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骗术案例大全-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销产品难得一见  
  在工商部门以往查获的非法传销中,几乎每个交了钱的人均可拿到一份诸如保健机、化妆品之类的产品。而在这次查获的传销中,大多数交了钱的人却拿不到传销的产品,理由是“宿舍放多了产品目标大,暂时由公司统一保管”。正因为如此,在已经打掉的75个传销团伙中,有关部门缴获的用来传销的产品少之又少。已经做到三级商的李某发展了不少下线,可他每次交完入会的4000元钱却不知自己传销的是何种产品。这真是一个不小的笑话。  
  就说传销最重要的“洗脑”上课吧,这是事关听课人是否决定加入传销组织至关重要的一道程序。据以往做过传销的人说,用来上传销课的课堂布置得醒目花哨,除墙的四周贴满了诸如“我们的事业一定能成功”之类鼓劲打气的标语外,讲课的人讲得是唾沫四溅,极具煽动和诱惑力,听课的人听得屏气凝神,抑或还作着笔记,生怕漏掉一个字。7月4日,执法人员在大浪南路B栋803当场抓获39名听课的传销人员时,发现用来上课的出租屋里竟难找一个与传销有关的字眼,讲课的人也不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听课的人也被要求不能记录一个字,所有的内容必须用耳听、用心记。以至执法人员堵住大门时,所有听课的人表现得非常镇定从容,仿佛他们不是干非法的传销,而是一帮乡友在聚会,或是为其中的某一个人在开隆重的生日晚会呢。  
  传销组织除实行24小时的封闭管理外,个人的经济收入始终是一个谜。22岁的女大学生辛某是在自己亲叔叔的鼓动下加入传销队伍的,而她的叔叔据说是三级商,按提成分配算怎么都能拿个万儿八千的,一次见叔叔一个月的提成只有1000多元,辛某便好奇地问:“为什么只有这么一点点钱?”叔叔的脸上露出了无奈的神色,说出的话也让人费解:“你不到那个级别,就永远都不会知道那个级别可以拿多少银子。”辛某听后这才恍然大悟:每次的成果分享会上说谁谁又领了多少多少提成,到底有谁见到过?敢情都是“水中月镜中花”呀!  
  先对最亲近的人下手  
  记者的手头上有一份传销人员听课后做的笔记。在如何确定邀约对象时,讲课的老师要他们从最亲近的家人开始,然后从朋友、同学、邻居、熟人、同事、老乡、战友甚至以前的领导身上做文章。因为这些人有信任作基础,成功率要远远高于不认识的陌生人。  
  同样是在这些人里,又分一般对象和主要对象。被列入主要对象的,一是对方目前没有工作或对工作现状不满意的,如遇要求你帮助找工作的更佳;二是有事业心却怀才不遇的;三是在某个地方有影响力的人,这样的人一旦加入组织能很快打开局面;四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这样的人一旦加入能带动一大帮人加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是迫切需要创业机会的人,如待业人员、复员军人、刚出校门的学生。  
  在确定了具体人选后,或打电话或写信,这其中老师又会教你很多不为人知的技巧,比如第一个电话先回忆一下以前在一起时的感情交往,再话锋一转,试探一下对方对目前的现状是否满意,最后不露声色地告诉对方自己的工作现状。当然,说这话时即使嘴里在嚼白菜帮子,语气里还是要给人羡慕的感受,以吊起对方的胃口……总之,要分(骗术研究网 163164 )不同的对象投其所好,因人而异。只要把对象骗过来,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接下来让他掏钱的事,大家都会帮着你出主意。  
  大学生成传销小头目  
  在被抓获的1120名传销人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6名去年刚毕业的大学生。翻开他(她)们的毕业证书,有两人学的是土木建筑工程专业,还有学医的,学计算机专业的。按理,只要凭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他们都能在社会上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让人感到悲哀的是,他们不但误入了传销的歧途,还死心塌地在传销组织中担起了小头目,骗了家人骗朋友,目的是想圆自己的暴富梦。  
