖仁 杏仁 水红花子 萝卜子 透骨草(晒干) 大黄(各一两) 
独头蒜(四个) 
上用香油一斤,入前药十味煎油成,以飞丹收之,后下细药。 
真阿魏 乳香 没药(各一两) 麝香(三钱) 
上先下乳、没、阿魏三味,后下麝香,搅匀待冷,倾水中浸数日,用瓷瓶收贮,勿使 
泄气。用时以白布或坚白纸摊贴,八九日一换。或见大便去脓血,勿以为异,亦有不去脓血而 
自愈者。若治泻痢,可贴脐腹。忌房事生冷。凡贴症积痞块,先用荞麦面和作一圈,围住患处 
四边,其块上放皮硝二三两,盖浓纸以熨斗熨,令热气内达,然后去硝用膏药贴之。上原方用 
白花菜同透骨草另煎膏二两,搅入膏内收用,但白花菜惟西北方间有之,求觅不易,故余用独 
蒜、萝卜子代之,其功亦不减也。 
x琥珀膏x(三一七)治颈项瘰 ,及腋下初结小核、渐加连珠,不消不溃,或溃而脓 
水不绝,经久不瘥,或成漏证。 
琥珀 白芷 防风 当归 木鳖子 木通(各一两) 丁香 桂心 朱砂 木香 松香(各半两) 
麻油(二斤) 
上先将琥珀等六味为末,其余药入油煎黑,滤去 ,徐入黄丹再煎,软硬得中,入前 
药成膏贴之。 
x贴痞琥珀膏x(三一八)贴症积痞块。 
大黄、朴硝各一两为末,以大蒜同捣膏贴之。 
x水红花膏x(三一九)贴痞块。 
用水红花或子,每一碗以水三碗,用桑柴文武火熬成膏,量痞大小用纸摊贴,以无方为度, 
仍将膏用酒调服。忌荤腥油腻。不饮酒者,白汤下。 
x火龙膏x(三百二十) 治风寒湿毒所袭,筋骨挛痛,及湿痰流注,经络壅痛,不能行步, 
并治历节风,鹤膝风,其效如神。 
生姜(八两,取汁) 乳香(为末) 没药(为末,各五钱) 麝香(一钱) 真牛皮广胶(二两) 
上先将姜汁并胶熔化,方下乳香、没药调匀,待少温下麝香即成膏矣。摊贴患处,更 
服五积散。如鹤膝风,须服大防风汤。 
x赵府膏x(三二一) 专贴疼痛肿毒。 
干虾蟆(三个) 全蝎 僵蚕(各一两) 蜈蚣(四条) 斑蝥(四十个) 商陆根(一两六钱) 
花椒(一钱) 童子发(六分) 鸡内金(二个) 槐枝(三寸长者各四十根) 
细药∶ 
儿茶 乳香 没药 血竭 龙骨 黄占 白占(各五钱) 麝香(一钱) 
上用麻油二斤煎,飞丹收。 
x密陀膏x(三二二) 此膏治 湿诸疮,风漏等证神效。凡治疼痛,先以葱、姜擦患处, 
然后贴之。 
先用密陀僧一二斤打碎,将童便煮之,觉其浊性去而童便气清乃可止矣。用便煮过则贴疮 
不痛。晾干,研极细如面候用。 
用桐油不拘几斤,熬至将黑为度,每熟油一斤,用陀僧六两收之,于将成膏之顷取起,离 
火候稍凉,量膏多少,入冷水数碗徐搅之,恐其泛出,俟少定,即逼去其水,再上火熬化,复 
入水数碗搅逼如前,或三次更妙,然后熬净其水,每油一斤,再入官粉二两熬收,其色方黑。 
凡熬此者,铜锅须大方可用。 
x八仙红玉膏x(三二三)治诸疮。 
龙骨 赤石脂 儿茶 血竭 没药 乳香(各一钱) 轻粉(五分或一钱) 冰片(二分) 
上用麻油二两,入当归五钱煎枯去滓,入龙、石、茶、蝎四味,再煎一二沸,次入乳、没 
略煎匀后,入黄占五钱溶化,冷定入轻、冰摊贴。 
x碧油膏x(三二四)止痛排脓,灸后宜用之。 
桃枝 柳枝 桑枝 槐枝(各二两) 乳香(另研) 血竭(各五钱) 黄丹(四两,净) 
上用麻油十两煎,膏成后下乳香、血竭。 
x长肉膏x(三二五) 
人参 黄 当归 夜合树皮 玄参(各一两) 血余(三两) 老鼠(一个) 
