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梵本因明人正理论 研究-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译:俱不遣,对有论说“如虚空”。由于不遣常性和无质碍性,因说虚空的常性和无质碍性故。
  玄奘译为:俱不遣者,对彼有论说如虚空,由彼虚空不遣常性、无质碍性、以说虚空是常性故、无质碍故。
  释:uvhaya…avyavrttah(俱不遣)是阳性、单数、体格,aka'savat(如空)和iti(起引导作用)都是不变词,指示代词tat是中性、单数、体格,sattvt…vadinam(有论,m因迂辅音p,所以变为m)是阳性、单数、业格,prati(对)是不变词,tatah(由于,ah因迂辅音n,所以变为o)是不变词,nityatam(常性)和amurtatam(m因迂辅音c,所以变为m)都是中性、单数、体格,ca(和)、na(不)都是不变词,vyavrttam(遣)是中性、单数、体格,nityatvat(常性)和amurtatvat(无质碍性)都是中性、单数、从格,ca(和)是不变词,aka'sasya(虚空)是阳性、单数、属格,iti(起引导作用)是不变词。
  (72) || avyatireko yatra vina sadhya…sadhana…nivrttya tat vipaksa…bhavo nidar'syate | yatha ghate murtatvam anityatvam ca drstam iti ||
  译:不离,谓于是处,没有遗创作所立和能立,被看见异品有。这正如说瓶的时候,见到质碍性和无常性。
  新因明靠异喻体遣除所立和能立,古因明没有异喻体,起不到这样的作用,这就是不离。《入论》本段内容,可以列式如下:
  宗 声常,
  因 无质碍故,
  异喻 见无常性、有质碍性,如瓶。
  异喻应当说:“若是无常,见彼质碍,如瓶”。这就能够遣除宗支“常”和因支“无质碍”。而此式的异喻,“无常性”和“有质碍性”各自独立,没有揭示“若是无常,见彼质碍”的普遍规律,没有远离所立“常”和能立“无质碍”,所以是不离。
  玄奘译为:不离者,谓说如瓶,见无常性,有质碍性。
  玄奘译文,前半部分略去未译。
  (73) || viparita…vyatiriko yatha | yat anityam tat murtam drstam iti vaktavye yat murtarn tat anityam iti braviti ||
  译:倒离,如应当说:“诸无常者,见彼质碍”的时候,而说“诸质碍者,见彼无常。”正列式如下:确列式如下:
  宗 声常,
  因 无质碍故,
  异喻 诸无常者,见彼质碍 ,如瓶。
  犯倒离者列式如下:
  宗 声常,
  因 无质碍故,
  异喻 诸质碍者,见彼无常,如瓶。
  异喻体应当是先离宗,后离因,这叫“宗无因不有”。如果把次序颠倒过来,先离因,后离宗,这就是倒离。
  玄奘译文如下:倒离者,谓如说言诸质碍者,皆是无常。
  玄奘译文略前半部分。因为这里是讲喻过,玄奘省略正确部分 。这不能算是好的翻译过,应当把全文都翻译过来,先说明如何是正确的,把正确的颠倒过来,就是倒离。
  (74) || esam paksa…hetu …drsranta…abhasanam vacanani sadhana…abhasam ||
  译:这些似宗、因、喻言,就是似能立。
  玄奘译为:如是等似宗因喻言,非正能立。
  释:代词esam(m因迂辅音p,所以变为m)、paksa…hetu…drstanta…abhasanam(似宗、因、喻,m因迂辅音v,所以变为m)都是阳性、复数、属格,vacanani(言)是中性、复数、体格,sadhan…abhasam(似能立)是中性、单数、体格。
  (75)|| atma…pratyayana…artham tu pratyaksam anu…manam ca dve eva pramane ||
  译:而为了自悟,就是现、比二量。
  玄奘译为:复次为自开悟,当知唯有现、比二量。
  释:atma…pratyayana…artham(为自开悟,m因迂辅音t,所以变为m)是中性、单数、体格,tu(而)是不变词,pratyaksam(现量)和anumanam(m因迂辅音c,所以变为m)都是中性、单数、体格,ca(和)是不变词,dve(二)是中性双数、体格,eva(就)是不变词,pramane(量)是中性、双数、体格。
  (76) || tatra pratyaksam kalpana…apodham yat jnanam artht rupadau nama…jati…adi…kalpana…arahitam | tat aksam aksam prati vartata iti pratyaksam ||