  学计算机专业的女大学生辛某的经历令人扼腕。大学毕业后,她在徐州的一家工厂打工,月工资是700元。当叔叔打来电话说帮她在龙华找了一份月薪2000元的文员工作后,她连当月的工资都没结,背着简单的行李就来到了龙华。也许她的脑子里本身就想着赚钱发财,几堂“洗脑课”一听,她骗来了一个叫周星的好朋友。因为她知道周星家里困难,父亲过世了,母亲和妹妹都要靠她赚钱养活。后来周星又以同样的骗术叫来了另一个朋友,这样,辛某便有了两个下线。  
  几个月下来,有下线的辛某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先不说睡的是地板,吃的是粗糙的饭菜,光是不能看报,不能看电视,不能与外界接触就够她受的,再加上怕人发现做啥事都像个贼似的,她天天都有穷途末日的感觉。为了生存,她不仅骗了家人近万元钱,还把随身带来的手提电脑和新款手机给卖了,到头来只换来一纸刑事拘留证。  
  夫妻女儿一家人全上  
  来自山东滨州的孟某今年45岁,原是老家一家工厂办公室的“写手”,可他却偏偏听信了妻子外甥余某的鼓噪,丢了“铁饭碗”来龙华做起了传销。  
  也亏孟某想得出来,骗别人他一时还开不了口,那就从相濡以沫20多年的妻子身上突破,骗来妻子继而又骗来大女儿孟璇和小女儿孟娜。妻子也不甘落后,没多久又骗来小姑孟女士,真正形成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家族式”传销模式。  
  孟某因为会写一手文章,传销组织内部(骗术研究网 163164 )多数的演讲稿都由他捉刀完成。他还把大女儿孟璇有意培养成主持人,每遇组织内部的大型活动都由女儿主持,很快便奠定了他在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位置。但传销组织最后的报酬还是与业绩挂钩的,到孟某在某舞厅聚会时被执法人员当场抓住,他只拿到过2260元钱的提成。一家人在深圳生活,除了房租和水电费的开支,能支配的钱就所剩无几了。  
  直到全家人被抓到龙城派出所,特别是听完执法人员讲完传销的危害后,孟某流下了悔恨的眼泪。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291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层出不穷传销手法揭底 
  【案例导读】  
  近期,不法分子采取不同手段,打着“投资有高回报”的旗号诱骗群众钱财,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中老年人上当受骗……  
  【案例正文】  
  近期,不法分子采取不同手段,打着“投资有高回报”的旗号诱骗群众钱财,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中老年人上当受骗。  
  除了较常见的化妆品、保健品、蚂蚁等手法,行骗花招越来越多。近日,多名读者向本报反映,不法之徒分别以养狗、炒股票、买自动饮料机的诈骗手法从中谋利。  
  骗招1 集资养狗:鼓吹半年大赚到时不见人影  
  广州读者刘女士反映,去年12月29日,她与旭龙实业公司(以下简称“旭龙”)签定协议,向其经营的名犬养殖场投资1万元(相当于1条狗),半年后的收益由客户与公司三七分成,刘女士按合同可以分到3000元。  
  今年6月29日,刚好满半年,她和另外20多人乘上“旭龙”安排的中巴到江门取利息,途中业务员称前面道路因洪水堵塞去不了,只好返回广州,她的业务员何某又称公司开始放假,手机已丢。7月2日,她和部分集资者到旭龙所在的广仁大厦才发现公司租借的8、9、11、22四楼全部被贴上封条,大楼物业管理方面称是公司欠租,保全有关资产的手段。  
  昨天,广州公安局有关人士表示,警方正在全力侦破此案。市工商部门也于4月下旬以“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骗群众购买土特产,骗取钱财”为由吊销“旭龙”营业执照。  
  据一位曾在旭龙任职的知情人透露,根据客户编号以及他掌握的资料估算,涉及集资者超过600人,每个人集资金额从1万到100多万元不等,涉及金额总数超过2000万元,其中集资30万元以上的客户有19人。  
  为进一步了解“旭龙”的真面目,记者近日来到其所在地———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五洞村,这里离广州约100公里,属于江门蓬江区与鹤山的交界,风景如画,但仍是大片原始荒地,没有任何康乐设施。“旭龙”公司在宣传中把它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