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骗术案例大全-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短短几个月,郭荣喜就收到下属上交的80多万元,办事处、经销处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成立,假军官纷纷走马上任。  
  “建军”  
  ——人民币开路  
  有了钱,郭、李二人决定加快“建军”步伐。他们首先决定利用当前军工企业效益不景气的背景,出高价收购军装。在人民币开路下,尉官服、校官服、军帽、肩章、领花、星花……能装备一个营的军装到手了。随后,他们又用金钱撬开了一些公安部门的大门,电警棍、电击枪、手铐、对讲机等也迅速到位。郭在大同一家乡镇印刷厂印制了大量士兵证、军官证、军用驾驶证、委任状及大量有部队名称的合同书、账本等。两人还购买福特、奥迪、桑塔纳等轿车和大车10多辆,并弄到一些军用牌照。  
  装备都齐了,郭、李开始四处招兵买马。短短几个月内,两人便组建了400多人的“私人军队”。郭荣喜大摇大摆地进入当地人武部,要求借人借地,对“部队企业”进行军训,对方爽快地答应了。开幕那天,郭荣喜不但邀请了当地政府官员讲话,还举行了庄严的升军旗仪式和阅兵式。  
  两人打出“某部洪洞企业管理处”和“某部驻晋办事处”等招牌。郭荣喜自封大校、李天佑自封上校,并签发大量委任状,任命上校11人、中校25人、少校32人,尉官、志愿兵等不计其数。随着“郭大校”毫不吝惜地将一颗颗“金豆子”加到部下肩上,“私人军队”迅速向全国发展。而郭荣喜也忙坏了,“临汾经销处”成立,他赶去祝贺;“长北煤炭经销处”成立,他赶去剪彩……忙得他晕头转向,同时也心花怒放。  
  作乱  
  ——制造出许多大骗局  
  在“建军”后不久,郭、李二人就率领一个个“皮包公司”组成的私人军队,在全国各地制造出一起起大骗局。  
  以李天佑为首的“某部驻晋办事处”将骗来的上千万元资金转到自己的账户上,却不发货,一些单位的催货人员在晋城一住就是几个月,摇头哀叹:“解放军也不讲信誉!”  
  以李天佑为首的“长治办事处”,打着军队招牌第一笔买卖就获利7000元,他们还收取浙江、山东、湖北等地四家客户的订金12.2万元,但却根本无货可发。  
  更为可恶的是“晋城办事处”邢“副处长”,自称美国有个干爸爸,要给江西省放贷2亿美元,其办事处则以中间人身份收取3000万元人民币的佣金,在根本没有一分钱资金的情况下,与山西一家建筑公司和河南两家工程队签订合同,占用100亩农田兴建开发区。几家建筑单位投入大量资金,已破土动工了。  
  骗子还把手伸向国外。以郝“处长”为首的“大同通乐有限公司”就是骗取韩国某集团的信任合办的,双方已达成意向,正在快马加鞭地筹资兴建……  
  而郭荣喜则到处视察,吃喝玩乐,“指点江山”,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覆没  
  ——多行不义必自毙  
  “私人军队”到处为非作歹,引起当地群众的极大不满。消息很快传到北京军区,立即引起将军们的高度重视。1993年3月下旬,北京军区、山西省军区联合调查组分赴晋城、临汾两地调查,初步摸清了郭、李二人的来龙去脉。  
  结论令人吃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假冒军人犯罪团伙,有组织、有预谋,正在购买武器……”决策部门很快下令:“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警备勤务暂行条例》将其收审,而后移交给地方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由于“私人军队”点多、线长,高度分散,很难一网打尽,而且这400多人的队伍大都居住在闹市区,并配有各种凶器,不动真枪实弹,将其制服也非易事。但上级要求必须避免流血,不能误伤群众。因此,北京军区和山西军区三位将军亲自坐镇,抽调精兵强将,攻击的重点放在郭、李二人的老巢——山西洪洞县。  
  凌晨,城市尚未醒来。有人敲响了郭家的大门,揉着睡眼的“郭大校”一见闯进的是全副武装的官兵,吓得转身就往屋里跑,想去拿电击枪进行顽抗,但几下子就被制服了。他的“警卫员”还没反应过来,就成了俘虏。  
