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骗术案例大全-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案例导读】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贷款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别是民间组织,偏偏就有人自称自己有“通天之术”,能从银行“贷出巨款”;有的则称自己是“巨富”,愿帮“重点企业给予低息贷款”。警惕阿!这些都是非法之徒的骗人伎俩……  
  【案例正文】  
  骗子利用“贷款”诈骗,常发生。有的蒙人说,自己有“通天之术”,能从银行“贷出巨款”;有的则称自己是“巨富”,愿帮“重点企业给予低息贷款”;有的则冒充银行部门领导,“帮助企业解决贷款的困难”,不过要给点“疏通关系费”…要警惕,一次又一次的贷款骗局就是这样发生的。  
  某市一家技工贸易公司的两们老总,正为贷款的事着急。骗子何某、周某得此信息后,即由何某冒充某银行信贷部主任,两人带着伪造的存款承诺书、贷款担保合同书及伪造的银行公章;转讫章等上门“服务”。两们老总不仅对何某、周某身价没有产生怀疑,而且(骗术研究网 163164 )还不断满足两人提出的办贷款需要疏通关系,上下打点,要一定回扣等要求。在4个多月里,两人先后从该公司骗出支票、现金共计260余万元。只因回扣拿走后,贷款迟迟不到位,两们老总不得不拔通该银行电话,询问贷款情况。对方答复:“我行没有这么一个人,也没有办过这笔贷款业务。”老总们如梦初醒,方知受骗上当了。  
  有一年,东北某市有一名年已50多岁的张某,她竟冒充自己是国外著名财团董事长的女儿,自称“巨富”,伪造证明信件,谎称现手中有她父亲给的180亿元人民币,欲在中国大陆的某些重点企业给予低息贷款,条件是收取若干费用的“贷款保证金”。她竟在全国的21个省、市,先后骗取到“贷款保证金”数十万元。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534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黑中介”六大伎俩曝光 
  【案例导读】  
  随着国人留学人数逐渐增多,近年来有关留学中介的投诉也日益攀升。如何规避留学风险?希望本文赐予你一双识破“黑中介”的慧眼  
  【案例正文】  
  广州学生小曾,在广州市天河区某留学中介机构交了7万元,办理留学澳大利亚业务,该公司人员一再教他伪造学历、成绩等文件。5个月后,到了拿签证的时间,公司却告诉他,澳大利亚方面拖延了审查;又过了1个多月,小曾上门时意外发现:公司办公室已是人去楼空。  
  这是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近期公布的一个真实案例。随着国人留学人数逐渐增多,近年来有关留学中介的投诉也日益攀升。如何规避留学风险?本期记者采访了广州启德教育、广州新东方等几大知名留学培训机构,借由专家的点评,赐予你一双识破“黑中介”的慧眼。  
  伎俩之一:攀龙附凤  
  现在有许多非法中介机构为吸引“生源”,表示自己和国外高校或有关部门“沾亲带故”。通常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1、强调自己有雄厚的政府背景。2、夸大自己与使馆的关系,更有甚者许诺签证率能达到100%。3、吹嘘自己和国外某些大学是“关系户”,能打通各路“关节”。  
  专家提醒:  
  再神通广大的人也不可能“通吃全球”,消费者应该理智判断商家承诺的合理性。以“和使馆、大学的关系”来吹嘘,这是非常让国外使馆和大学反感的行为。真正负责任的机构不会以此作为宣传的工具,因为真正起作用的是长期积累的经验和通畅的工作沟通渠道。  
  伎俩之二:巧立名目  
  一些非法中介机构办理出国手续通常“需要”一些费用:登记费、材料翻译费、学校申请费、邮寄费等,这些费用看上去“名正言顺”,而且数目也不大,但积少成多,中介机构可以狠狠地捞上一把。  
  专家提醒:  
  支付费用时,对含糊不清的收费项目要了解清楚,不可因为数目小而“一叶障目”,最后成了“冤大头”。  