  译:此中现量就是无分别,若有智慧于色等义离名称为现量。
  玄奘译为:此中现量谓无分别,现现别转,所以称为现量。
  释:tatra(此中)是不变词,pratyaksam(现量,m因迂辅音k,所以变为m)和kalpana…apodham(无分别,m因迂半元音y,所以变为m)都是中性、单数、体格,关系代词yat和jnanam(智慧,正智)都是中性、单数、体格,arthe(义)和rupadau(色等)都是阳性、单数、依格,nama…jati…adi…kalpana…arahitam(离名称、种类等分别)是中性、单数、体格;这是依主释复合词,由nama(名称,原形是naman)、jati(种类)、adi(等)、kalpana(分别)、arahita(离)五个词构成。代词tat是中性、单数、体格,两个aksam(根,感官)都是阳性、单数、业格,prati(对)是不变词,(转,在a以外的元音前,e变为o)是现在时,陈述语气、中间语态、单数、第三人称,iti(起引导作用)是不变词,pratyaksam(现量)是中性、单数、体格。
  (77) anumanam lingat artha…dar'sanam | lingam punar tri…rupam uktam | tasmat yat anumeye 'rthe jnanam utpadyate 'gnir atra anityab 'sabda iti va tat anumanam ||
  译:比量,即由相观义,相又有已说的三种,由彼于所比义有智慧产生,了知“此处有火”或“声是无常”等,这就是比量。
  玄奘译为:言比量者,谓藉众相而观于义。相有三种,如前已说,由彼为因,于所比义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无常等,这就是比量。
  释:anumanam(比量,m因迂半元音l,所以变为m)是中性、单数、体格,lingat(相)是中性、单数、从格;artha…dar'sanam(观义)是中性、单数、体格,lingam(相,尾音m因迂辅音p,所以变为m)是中性、单数、体格,punar(又)是不变词,tri…rupam(三相,即因三相。译为“三种”应视为意译)和uktam(已说过的)都是中性、单数、体格,tasmat(由彼,即由因三相)是中性、单数、从格,关系代词yat是中性、单数、体格,anumeye(所比的)和arthe(义)都是阳性、单数、依格,jnanam(智)是中性、单数、体格,动词urpadyate(产生)是现在时、被动语态、单数、第三人称,agnih(火,初音a因在e后,所以消逝,代之的avagraha,h因在非a、a的元音i后,所以变为r)是阳性、单数、体格,atra(此处)是不变词,anityah(无常的)和('sabdah声,ah因迂元音i,所以变为a)都是阳性、单数、体格,iti(起引导作用)和va(或者)都是不变词,代词tat和anumanam(比量)都是中性、单数、体格。
  (78) || ubhayatra tat eva jnanam phalam adhigama…rupatvat | sa…vyaparavat…khyateh pramanatvam iti ||
  译:在二者当中,智就是果,是证相性故,这是有作用显现的量性。
  玄奘译为:于二量中,即智名果,是证相故,如有作用而显现,故说名为量。
  释:ubhayatra(在二者当中)是不变词,代词tat是中性、单数、体格,eva(就)是不变词,jnanam(智,尾音m因迂辅音ph,所以变为m)和phalam(果)都是中性、单数、体格,adhigama…rupatvat(证相性)是中性、单数,从格,sa…vyaparavat…khyateh(有作用显现)是阴性、单数、属格,pramanatvam(量性)是中性、单数体格,iti(起引导作用)是不变词。
  (79) || kalpana…jnanam artha…antart pratyaksa…abhasam | yat jnanam ghatah pata iti va vikalpayatah samutpadyate tat artha …svalaksana…avisayatat pratyaksa…abhasam ||
  译:于异义的有分另智,是似现量。其智由于分别瓶或衣而产生,因其义不以自相为境性,这就是似现量。
  玄奘译为:有分别智于义异转,名似现量。谓诸有智了瓶衣等分别而生,由彼于义不以自相为境界故,名似现量。
  释:kalpana…jnanam(有分别智)是中性、单数、体格,artha…anAare(异义)是中性、单数、依格,pr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