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安道(出书版) 作者:石继航.江湖夜雨-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在五兵神窟之中,金嫫母也是眼前先出现了很多金黄色的花瓣,后来就身体一软,昏了过去。当她醒来后,发现自己居然就和三个师妹躺在原来她们一起住的山间草庐里,这一切就像是做了一场大梦。

  金嫫母轻推三个师妹,银无盐、铜东施和铁孟光也都渐渐地醒来。几个人从头到尾一说,都是惊异非常。过了两日,金嫫母惦记着李煊,又到石窟封口处默默端详,正在犹豫要不要想办法揭开封石再犯险探寻,忽然听得人声喧闹,妖僧慧范领着一群天竺胡僧也来到这里。

  这慧范将李煊等人封在石窟中回去复命,太平公主却冷冷地说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你办了这么多年的事情,怎么这次如此不力?快去将那人的首级斩下呈上。要不是你忠心跟随我多年,我都要怀疑你是故意放走了他。”

  慧范一听,不免冷汗淋淋,虽然之前他早就向公主汇报过有人要策动自己作乱,并且在密札中向太平公主坦白了:毗沙门的人之所以和他联系,正是因为自己的父亲也是毗沙门旧将的后代。但那都是老黄历了,他绝无此心。

  然而,如今太平公主说出这番话来,似乎还是对他深有疑忌,慧范当下很是心惊,所以他多纠集了一些人手重来此地,倒不是为了厮杀,只是为了尽快移开洞口巨石。他满以为李煊等人就算不死,也会饿得气息奄奄。

  哪想慧范来到此处,一眼就瞥见了金嫫母,不禁大吃一惊,其心中的惊异绝不在金嫫母之下。他心中暗暗叫苦道:这个女丑八怪既然能脱困,那李煊想必也跑掉了,这可如何是好?

  慧范手下的这一群天竺胡僧,自号“十八罗汉”,见金嫫母虽然丑怪,但毕竟是个女子,当下就围上来想将她捉住,哪知金嫫母身手矫捷异常,突然抽出贴身的短刀,一下子斩断了一名张牙舞爪冲上来要抓她的胡僧的手腕,那胡僧痛得哇哇怪叫,一下子成了“断手罗汉”。其他“罗汉”们,再不敢大意,纷纷抡起熟铁禅杖,向金嫫母打去。

  敌人一多,金嫫母毕竟难以抵挡。好在山林中大树极多,她见形势不好,且战且退,来到大树旁边,从怀中取出一副金丝手套带上,用力一纵,就跃上了树干。这手套前面的十个指尖处,是用精钢打就的指套,这样金嫫母犹如生了一双利爪,活似狸猫一般飞速攀上了大树。

  天竺胡僧正要伐倒此树,却见金嫫母借着树枝的弹力,轻轻一跃,又跳到相邻的一棵树上。气得这群胡僧口中“嗷嗷”喝骂。

  慧范见大家都没有弓弩,一时奈何不了金嫫母,又惦记着李煊的下落,就喝令大伙住手,带着一群胡僧径直远去了。原来慧范见金嫫母居然在此守候,以为是有意安排,想必李煊还没逃多远。如果和她缠斗下去,不免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于是匆忙撤去,令众僧分头在方圆十里之内的山中要道上四处把守,严密搜寻。

  不觉天色昏暗,慧范等搜寻了半日,并无结果,只好悻悻离去。慧范想,如果这样空手而归,定会让太平公主大起疑心,要是公主说他是有意放纵李煊逃走,这可如何是好?

  他眼珠一转,想了一条毒计。只见远处山路上有一个十几岁的打柴少年背着一大捆柴草正要回家,慧范喝住他后,急急赶了上来。那少年一脸汗水,茫然不知何事,慧范眼露凶光,抽出大食国所产的弯月宝刀,唰啦一声,就斩下了少年的人头,他取出革囊,将人头放入,心想:回去就和太平公主禀报,已杀了李煊,反正公主也不认得他。

  慧范回得山庄,却听武崇福说道,太平公主有事去会见临淄王李隆基去了。原来,太平公主得到上官婉儿的蜡丸密报,说是中宗受韦后的挑唆,命韦家人统领羽林万骑。她心中十分焦急,于是匆匆前去找李隆基商议对策。

  听得此言,慧范也不着急,心想拖得越久,他皮囊中的人头就更加模糊难认,岂不更好!

