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哲学小辞典马克思哲学部分-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播,自然科学正蓬勃发展,一八四八年发生了革命运动。这些都沉重地打击了唯心主义,使唯心主义处于危机之中。在这时,庸俗唯物主义混淆物质和意识的区别,实际上是为资产阶级和唯心主义效劳。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意识根本不是人脑分泌出来的液汁。意识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对物质的反映,是精神的东西,意识同物质是有区别的。如一部车床,可以用来生产,而关于一部车床的意识却不能进行生产。同样,关于热的意识不能用来取暖,关于饼的意识不能用来充饥。意识只是物质的反映形式,意识不等于是物质。物质是意识反映的客观内容,物质也不等于是意识。意识来源于物质,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当意识产生后,对物质又有着反作用。毛主席说:“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庸俗唯物主义进行了尖锐严肃的批判。马克思在《福格特先生》一书中,揭穿了庸俗唯物主义为剥削阶级效劳的反动本质。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里,揭露和讽刺它是唯物主义的“一种肤浅的、庸俗的形式”,“被毕希纳、福格特和摩莱肖特在五十年代拿着到处叫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224页)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狠狠地批判了俄国庸俗唯物主义的经济主义、自发论。 



  唯心主义 同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错误地回答了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这个哲学基本问题,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精神的产物。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叫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个人的主观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只存在于“我”的意识之中,是“我”的感觉、观念的产物。如中国宋朝的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英国的贝克莱说,事物是“感觉的组合”。另一种叫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个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所谓“客观”的“世界精神”,这种“世界精神”就是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宋朝朱熹说的“理”,德国黑格尔说的“绝对精神”,就是“世界精神”。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由它产生。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说法不一,实质相同,都把精神作为一世界的本原,把物质作为精神的产物,是对客观世界本来面貌的歪曲反映。
  
  唯心主义的思想早在原始社会就已萌芽,是原始人的蒙昧无知的产物。唯心主义哲学,是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离和对立、社会产生阶级过程中形成的,它同宗教有着密切联系。唯心主义是剥削阶级的世界观,也是一切机会主义、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理论基础。唯心主义一般是代表反动阶级的利益。反动阶级对劳动人民除了用武装镇压外,还用唯心主义从精神上进行奴役。唯心主义是反动阶级的工具,这是唯心主义的阶级根源。唯心主义的认识根源,是主观同客观相分裂,认识同实践相脱离,用孤立、片面、静止、僵化的形而上学观点来看待复杂的认识过程,把认识过程的某个侧面过分地加以夸大。列宁说:“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412页)
  
  唯心主义是唯物主义的死对头,两者的斗争乃是阶级斗争在哲学上的表现。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虽然也同唯心主义进行了长期曲折的斗争,但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才给唯心主义以彻底的致命的批判。随着阶级斗争的深入,唯心主义经常变换形式。如古代有孔孟之道、柏拉图的理念论等;近、现代有新托马斯主义、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马赫主义、实用主义,以及刘少奇、林彪鼓吹的唯心主义的先验论等等。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是永远不会完结的。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消灭了,但由于仍然存在着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存在着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的矛盾,因此,仍然存在着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坚持不懈地同唯心主义进行斗争。
  
  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主观感觉、意识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只存在于“我”的感觉、意识之中,是由“我”的感觉、意识产生的。中国先秦的孟轲说:“万物皆备于我”。明朝的王守仁说:“宇宙万物皆吾心中之物”。英国的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奥地利的马赫认为物是“感觉的复合”等等。这些都是主观唯心主义。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只有“我”的主观感觉、意识才是真实存在的,客观事物不是真实存在的。贝克莱以苹果为例,胡说苹果不过是“我”的色、香、味、硬度等感觉的组合而已。如果没有“我”的感觉,就没有苹果,也没有一切事物,这显然是荒谬的。主观唯心主义在认识上的错误在于它不是把感觉、意识看作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相反地把人的感觉、意识绝对化、神秘化,片面夸大为唯一的真实存在,颠倒了感觉、意识同客观事物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感觉、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是感觉、意识的内容,是不依赖人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离开了客观事物的感觉、意识,只能是纯粹主观的臆想。主观唯心主义从世界只是“我”的感觉、意识出发,不可避免地要否认在“我”之外的一切客观事物。列宁说:“整个世界只不过是我的表象而已。从这个前提出发,除了自己以外,就不能承认别人的存在,这是最纯粹的唯我论。”(《列宁选集》第二卷36页)
  
  主观唯心主义是剥削阶级的世界观,是剥削阶级利益在哲学上的表现。现代主观唯心主义流派有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等等。它们都是帝国主义腐朽堕落、悲观绝望思想在哲学上的反映,是垄断资产阶级垂死没落的哲学。如存在主义宣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过是人的“自我”的表现,周围世界是和“自我”格格不入、相互敌对的;每个人都是孤单的,人的存在就是期待着死亡的来临,活着就是等死,“研究哲学就是研究死亡”,“谁自觉走向死亡,谁就是自由”。这些反动谬论,既是资产阶级垂死前的悲鸣,也是他们麻痹人民的反动思想工具。一切机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也用主观唯心主义疯狂地向马克思主义进攻,妄图阻挠和破坏无产阶级革命。例如,在我党历史上,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的“左”倾机会主义者,便是最狂妄的主观唯心主义者。他们推行的错误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林彪及其死党鼓吹反动的天才论,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否认认识来自实践,也是十足的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派别之一。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有一种神秘的不依赖于主观意识的客观精神,它是世界的本原,一切事物都由它产生。如我国南宋儒家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①他说的这个“理”是在宇宙形成之前就存在的独立的精神,天地万事万物都由这个客观的“理”产生。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把“绝对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绝对精神”在世界之前就己存在,世界万物都由“绝对精神”产生。在客观唯心主义者肴来,物质世界的各种事物,如日月星辰、人类社会、动物、植物、原子、电子等等,都不过是“理”、“绝对精神”的体现;没有“理”、“绝对精神”,便没有世界的一切。这是对客观世界本来面貌的歪曲反映。
  
  ①《朱子语类》卷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精神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先有物质,后有精神;精神无非是人们对客观书物的反映,是地球上出现了人类以后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现象,即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离开了物质就没有精神,根本不存在什么独立的精神,世界也不是什么“理”、“绝对精神”产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