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意志力训练_用哈德克训练法则提升个人意志力-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人们善于运用这一有益的力量时,就会产生决心。而人有决心就说明意志力在起作用。人的心理功能或身体器官对决心的服从,正说明了意志力存在的巨大力量。
没有人会下定决心去做他自己认为不可能的事,比如一个人不可能会决心举起已丧失活动能力的手臂,也不会决心在不借助器械的条件下进行飞翔。对于这样可能性极小的事情,人们也许曾经产生过尝试一下的想法,但他们不可能在内心真的下决心去尝试这样的事情,因而他们也不会有做这件事情的真正勇气。
心理学家通常认为,意志力既有静态的方面,又有动态的方面。一方面,它是引导人类行动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它又是人们在这些行动中的行为。因此,当一个人能够在某一事件或一连串事件中表现出极大的决心与力量时,就会被认为拥有很强的意志力(静态的);而他的意志力的特性,需要通过他的决心或行动的力度和持久性来体现出来。这样,在这一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意志力就变为了动态的意志力。他的决心也成了引导自我心理的行为。
意志力可被视为一种能量,而且根据能量的大小,还可判断出一个人的意志力是薄弱的,还是强大的;是发展良好的,还是存在障碍的。
当摩尔人的首领莫利·摩洛克因重病卧床,被不治之症折磨得奄奄一息时,摩尔人的军队和葡萄牙人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在战争陷入危急关头之时,莫利·摩洛克竟然从病床上一跃而起,重新召集了自己的军队,并领导他们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而战争一结束,他立即就元气耗尽,离开了人世。
这就是一个展现蓄势而发的非凡意志力的例子。无独有偶,有个叫布朗丁的走钢丝的杂技演员曾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我签了一个协议,要在指定的一个日子表演沿着钢丝推一辆手推车。那是在我腰疼病发作的前一、两天签的。当我腰痛后,我就把医生叫来,告诉他必须在某一天前把我治好。否则的话,我不仅会失去我应挣的钱,而且会被罚一大笔钱。但是,我的病情并不见好转,临表演前的最后一天晚上,医生与我争辩,他激烈地反对我第二天去走钢丝。第二天早晨,我的病情仍没有什么起色,医生禁止我下床。我对他说:‘我为什么要听你的劝告?如果你不能把我治好,为什么我还要遵从你的意见?’当我赶到现场时,医生也赶到了那里,力劝我不要那样做,说我的身体状况不适合参加表演。但我还是上了,尽管直到走钢丝的前一分钟我的腰都很疼。我准备好了平衡竿和手推车,握住车的把手,推着车沿着钢丝索前进。结果,我的这次表演像以往的任何一次表演一样,很顺利。我把手推车推到了另一端后,又将它沿着绳子推了回来。但当这一切结束的时候,我又腰疼难忍。是什么使我在犯腰痛病的情况下完成了走钢丝的表演呢?答案就在于我的意志力。”
意志力,首先是指面对某一个决心要完成的行为时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一个人拥有强大的意志力意味着,他通过意志力本身、通过自已的身体或通过其他的事物,能够利用巨大的内在能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爱默生所说的,意志力是“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冲劲”。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意志力可以比作充电电池,其放电能量的大小取决于它的容量和它的疏导系统。它可以积聚很多的能量,在恰当的操作下可以释放出强劲的电流。在某个事件或者某种特殊的情况刺激下,一个人可能会表现出巨大的意志力,而由这种意志力又引发了超常的能量。因而,意志力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积累起来的能力,一种在量上能够增加、在质上能够提高的能量。
意志力不仅是思想中的一种动态力量,也是一种与人的目标息息相关的力量——这种目标可以是暂时的、近在眼前的,也可以是恒久的、远在未来的;可以是只涉及到行为的很小方面,也可以是关系到人的一生的复杂的利益组合。而意志力在长期的目标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则取决于它在平时每一次下决心来完成某件事时所起的作用。
