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骗术案例大全-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摹字画据为己有  
  “义云高,不就是当年那个被‘撵’出宝光寺的临时画工么?”新都宝光寺首座和尚、86岁的隆应法师脱口而出。隆应法师当年是宝光寺的监院。作为监院,隆应法师和义云高有较多接触,“那是一个有那么一点鬼聪明,但心术不正的人”。  
  隆应法师说,义云高1980年在宝光寺作临时画工,当时住在寺里的西花园,负责对寺里收藏的贵重字画进行临摹。隆应法师说,宝光寺收藏了大量名贵字画,为对这些名贵字画原件进行更好保存,同时又让这些画品向外界展示,就需要把这些字画临摹出来。这样,义云高作为一个临时画工,来到了宝光寺。  
  听说义云高后来因为字画方面的造诣,居然有了所谓的“东方艺术大师”称谓,隆应法师表示非常惊诧。隆应法师说,义这个人是有那么点鬼聪明,但要达到“大师”级别,绝对要打个问号!隆应法师透露,义云高最初来到宝光寺作临时画工时,起初还能专心临摹字画。但后来,寺里逐渐察觉义把在寺里临摹的字画,对外到处宣称这些字画是他自己独自创作的,并把这些临摹(骗术研究网 163164 )的字画据为己有。“用现在的话说,义云高当时就在做盗版”,隆应法师摇着头表示,这样的人能成“大师”,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风流成性被撵出门  
  谈到义云高在短短的几年后,居然又成了什么“法王”,宝光寺座元和尚、95岁的广永法师表示这非常荒诞。广永法师说,义云高不是僧人,也没有出家。除临摹字画外,义云高在寺里从来没有学习什么佛法礼仪,也没有和僧人交流过佛家道理。  
  1983年,义云高离开了宝光寺。“义是被‘撵’出去的!”隆应法师说,除发现义云高把在寺里临摹的字画据为己有外,义云高的个人生活上也不大检点。隆应法师回忆说,在义离开宝光寺前的一段时间,不断有受了委屈的妇女到寺里哭诉被义云高欺负了。由于义云高只是来寺里临摹字画的临时画工,寺里也只能把他撵出宝光寺。  
  直访第二站:鹤鸣精武馆  
  受访人:义云高昔日好友魏文刚  
  义云高不是大师而是骗子  
  魏文刚比义云高大4岁,是义云高儿时和青年时期最好的朋友。昨日下午记者找到他时,他正在自己开办的大邑县鹤鸣精武馆教几个小朋友练武。  
  得知记者来意后,魏拉了根凳子坐下,掏出香烟点了一根,许久没有开口讲话。  
  义云高只念了五年小学  
  “义云高这个人从小聪明,但不是很踏实,按现在的话讲就是不务正业。”魏回忆说,义云高的父辈都是大邑县王泗镇人,但其父亲义仲海上世纪50年代前后一直在大邑县城行医,1951年义云高就出生在大邑县城箭道街,离自己家就只隔一两条街。  
  “义云高后来吹嘘自己是艺术大师、教授,实际上根据我的了解,义云高就只上了5年学,其后并没有到学校学习过。”据魏介绍,义当时在县城的学校念书,但念到五年级毕业就退学,“当了红小兵,四处闹腾。”  
  改头换面成了农民画家  
  1970年左右,魏文刚将义云高介绍到成都一美工社搞美工,义云高则将魏带到大邑王泗乡下拜自己的父亲为师学习医术,两人因此成了师兄弟关系。  
  “他喜欢提劲,乱吹牛,喜欢别人吹捧他。义云高母亲病故后,他父亲相当宠爱他,任由他折腾。”魏文刚介绍说,由于义仲海管理不是很严格,义云高就基本上每天无所事事,一会儿学武术,一会儿又跑去学美工。学了一点皮毛、对什么都一知半解,然后就四处吹嘘,特别是在宝光寺当美工后,更是将别人的作品改头换面,说成是自己的创作。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有位著名的海外华人到宝光寺参观,看到了义云高剽窃而成的画,不久义云高就突然成了“蜀中奇才”、“农民画家”。后来义云高到了新都文化馆当美工,更是以此为幌子在国内各地办画展、卖画,并要求领导为画题字,虚荣心不断膨胀。  
  由于义云高对魏的劝说置之不理,加上义出名后很少呆在大邑,魏文刚主动和义云高疏远了关系。  
  怕人笑话“大师”回乡深居简出  
