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骗术案例大全-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在街上,“三天彻底祛斑”“七天瘦身”“一周美白换肤”等夸大概念炒作的宣传广告随处可见。工商等监管部门对此表示无能为力,一方面因为美容不是部门主管业务,从精力上无法顾全;另一方面也苦于监管无策,原因主要在于缺乏国家统一的行业标准,规范监管工作无从下手。  
  陈宝岩说,对一些美容产品的成分、功效、质量检测没有统一标准,无法保证产品质量。一些美容院甚至以次充好,用假冒伪劣产品冒充“国际知名品牌”,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容行业的信誉,甚至直接危及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从业人员的良莠不齐也成为我国美容行业的发展障碍。陈宝岩说,目前国内从事美容行业的服务人员大都素质比较低,对专业技能、从业经验都没有严格的限制。有些美容院培训几天的学员就可以上岗,不可避免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链接:国外美容业  
  欧洲、美国、日韩等地的美容业产生发展的历史较长,行业发展进入了规范、健康的轨道。欧洲美容业者协会的数据显示,2001年欧盟15国的美容用品市场约208.7亿英镑。美容行业专家介绍,法国等国家的美容业的发展对我国美容业的管理、发展有可借鉴之处。  
  他们严格规范从业人员。法国1947年开设第一家美容学校,半个多世纪以来,法国对美容从业人员的要求相当严格。按照这个国家的有关规定,行业经验少于7年,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人不得在美容培训学校执教。日本《美容师法》对开业条件、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及考试都有严格的规定。在日本,在美容机构从事洗头工作的小工必须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统一管理是国外美容业的一大特点。美容行业只隶属一个政府部门管理:或卫生部,或劳动部,或商业部,职能明确。  
  美容业价格体系透明公正。据法国诗婷国际美容连锁集团的刘颖介绍,法国美容产品的价格相对透明公正,其主要卖点立足产品,相应的服务只是产品的附属。而国内美容业卖的是“服务”,产品是附属品,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培育大众健康的美容消费观念。法国等国家的美容行业协会定期做一些关于美容的科学、健康宣传,帮助消费者建立健康的美容消费观念。理性的消费群体规范了美容业的发展。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187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骗子假冒尼姑银行守有钱人 
  【案例导读】  
  “尼姑”如此“有缘”。不少市民上当受骗……  
  【案例正文】  
  本网讯 刚出银行门口,突然迎面有妙龄“尼姑”走来“化缘”。11月21日,记者上午、下午在广西南宁两家银行门口,分别与两名“尼姑”如此“有缘”。一位在银行工作的朋友点破说,类似故意守在银行门口等候“钱罐子”的“出家人”,现在突然多了起来。  
  当天上午11时40分左右,记者走到南宁市古城建政路口的建行交电话费,不料银行称“系统故障”交不了。在银行门口前,记者正寻思到最近距离的交费地点时,迎面走来一名20多岁的“尼姑”,单掌施礼称记者“与佛有缘”,要向记者赠送一幅观世音菩萨像。随后,她还拿出一本证书,称自己是从普陀山下来的,她一眼便看出记者“有慧根”。见一旁的另一名记者忍不住“扑哧”一笑,她遂对记者正色道:“若不是和佛有缘,想花钱要观音像我还不愿给呢。” 
  记者接过她的证书一看,里面印章、相片俱全,各种清规戒律印了好几页纸。该“尼姑”又拿出一张名片和一小幅观世音菩萨像,说记者只要接过观世音菩萨像,并在她的功德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即可。只见这张名片上,不但同样印满了戒律,而且还注明持此名片到普陀山,可免费吃3天的斋宴。  