  与此同时,几名身强力壮的侦察兵飞檐走壁,取捷径进入李天佑的“驻晋办事处”。在官兵的威慑下,他老老实实下达紧急集合令,不一会儿,34名假校官、尉官、士兵整齐地在院里列队等候训话,转眼间闪现在他们眼前的却是“真八路”。  
  全国的军事行动与华北几乎同步进行。最终,没放一枪一弹没伤一名群众,“私人军队”在12个省市开设的44个“黑据点”被一网打尽。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114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女主持“试婚”骗术诈225万 
  【案例导读】  
  现在的名人明星也不可靠,否则刘晓庆不会偷税漏税,“点子大王”何阳不会诈骗,牟其中也不会……  
  【案例正文】  
  在与地处广州的某电视台一名女主持“拍拖”一段时间后,佛山一名民企年轻老板(图圈中所示)却在结婚前夕声称,女主持骗去其225万元后将其抛弃。一怒之下,年轻老板将这位女主持告上了法庭。广州市东山区法院将于今日(3日)开庭公开审理。  
  男方:“拍拖”被骗巨款  
  近日,佛山市顺德区某民企的年轻老板梁某来到本报,向记者倾诉了自己的“被骗经历”:2000年6月初,他经朋友介绍结识了地处广州的某电视台女主持伍某,两人一见如故,谈得比较投机。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结局会如此“苦涩”……  
  借款30多万女主持提出“拍拖”  
  相识半年后,伍某便以种种借口向梁某借钱了。2000年12月6日,伍某以她家在广州购房钱不够为由,向梁某借了人民币13万元;而后,伍某又先后以装修房屋缺钱、开时装店缺资金为由分别向梁某借了18万元。  
  从2001年12月起,伍某多次表白要和他“拍拖”谈恋爱,梁某称自己开始一直没有答应。2002年1月至5月,伍某经常在夜间给他打电话,诉说家庭压力大、生活压力大,并在电话里哭得很凄凉。2002年“五一”期间,伍某又给梁某打电话,再次要求梁某和她拍拖,还表示愿意做梁某的妻子,并多次跟梁某说,她早已认定自己是梁某的女人。梁某最终答应了她的要求。  
  恋爱一年多“借款”200多万  
  有了这层“恋爱”关系,伍某开始更大胆地向梁某借钱了。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伍某一共“借款”2256593元。  
  2002年6月10日,伍某以供楼压力大,贷款利息高为由,向梁某借了45万元人民币,说是偿还银行贷款。  
  2002年8月3日,伍某以支付其父住院费和医药费为由,向梁某借了人民币30万元;2002年9月某晚,伍某来到梁某的住所,并主动提出今夜不回广州,陪他过了一夜。  
  2002年12月6日,伍某以她家人口多,现有的房屋面积太小、接其父亲来广州治病等为由,分三次从梁某的中国银行借记卡中取走了共计人民币1196593元。近日,中国银(骗术研究网 163164 )行顺德支行专门出具证明:这三次取款地点都发生在中国银行广州国际大厦支行,经手人分别是伍某,张某(伍某母亲,在取款凭条上有其签名),伍某和其母亲张某。  
  提出结婚“吓跑”女主持?  
  梁某告诉记者,今年2月,他曾好几次提出要与伍某去登记结婚,而伍某却以“一纸婚书没有什么意思”为由推搪过去。  
  今年7月初,梁某再次提出登记结婚,伍某忽然就发了脾气。7月底,梁某再给伍某打电话时,伍称:“我们性格不合,我决定不与你拍拖了。”并从此与梁某断了联系——打电话她不接,发短信她不复,去找她她不见。  
  梁某称,那个时候他才幡然醒悟:“伍某其实是以恋爱为手段骗我的钱”。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伍某就有预谋有目的地与他建立关系,并以“恋爱”、“试婚”等多种手段(骗术研究网 163164 )让他产生错觉。在“拍拖”的1年5个多月时间里,虽然梁某一再要求两人合影,但都被伍某以种种理由拒绝了,所以至今两人没有一张合影。伍某还一再要求梁某不要透露两人的“恋爱”关系。  
  最近,梁某的一位朋友得知他受骗的消息,就给了梁某一本今年3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