  慧范惶惶不安地回到终南山庄,却不知金嫫母一路悄悄地尾随其后,也来到了山庄边的红墙下。原来金嫫母自从和李煊共同经历了石窟劫难之后,竟然对他萌生了爱意。她见慧范四处搜山,就十分担心李煊被他们捉去。

  金嫫母自幼受师父严训,不可对男人有丝毫感情,她情知现在对李煊关切有加的心态已大大地违犯了门规,但又自行宽解道:师父不是在信中吩咐了,不能让他跑了或死了!我这样做,也是遵循师命啊。

  心念至此,金嫫母又理直气壮了。她远远地跟随着慧范等人,却没有瞧见慧范滥杀砍柴少年这一幕。等她追过来时,只看见一个没头的男子尸身伏在山谷之中,更是心惊。虽然走近验看,并不很像李煊,但仍旧不放心,于是悄悄地一直跟到终南山庄。

  山庄门口,有多名金甲卫士把守,戒备森严,不亚于皇宫内院。金嫫母不敢硬闯,眼见红日西沉,昏鸦喧噪,夜幕即将降临。金嫫母绕着朱红色的围墙,走了有数百步,想找个容易攀越的地方,等夜深人静时一探究竟。

  金嫫母伏在长草之中,吃了几口随身所带的蒸饼,静静地等着。初冬的清冷夜风中,草木瑟瑟有声,天幕中几颗最亮的明星开始闪烁起来,弯月如眉,很是好看。

  金嫫母想起偶尔也去过山间的乡村边,每逢这个时候,都是炊烟四起,村妇们忙碌着煮好热腾腾的饭菜,让田间荷锄归来的汉子和放牛回来的孩童们饱餐一顿,一家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一瞬间,李煊的身影又出现在她眼前,她心中忽然起了一个自己都不敢想下去的念头:要是我能和李郎结成夫妻,不求别的,就像那些村庄中的柴米夫妻一样过日子,有多好啊!

  正在胡思乱想,突然见远处墙边有响动,金嫫母悄悄一看,只见一个女子穿着枣红色锦缎蝴蝶纹百裥褶裙,好像是公主侍女的模样,带着一个包裹,从墙上翻了出来。只见她身手十分拙笨,不像是身怀武功的人。

  果然,只见她一不小心,就扒掉了墙上的琉璃瓦,几片瓦砾落到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紧接着有人大喝:“是谁?休得逃走!”

  那女子十分忙乱,一个踉跄从墙上滚落下来。她顾不得浑身疼痛,爬起身来没命地向前奔跑,可是墙内跳出来两个身穿软甲的彪形大汉,身手甚是敏捷,飞速地从她身后追来。那女子心下惊恐,一下子被脚下的枯藤绊倒在地,那两个大汉如鹰拿燕雀一般将这女子按住,其中一人还骂着用脚来踢打。

  金嫫母自幼就听师父灌输男人都是坏东西的理论,见此情景,不禁心中大怒。她一纵身就来到两个卫士身后,其中一人刚听得有些异样,猛一回头,还没看清金嫫母的样子,就被她手套上的钢甲精准地切断了脖子上的喉管。另一人腰间的刀才拔出一半,金嫫母手中的短刀就捅进了他的胸膛。

  眼见那女子匍匐在地,一时行动不便,金嫫母就背起她来,也不敢再探山庄,急忙远远地逃开。到了一个僻静的山谷,这女子哑声说道,自己名叫程雯,是山庄里的侍女,只犯了些小错,就要被打死,这才逃出来。她跪地磕头,请金嫫母送她回长安城里去。

  要送这女子进长安城,倒并不是多难,但金嫫母的师父原来严令她们不得涉足城市,这可是大大的犯戒。程雯见金嫫母有踌躇犹豫之意,于是打开包裹,只见里面有好多珠宝,金壶金碗等灿然夺目。她取了一个大金壶要送给金嫫母,金嫫母坚辞不收。

  只见程雯急得又哭了起来,金嫫母突然心念一动:我就悄悄将她送回长安城,又有谁知道?这段时间,金嫫母“邪念”横生,就像堤坝溃决一般,开始只是小小的蚁穴一般渗漏,到最后却越来越难以控制。

  借助金嫫母灵巧的身手,加上程雯对长安街坊十分熟悉,两人倒是绕过了层层巡街的金吾侍卫。可刚来到崇义坊这个地方,便远远望见似乎是太平公主的宝马香车疾驰而来,直把程雯吓得面无人色。她慌忙指点金嫫母来到这间荒僻的古庙前,此处号称“血盆照镜”之凶地,一向少有人靠近。这半夜时分,更是无人前来,没成想却碰上了李煊。

  李煊和金嫫母互相简略地诉说了彼此的经历,突然间李煊想起,刚才那个背影似乎就是初入长安城时,在渭水桥上遇见的那个麻衣白发的邋遢道人!

  是他,正是他,就是看见了他,才有了这一系列的怪事。想到此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