细药∶ 
血竭 龙骨 赤石脂 白腊(各五钱) 
上用麻油一斤煎,飞丹收。 
x保养元气膏x(三二六)此膏助元阳,补精髓,通血脉,镇玉池,养龟存精,百战百胜, 
待妇人经净之时,去膏而泄则可成孕,并治腰膝疼痛,五劳七伤,诸虚百损,半身不遂,膀胱 
疝气,带浊淫淋,阴痿不举,无不效者。 
此邵真人进御方也。 
麻油一斤四两,入甘草二两,先熬六七滚,然后下诸药。 
生地黄 熟地黄(俱酒洗) 麦门冬 肉苁蓉(酒洗) 远志肉 蛇床子(酒浸) 
菟丝子(酒浸) 牛膝(酒洗) 鹿茸 川续断 虎骨 紫梢花 木鳖仁 谷精草 大附子 
肉桂(各五钱) 
上熬成,以煮过松香四两,飞丹半斤收之,次下细药。 
次下龙骨 倭硫黄 赤石脂(各二钱) 
又次下乳香 沉香 丁香 木香(各一钱) 
又次下阳起石(三钱) 麝香(五分) 蟾酥 鸦片(各一钱) 
又次下黄占五两上煎成,入井中浸三四日。每用膏七八钱,红绢摊贴脐上,或腰眼间,每 
帖五六十日再换。 
x药煮松香法x(三二七)凡用松香收膏药者,必用水多煮一二遍,去其涩燥之性,方 
可贴疮不痛。若用贴症痞血 
块,则当加药如后法煮过用之方妙。 
大都松香(三斤) 用皮硝(一碗) 水红花(四两) 大黄 当归 生地(各二两) 
三棱 蓬术(各一两) 
上药七味,用水一桶、先熬汁,去滓净,用煮松香,徐徐添入,以汁完为度,收用之极 
佳。一、收油之法,凡煮过松香一斤,入熬熟药油五两,即成膏矣。 

卷之六十四春集·外科钤古方外科
以下通用方
属性:x四君子汤x(三二八)方在补阵一。 
治疮疡脾胄虚弱,或因克伐,肿痛不散,溃敛不能,宜用此以补脾胃,诸证自愈。若误用攻 
毒,则七恶随至。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食而难化,或欲作呕,或大便不实。若脾胄气虚, 
疮口出血,吐血便血,尤其用之,盖气能摄血故也。凡气血俱虚之证,宜于此汤但加当归, 
脾胄既旺,饮食自进,阴血自生。若用沉阴之剂,脾胃复伤,诸症蜂起。 
x六君子汤x(三二九)方在补阵五。 
治脾胃虚弱,或寒凉克伐,肿痛不溃敛,宜服此汤以壮营气,则诸证自愈。 
x加味四君子汤x(三百三十)方在补阵二。 
治痔漏下血,面色痿黄,凡诸气虚脾虚不能摄血等证。 
x四物汤x(三三一)方在补阵八。 
治疮疡血虚发热,或因失血,或因克伐,或因溃后,致晡热内热,烦躁不安,皆宜服之。 
盖血生于脾,脾虚不能生血者,宜用四君子加当归、酒炒白术以补脾。 
x八珍汤x(三三二)方在补阵十九。 
治疮疡脾胄损伤,恶寒发热,烦躁作渴,或疮疡溃后气血亏损,脓水清稀,久不能愈。 
x十全大补汤x(三三三)方在补阵二十。 
治疮疡气血虚弱,肿痛不愈,或溃疡脓清、寒热,自汗盗汗,食少体倦,发热作渴, 
头痛眩晕似中风状者。 
x补中益气汤x(三三四)方在补阵三十。 
治疮疡元气亏损,恶寒发热,或因克伐,肢体倦怠,饮食少思,或不能起发消散,生肌收 
敛,或兼饮食劳倦,头痛身热,烦躁作渴,脉洪大弦虚,或微细软弱。 
x归脾汤x(三三五)方在补阵三十二。 
治疮疡忧思伤脾,血虚发热,食少体倦,或脾不摄血,以致妄行,或健忘怔忡,惊悸 
少寐,或心脾作痛,自汗盗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