  记者说以后若有机会再去普陀山找她时,她突然生气了,一把夺过记者手里的那张名片,说:“你不诚心就不要挡我的道,我还忙着呢。”当天下午3时,记者从古城路中行门口出来,又碰到一位“化缘”的“尼姑”。记者称自己身上没有零钱,不好意思空手拿她相赠的佛像,该尼姑便指责记者说,受赠佛像的人,大多数人都布施三五百元。“我们是寻找有缘的人赠送佛像,零钱是买不到的。”说着,她也忿忿地走了。  
  一位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得知此事后对记者说,现在不时有些外地来的骗子守在银行附近,冒充“出家人”向进出银行的储户“化缘”,有不少的市民已上了当。(编辑:延明)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188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广州工商局揭秘10大消费”陷阱” 
  【案例导读】  
  广州市工商局12315揭露了广州10大消费“陷阱”,公布了商家诱导消费者上当受骗的惯用手法伎俩,并一一提醒,以防消费者贪图小便宜掉入“陷阱”得不偿失……  
  【案例正文】  
  广州市工商局12315揭露了广州10大消费“陷阱”,公布了商家诱导消费者上当受骗的惯用手法伎俩,并一一提醒,以防消费者贪图小便宜掉入“陷阱”得不偿失。  
  1、手机短信中大奖汇钱买空号  
  伎俩:向消费者发送手机短信,称消费者在某公司的抽奖活动中中了手机、电脑等高价商品奖,请中奖者预交邮资、贵重物品保价金等费用。“中奖者”把汇款寄出去后,对方的手机号变成了空号。  
  案例:李小姐收到短信称她中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为了领取奖品,李小姐按提示把258元钱汇到某公司的银行账号后一直没有收到奖品。原来跟他联系的手机也变成了空号,后来她向工商部门查询才发现该公司根本不存在。  
  提醒:此类中奖短信都是假的,其屡屡成功的关键是抓住了人们的博彩心理进行诈骗,而这些公司未登记注册,工商部门也很难监控。  
  2、邮购彩屏手机收到旧电话机  
  伎俩:一些商家在外地报刊杂志刊登低价手机、手提电脑广告,引诱当地消费者以邮购方式购买。消费者汇出钱后收到的货品往往是货不对板,甚至根本收不到货。  
  案例:一直想要换台彩屏手机的黄小姐,看到某报上的低价手机广告后,汇了780元人民币购买广告中提到的一部彩屏手机,但收到的却是一台旧电话机。  
  提醒:通过邮购方式购买商品风险很大,一是消费者先付款后取货,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二是在邮购管理上有漏洞,相应的法律法规(骗术研究网 163164 )不健全,行政部门监管的手段和方式还有待健全。因此,消费者选择邮购方式要三思而后行。  
  3、误认短信免费扣钱让你梦醒  
  伎俩:网站通过手机网络运营商乱收手机短信费,大多以免费为诱饵,但不说明免费的期限,让消费者误以为可以长期免费,从而纷纷跌进“免费短信”陷阱。  
  案例:张先生收到一则手机短信,称某公司可以提供免费足球短信息,详情请咨询13×××××××××。喜爱足球的张先生当即接受了此项“免费服务”。过了一个多月,张先生发现手机话费单中新增了一项10元的信息费,却是上次接受的“免费服务”所收的信息费。经过交涉该公司才说只是首月免费。  
  提醒:此类短信以免费为外衣暗藏收费陷阱,令人不易察觉,防不胜防。当消费者发现误入陷阱后,应尽快取得短信公司的资料,以便及时办理退费或取消服务的手续。同时,通讯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手机运营商和网站的监管,打击此类欺骗消费者的经营行为。  
  4、办卡一年美容院当月关门  
  伎俩:美容院、健身房、汽车维修厂以优惠为诱饵,在办理会员卡时一次性收取长期的会员费,单位倒闭后就销声匿迹,会员的会费退款无门。  
  案例:严小姐花了2000元办了一张有效期为一年的某美容院会员卡,可是办卡后不到一个月这家美容院就关门了,严小姐想退回剩下的会员费苦于找不到当初的经营者。  
  提醒:此类会员消费具有一定的实惠性,一般申请的使用越长越优惠,但是,这种一次性付款的行为也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一旦经营者以此行骗,那么消费者的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