  伎俩之三:空头支票  
  不法中介机构都很会打“心理战”,夸大宣传。实际上,申请留学周期很长,签证成功与否有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等你发现中介机构的承诺只是“空头支票”时,钱也交了,已是“生米煮成熟饭”了。其实,一切都是出国后才能兑现,到时远水救不了近火,中介机构更是鞭长莫及。  
  专家提醒:  
  选择中介一定要慎重,对那些不论客户条件优劣,一概大包大揽、高承诺的中介机构,一定要多加小心,谨防掉入“广告陷阱”之中。  
  伎俩之四:偷梁换柱  
  在不法中介机构的精心策划下,国外的二三流学校被“加官晋爵”,变成了“国际性大学”;位置偏远、人口稀少的小镇竟然能提供“丰富”的打工机会;一个有30名中国学生、2名泰国学生的班级也可称为“国际化学习氛围”等。  
  专家提醒:  
  不能听信中介机构“克莱登大学”的介绍而盲目出国,千万不能把大好前程寄托在中介机构的“一面之辞”上。  
  了解信息的有效渠道其一是参加国外大学直接派代表来举行的招生面试会,直接和学校代表接触;其二是参加教育展;其三是选择两国政府认可学历的、正规的大学、学院和中学。  
  伎俩之五:金蝉脱壳  
  留学中介“皮包公司”的现象十分普遍,等客户掏完口袋后却搬出“拒签”的挡箭牌。你要求退费,他就来“缓兵之计”;而如果给逼得急了,就来个金蝉脱壳,一走了之。  
  专家提醒:  
  选择留学中介机构,一定要仔细核对其经营许可证、留学中介资质、经营范围等,选择合法的、已向政府有关部门交纳经营保证金的留学机构。具有留学资质的公司名单,可以在中国教育部涉外监管网上查到(jsj。edu)。不要怕耽搁时间,也不要有投机取巧的念头,否则将“赔了夫人又折兵”。  
  伎俩之六:弄虚作假  
  一些中介机构为了赚取高额中介费,不惜弄虚作假,帮你编造假材料,甚至花钱雇人代考,把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办出国。一旦露馅,中介机构便把责任一推了之,费用却照收不误。留学生在国外仍将面对资金不足、学习能力低、被揭发等诸多问题,令留学之路“险象环生”。  
  专家提醒:  
  凭着小聪明想瞒天过海,最终将得不偿失,而且风险很大。一来如果被国外大使馆官员发现,学生将被列入黑名单,不得再申请同一个国家;而且在目前造假风愈刮愈烈的情况下,大使馆早就采取各种打假和防伪措施。其二,因为虚造学历文件,学生的真实学习能力跟不上学校的要求导致无法毕业的情况屡屡发生。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535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中消协提醒警惕旅行“陷阱” 
  【案例导读】  
  暑期又是一些家长和学生出游的高峰时期,为避免游客因“零团费”、模糊条款等而受骗,中消协提醒广大参团旅游者,一定要签订旅游合同,还要警惕某些旅行社用“行程安排”表来充当合同……  
  【案例正文】  
  “旅游合同”是指消费者交付费用,旅行社提供旅游服务的合同。内容包括导游、景点、餐饮、娱乐等多项服务。消费者参团出游前,一定要与旅行社签订书面合同,合同一 旦签订,就确立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万一在旅游过程中出现质量纠纷,合同既是证据,又是旅游行政部门、消协和法律机关裁决的依据。  
  据中消协介绍,目前有些信誉差的旅行社在合同中做手脚,对旅行社应承担的责任条款模糊化,而对免责条款则一再扩大。此外,还有的旅行(骗术研究网 163164 )社故意不与游客签订合同,以“行程安排”表来代替合同。更有甚者,他们只给游客一张收据而没有合同,或仅凭一些传真上的简单描述来进行业务操作。  
  中消协认为,游客对这些现象都要及时拒绝。拿到合同后别急于签字,一定要仔细阅读条款,发现对自己不利的或模棱两可的语句一定要修改。交付费用后,还要让对方出具正式发票。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536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