  1992年,在外声名显赫的义云高回到大邑以招商引资为名为自己修大师馆。魏文刚说,当时义云高回大邑后,大家眼中一个没有多少文化,并没有多大能耐的普通人一下子就成了“能替人消灾解难的国际大法师”,全城的老百姓都感到莫名其妙。  
  “义云高这个人对人情世故很有一套,他也知道附近居民的心理,所以回到大邑从来都是深居简出,一般不出来露面,就是要出来也有几个护卫跟着,别人要见他都要预先约定,甚至要搜身。”  
  “但当时义云高已被捧上了天,要扭转过来太难了,”魏文刚坦言。  
  直访第三站:静惠山公园  
  受访人:义云高昔日街坊  
  “大师”曾经显赫一时  
  “连香港大歌星也来参观,背后一群男男女女跟倒撵,要签名。”回忆起“大师馆”当时的情形,附近一位居民依然记忆犹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开馆的时候好热闹,头天接待了好几万人,车子都排了一两公里。雕刻500罗汉用的全是从缅甸运来的玉石。”  
  1995年前后,义云高曾回过“大师馆”,当时为一睹真容的人很多,几乎是人山人海。义云高穿着黑袍,长发盖过双耳,每到一处都由保镖和崇拜者簇拥着。“当时,他已被吹得神乎其神,从自然科学到哲学、从艺术到道德的各种大师称号他几乎都有。”  
  “2号人物”为其理财  
  对于此案的始作俑者———包装义云高的台湾人吴文投以及义云高身边的2号人物———为义云高理财的阙道秀,当地一些人还保留着一些印象。吴文投,大约50岁,留平头,以后又长期剃光头,穿长袖对襟缎服。阙道秀,义云高追随者,新都新繁镇人,矮胖,常挎着很大的包,由于门牙外凸,公园工作人员私下叫她为“阙牙齿”。  
  静惠山公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回忆说,义云高本人并不经常到“大师馆”来,主要是阙打理日常事务。阙每次都是提着两个“砖头手机”,一副很匆忙的样子。  
  直访第四站:新都文化馆  
  受访人:《义云高大师》作者  
  他只是能画画  
  除修“义云高大师馆”树碑立传,义云高为建立他的“大师”地位,还出版了一本名为《义云高大师》的书。记者昨日来到了《义云高大师》作者庄增述原工作单位新都文化馆,遗憾的是庄没在家。昨晚,记者电话采访了庄增述。  
  谈及往事,这位新都文化馆原副馆长用“时过境迁”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他说,1992年他就因病从新都区文化馆“内退”了,除义云高上世纪80年代在新都文化馆作美工期间的一些事外,自己对义云高其他事情并不了解。  
  庄增述说,当时他是文化馆副馆长,义云高是馆里的美工。“从1989年开始收集素材,历时一年,我才完成书稿《义云高大师》。而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也只是说他的美工还可以。”他承认,书中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是义云高提供的。  
  庄增述表示,自己的书并没有对义云高起到什么神话作用,自己后来听说义云高成了大师也很奇怪。  
  直访第五站:大邑公安局  
  受访人:大邑县公安局负责人  
  2。7亿元财物被收缴  
  对于义云高等人的行为,大邑县公安局负责人透露,义云高及其同伙打着宗教的幌子,制造、散布迷信邪说,蛊惑、蒙骗他人,在海内外诈骗钱财,数额特别巨大,已构成诈骗罪。2001年,义云高在深圳案发后,两地公安机关先后对义云高高达2。7亿元左右的财产进行了收缴、没收。这其中,大邑县就有近1亿元财产。  
  2001年4月,警方开始调查义云高、阙道秀、吴文投等的诈骗行为,义云高等闻讯慌忙逃窜。其后,警方在义云高的住处收查出了大量财物和私刻的政府机关公章等非法物品。2003年7月,深圳中院开庭审理了义云高及团伙巨额诈骗案。  
  该知情人透露,对义云高一案,大邑警方也成立了专案组。并对义云高本人的非法所得依法进行了收缴和没收。“义云高大师馆”里非法所得的大量字画、玉石、木雕以及印有“义云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