在一些相互独立的、偶发性的事件中,意志力可能表现出了巨大的力量,但如果面对的是某些事件连续的全过程,或者是一生宏伟的目标,它又可能是力不从心的。换言之,一个人的决心如果常常是不坚定的,那么他就更无法在长期的、一系列连续的行动中保持坚强的意志力,也不可能有毅力去实现远期的目标。因而,训练个人意志力,提升个人意志力,对于一个人去赢得成功的人生,是至关重要的。正如谚语所说:“一根链条强度就是它那最脆弱的环节的强度。”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意志力决定的,而意志力又取决于人本身,因为归根到底还是人在作选择。在这个问题上,就产生了意志力的一对矛盾:意志力具有引导自我的巨大力量,然而又必须由人来决定怎样发挥这种力量,以及用这一力量来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正是这对矛盾,引发了我们对意志自由问题的思考。
动机催生意志力
一位法国作家曾经说:“意志力就是为了行动而进行选择。”这一表述并不十分准确,因为意志力本身并不能进行选择,作出选择的是人。但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意志力也可以被定义为选择“一个人该做什么”的力量。这种选择往往会与意志力相关,而伴随着意志力而来的是相应的行动。只要精神和体力条件允许,我们通常会按照我们实际的选择来做。当条件不允许的时候,我们也许心里很渴望,但是在意念上我们不会选择去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选择也包含了理性,只有当理由足够充分的时候,人才会产生意志力。

一个充分的理由就构成一种动机,人们认为可用它作为行动的依据。当一个人认可了某一种动机,也就是在这一方面为下定决心提供充足的理由时,那么他就已经选择好了适当的行为来服从意志。但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似乎认同某种行为的理由,却没有决心去实践。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可能在潜意识当中,有其他理由为不采取行动或采取相反的行动提供了充足的依据。
因此,我们认为意志力的展现有四个相关的步骤:
1.把可能要做的事呈现在脑海中;
2.将所要完成之事的动机或理由呈现在脑海中;
3.在脑海中阐发充分的理由;
4.依据充分的理由来下定决心。
正如乔舒亚·罗伊斯教授在他的著作中所说的:“我们不仅能感觉得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和观点态度;而且往往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和观点态度的重视程度是有差别的。对于有的东西,我们要注意得多一些,而对另外的东西,却要注意得少一些;在具体行动和行为方式上,我们有时选择一种倾向,有时却选择另一种倾向,以此来实现我们的目标与渴望。”
动机呼唤人行动起来实现愿望。动机无法与行动的意愿完全地加以区分,因为它是产生意愿的原因。如果一定要区别动机和意愿的细微差异,最终将导致一个荒谬的结论,那就是两者几乎没有差别,因为它们实际上是浑然一体的。
尽管动机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来支持,才能唤起意志力,但理由并不是让意志力起作用的直接力量,它仅仅是一种原因。对意志力产生直接作用的施力者是人,人能够很方便地为下定决心找出足够的理由。归根到底,“人”是行为的最高统帅。
意志力是天生的国王
说到意志的自由,其实就是讲意志是存在的,是在发挥作用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能力决定自己该做什么,就不是一个完整、和谐的身体组织。
意志力可能是脆弱的,但即便如此,在意志力起作用的有限范围内,它还是自由的。
人的意愿能力不会受到任何的束缚。意志力本身并没有感觉,感知事物的是人的感官;意志并不会对某种选择产生渴望或厌恶,产生好恶的是人的情感;意志也不会判断一个目标的本质和价值,作出判断的是人的智慧;意志不会对一个目标或一种选择进行是非对错的衡量,这样做的是人的良知和道德感;意志不会衡量和比较种种目标,最后决定是选择还是放弃,因为对这一行为进行选择判断的是人的理性。
人的感知能力、智慧和是非判断力可能都是有限的,因而,对种种动机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可能会有很大的难度,甚至可能无法决断哪一种动机应当起统领作用,但是,这些存在于人身上的弱点,并不存在于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