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哲学小辞典马克思哲学部分-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在阶级和自为阶级 自在阶级指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和斗争处于初期状态,“只认识资本主义各个现象的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实践论》),还只限于和直接剥削自己的资本家作斗争,还没有把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来反对,斗争是自发性的。自为阶级指无产阶级已“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理解了社会阶级的剥削关系,理解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实践论》),意识到本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抗关系,能够对资产阶级开展有组织的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
  
  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进到自为阶级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早是破坏机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组织工会,进行罢工斗争。至十九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发展成为政治斗争,直至举行武装起义。如一八三一年、一八三四年法国里昂工人的起义,一八三六年开始的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一八四四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的起义等等。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用以教育广大无产者,使无产者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自己的历史使命,进而建立起自己的政党,这时就成为自为阶级。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转化为自为阶级。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对提高无产阶级的觉悟和发展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列宁说:“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工人阶级的功绩,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他们教工人阶级认识到和意识到自己的作用,用科学代替了梦想。”(《列宁全集》第二卷2页)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总结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经验,同时又批判地吸取了人类历史上全部文化的精华而创立起来的。有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才走上正确的道路。
  
  自从无产阶级成为自为阶级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在曲折的道路上蓬勃发展,世界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即“资本主义决然死灭和社会主义决然兴盛的时代”。(《毛泽东选集》一卷本641页)觉醒了的无产阶级一定能够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完成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使命。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中,我国工人阶级“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不断提高自己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充分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取得更大的胜利,我们一定要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工人阶级要在阶级斗争中和向自然界的斗争中改造整个社会,同时也就改造自己。工人阶级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逐步克服自己的缺点,永远也不能停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阶级分析方法 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一切社会现象,就是阶级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迷离混沌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列宁选集》第二卷587页)
  
  无产阶级政党,只有运用阶级分析方法,研究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革命的态度,才能分清敌友,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毛主席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毛泽东选集》一卷本3页)毛主席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作过详尽的具体分析,深刻地揭示了各个阶级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制定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主席又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指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仍然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从而制定出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光辉范例。
  
  只有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才能使我们正确地估计革命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毛主席指出要“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毛泽东选集》一卷本90页)这样,当敌人暂时居于优势时,就不会被它的表面大的现象所迷惑;当敌人濒于灭亡时,就不会被它伪装的可怜相所欺骗。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愚公移山》、《关于重庆谈判》、《将革命进行到底》、《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等著作,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分析形势、指明方向、提出任务、鼓舞斗志的光辉典范。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一致的。我们在对问题作阶级分析时,既要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又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观察、分析问题,才能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作出合乎实际的判断。
  
  每个革命者都必须学会阶级分析方法,划清敌我界限,坚定地站在人民群众一边,绝不能站到人民的敌人那一边去,这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根本立场问题。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对于在革命斗争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分清本质与非本质,主流和非主流,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这样才不致于迷失方向,滑到斜路上去。
  
  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8页)在阶级社会中,一切社会关系本质上都是阶级关系,人的本质就是阶级本质。这就是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
  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主要在于劳动(即生产)。“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508页)人类的生产,从来都是社会的生产。因此,每个人都不是脱离社会生产关系的纯生物学上的人或纯个人。毛主席说:“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实践论》)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不是作为孤立的个人,而是作为一定阶级的成员,处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之中。人的思想感情和言行,都是受他所属的阶级利害关系所制约的。因此,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资产阶级的人性(即阶级性)是唯利是图、损人利己、尔虞我诈。无产阶级的人性(即阶级性)是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懂得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对加强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观念,加强无产阶级的党性,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制定和执行党的政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根据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来分析历史和现实斗争,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一切剥削阶级都大肆宣扬超阶级的“人性”。苏修叛徒集团大讲什么“真正人性”,“人类的共同感情”;林彪胡说什么“人的社会性就是团结协作”等等,都是为了掩盖他们的地主、资产阶级的本性,以利于欺骗和镇压劳动人民。实际上他们主张的是地主、资产阶级的人性,不过日头上不这样说罢了。

  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敌我矛盾是由于敌对阶级根本利益冲突而产生的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一般说来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